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印度連去帶回共7天,主要是在新德里和孟買兩個城市,期間除了游覽了一些著名的景點和古跡外,更多的是粗淺了解了印度的政治,宗教,和百姓的社會生活環境,至今還是有很多疑惑和說不清的感覺。這在以后的帖子里會將我所看到和真實的拍攝記錄,與大家共享的。
好了閑話少說,先上一組各旅游景點選片,請欣賞!
1 德里門:位于拉杰巴特街東端,外形及像法國的凱旋門,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印度將士而建的,又名“印度戰士紀念碑”。印度門高48.7米,寬21.3米,拱門高42米,頂端有一個直徑3.5米的圓石盆,每逢重大節日,盆內裝滿燈油,夜間燃起一米多高的火焰。印度門的壁上刻著9萬多個印度和英國官兵的名字,他們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烈士們。有衛兵在此戰崗。
2 蓮花廟
位于德里的東南部,又名靈曦堂。是一座風格別致的建筑,它建成于1986年,是崇尚人類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廟。蓮花廟的外貌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稱“蓮花廟”。它高34.27米,底坐直徑74米,由三層花瓣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邊上有9個連環的清水池,拱托著這巨大的“蓮花”。
3 泰姬陵
亞格拉是以泰姬陵而馳名的城市。世界七大奇景之【泰姬陵】,失去心愛的妻子沉浸于悲嘆之中的莫臥兒皇帝沙杰汗為了愛妃泰姬馬哈而建的陵墓,是亞格拉的代表建筑物。這座回教式的陵墓建筑背后還有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當年沙查翰皇為紀念莫荷皇后動用無數工人花了二十二年始建造成這不朽之陵墓全以純白大理石為主要材料、陵內配以寶石鑲飾而成,圖案十分細致。至今仍保留著王妃昔日的神采,她在月色下的綽約姿容, 在破曉時分的艷紅美態和她在園中池塘的倒影都同樣教人心醉神往.
4 {亞格拉堡],
此乃古皇都所在地宏偉且奢華。靠在圣河雅沐娜河西岸,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高達20多米的城墻的雄偉建筑。是以前統一印度的蒙兀爾王朝皇帝的宮殿,全部用紅色沙石筑成,上面布滿了精美的藝術雕刻至今清晰可見,它標志著蒙兀爾朝代的興盛發達
5 錫克廟
去錫克廟要穿過一條窄街,人流大多是纏繞著頭巾的錫克教徒,也有一些游客,每個從廟堂出來的人,頭上都纏著一條黃絲帶。走過百十米,左側就是哈爾克里希廟。這是一座白色的高樓,完全顛覆了國人對于寺廟的想象。它的壯觀是是一點一點地顯現出來的。參觀者先要到左側脫掉鞋子存在那里的儲存室,那里的收存者給每個參觀者一條絲帶并幫助纏繞在頭上,因為無論男女老幼,不能光著頭,要么戴帽,要么用頭巾把頭裹上。隨后所有的教徒和參觀者都要赤腳經過一個兩米見方的淺水池,以表示對錫克教宗師的敬意。這時,你就會看到那一片白色間有寬棕色和窄藍色條紋的大理石平臺,人們穿著簇新的服裝三三兩兩地散坐在地面上;再向前,你又會看到右側白色隔間圍就的一片開闊水面。這里處處都潔凈得沒有一絲纖塵,與骯臟的印度街道形成鮮明對比。
6 印度教廟
比爾拉廟左側是格達宮,里面供奉著克里希南 (當毗濕努神化身) 的偶像,珍藏著許多印度教圣典。四周墻上繪著敘述《摩訶婆羅多》史詩的壁畫,畫面色彩鮮艷,筆觸細膩。右側為佛陀廟,廟內供奉著佛陀像,墻上繪有釋迦牟尼的生平和勸世奉佛的故事。在比爾拉廟及其旁邊寬敞的游廊墻壁上,繪有許多敘述印度教義的壁畫。
7 印度門
印度門
位于印度城市孟買的阿波羅碼頭(Apollo Bunder),面對孟買灣,是一座一座融印度門
合印度和波斯文化建筑特色的拱門,高26米,建于1911 年,為紀念來訪的英王喬治五世和瑪麗皇后而興建,讓陛下從門下通過,以示孟買是印度的門戶。此拱門現已成為孟買的象征,其形式與法國的凱旋門極為相似。印度門為吉特拉式建筑,現在也市政府迎接各國賓客的重要場地。位于阿波羅碼頭,面對孟買灣,是一座一座融合印度和波斯文化建筑特色的拱門,高26米,建于1911 年,為紀念來訪的英王喬治五世和瑪麗皇后而興建,讓陛下從門下通過,以示孟買是印度的門戶。此拱門現已成為孟買的象征,其形式與法國的凱旋門極為相似
另外一個是印度孟買最為著名的酒店泰姬酒店【頂部有三紅色球的大樓】 ,08年孟買爆炸案就是這個酒店,當時傷亡人數188人。現已整修后對外營業。
導游向我們介紹當時就在這里建筑倒塌,滿地是死傷的人員。
8
印度國的國父,甘地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英文: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既是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是象人們說的通過“非暴力”的公民合作,甘地使印度擺脫了英國的統治。這也激發了其他殖民地的人們起來為他們的獨立而奮斗。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了,取而代之的是英聯邦,或者更準確一點是聯邦(因為“英”這個前綴于1946年沒有了,變成了Commonwealth of Nations)。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英語譯成“truth force”,意為“精神的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 這鼓舞了其他的民主運動人士,如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 真理(satya)、非暴力(ahimsa)。 他正式地在印度被給予如國家的父親榮譽;他的生日,10月2 日, 在那里被紀念如甘地 Jayanti ,國定假日, 而且紀念全世界的如國際日子的非暴力。
先上到這里吧,拍照的時間沒感到累,整理起來還是挺辛苦,謝謝光臨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