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老年阿茲海默和腦健康”。本公眾號是中老年人大腦健康和阿爾滋海默疾病知識的普及者,是患者及患者家屬堅強的后援,更是志愿者溫暖的家。
歡迎將我們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平臺留言,聯系后臺。
免責聲明:以下文字只做信息分享,不做任何專業醫療建議。如有需要請咨詢相應專科醫生。
以下文章我們耗時3小時,希望在符合科學嚴謹性的同時,讓您輕松理解。您的閱讀時間,不會超過3分鐘。
今天我們繼續睡眠的話題,抑郁癥和睡眠問題通常是相互伴隨的。大約75%的抑郁癥患者被報告有顯著的睡眠障礙,例如難以入睡和睡眠時間短(或失眠)。與正常睡眠的人相比,失眠的人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也更高。
來自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中,首次發現了抑郁癥和睡眠問題之間神經聯系的獨特機制。而以這種機制為基礎,為我們如何理解抑郁癥提供了新的見解,并為抑郁癥患者提供更好睡眠質量開辟了新的有針對性治療的可能性。
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華威大學,也譯作沃里克大學,位于英國英格蘭中部的考文垂,是一所研究型大學。學校創立于1965年,是英國排名前十的大學,世界排名在150以內。 華威大學于1967年成立世界知名的華威商學院,此外其經濟與數學系更是長居全英前列。
抑郁與睡眠質量差有關,了解兩種情況基礎的神經連接并介導它們之間的關聯,可能會促進抑郁癥的治療和相關的睡眠問題的改善。“抑郁癥和睡眠之間的關系已經被研究了一百多年,現在我們已經明確了他們之間是如何聯系的神經機制,”該項目研究員馮建峰解釋道。
該研究使用Achenbach成人自我報告,這是一份自我睡眠質量報告調查,并給予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征集了8718名參與者。研究顯示抑郁問題評分與不良睡眠呈正相關。共確定了162個涉及與睡眠相關的大腦功能區域,如楔前葉、前后扣帶皮層和額眶皮層。在這些區域中有39個也與抑郁問題相關聯。與睡眠和抑郁問題評分同時相關且連接功能增加的大腦區域包括:額眶皮層( 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背外側前額葉皮層(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前扣帶皮層和后扣帶皮層(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腦島(insula)、海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us)、海馬(hippocampus)、杏仁核(amygdala)、顳葉皮質(temporal cortex)和楔前葉(precuneus)。這些大腦的功能性連接是抑郁問題與睡眠質量差相關聯的基礎。
聽起來卻是非常復雜,專業名詞太多了。本著科普和讓更多的普通讀者讀的懂,我們盡可能簡化這個研究結果的描述。首先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吧,大腦的相關結構:
背外側前額葉皮質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背外側前額葉皮層(DLPFC或DLPFC)是前額葉皮層的一個區域,存在于人類和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的大腦中。 DLPFC不是解剖結構,而是功能結構。它位于人的額中回 。DLPFC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執行功能,例如工作記憶,認知靈活性,計劃和抽象推理。但是,DLPFC并不專門負責執行職能。所有復雜的心理活動都需要DLPFC額葉皮層和皮質下電路的連接。 DLPFC也是參與運動規劃、組織和監督的最高級皮層區域。
醫學證明,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功能障礙與重度抑郁癥(MDD)、嚴重壓力和藥物濫用有關。
布羅德曼分區(BA)9和46
眶額皮質
orbitofrontal cortex,OFC
又譯為眼窩前額皮質、眼眶額葉皮質、前額葉基底部,是位于大腦額葉前下方的前額葉皮質,是與決策的認知過程有關的一個腦區。眶額皮質接受丘腦背內側核的投射,涉及決策過程的情緒和獎賞。無論是在人類還是其他靈長類動物中,眶額皮質有著顯著的個體差異。眶額皮質與精神分裂癥,重度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癥,成癮,創傷后應激障礙有關。OFC的功能尚不清楚,但其與腹側紋狀體,杏仁核,下丘腦,海馬和導水管周圍灰質的解剖學連接支持介導的獎賞和恐懼行為有關。
羅德曼10區、11區與47區
前扣帶皮層
an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
前扣帶回皮層(ACC)是的前部扣帶皮層,類似于一個“衣領”包圍的前部胼胝體。它似乎在各種自主功能中發揮作用,例如調節血壓和心率。它還涉及某些更高級別的職能,例如注意力分配, 獎勵預期,決策制定,道德、沖動控制(例如績效監測和錯誤檢測)和情感。與ACC中的病變相關的行為包括:無法檢測錯誤,在任務中解決刺激沖突的嚴重困難,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和運動性緘默癥。鄰近的胼胝體扣帶回與重度抑郁癥有關,研究表明該區域的深部腦刺激可以緩解抑郁癥狀。
布洛德曼區域24,32,和33
后扣帶皮層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
后扣帶皮層(PCC)是扣帶皮層的尾側部,位于前扣帶皮層的后部。這是“ 邊緣葉 ” 的上半部分。
PCC 在大腦的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是相互作用大腦區域的大規模腦網絡)中形成中心節點。它已被證明可以同時與各種大腦網絡進行通信,并且涉及多種功能。因而PCC的腦血流量和代謝率比大腦平均值高約40%。與楔前葉一樣,PCC在許多麻醉和植物人狀態的研究中都被認為是人類意識的神經基礎。影像學研究表明PCC在疼痛和情景記憶恢復中的突出作用。PCC中的結構和功能異常導致一系列神經和精神疾病,如阿爾茨海默、自閉癥譜系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郁癥和焦慮癥等。
Brodmann區域 23和31
楔前葉
Precuneus
楔前葉是部分頂上小葉的上內側,它位于楔骨前面(枕葉的上部)。楔前葉的正面由有邊緣溝(扣帶溝的邊緣),后面是頂枕溝,下方的subparietal溝。它涉及情節記憶,視覺空間處理,對自我的反思和意識方面。關于自我的心理圖像(之前的文章我們詳細介紹過心理圖像的意思,詳見文末鏈接)位于楔前葉的前部,其后部區域與情景記憶有關。與后扣帶回一起,楔前葉是“有意識的信息處理的關鍵”。這種與意識聯系的證據主要來自其對癲癇,腦損傷和植物人狀態的研究。此外,在清醒過程中,這兩個區域的腦葡萄糖代謝最高,但在麻醉期間會大幅度降低。此外,它是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大部分失活的大腦區域之一。
普及了一下相關大腦的解剖學知識,我們回到這個研究的研究結果。正如復旦大學馮建峰教授所說:“我們在這里加強了對于理解與短期記憶中涉及的大腦區域(背外側前額葉皮層),自我意識相關的大腦區域(楔前葉)和負性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眶額皮質)在抑郁癥中高度相關,而這也是是影響睡眠質量的機制的一部分。”
華威大學的Edmund Rolls教授還評論說:“這項研究也可能對更深入地了解抑郁癥有所幫助。這項重要的交叉驗證為眶額皮質可能成為目標的關鍵腦區提供了理論支持。并開辟了尋找抑郁癥的新的治療方法。“
馮建峰教授評論說,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會對公共衛生產生重要影響,因為睡眠問題和抑郁都會影響到大量人群。“在當今世界,睡眠不足已經成為影響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常見問題,因為工作時間和熬夜時間較長、夜間活動增加、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增加,失眠癥已成為第二種最常見的精神障礙。而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抑郁癥影響了大約2.16億人(占世界人口的3%)。“
”世界上每個人都與這兩個問題有關,不論是作為受害者還是患者的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