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說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人的一生,如果從22歲開始工作算起,一直工作到60歲,我們一半以上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而在工作中占據我們大量時間精力的則是經營社會關系——特別是和領導的關系。
對于體制內的工作更是如此,因為領導決定著資源配置、決定著你的升遷,一句話,領導決定著下屬的榮辱。
因此,與領導的關系如何,直接影響著個人職業的發展。
你與單位核心領導距離的遠近,反映的是你在單位地位的高低。學會自下而上的“向上管理”,與領導做“朋友”,在職場上自然就能左右逢源。
一、成為領導的朋友談何容易
然而,成為領導的“朋友”并非易事,古人就有“伴君如伴虎”的感慨。
連許諾過“茍富貴,勿相忘”的陳勝,在當了王之后照樣殺了曾經共患難的朋友。更何況是與領導非親非故的下屬,要成為領導的“朋友”談何容易。
01
有天然不對等的起點
所謂朋友是可以平等對話的,但領導與員工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分工角色,是上下級的關系。
起點天然不對等,注定了彼此關系不可能平等,而地位不平等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諸多難以調和的問題。
比如工作當中的感想,無法互相坦然相告;遇到的困難,不能真的拿出來吐槽;雙方因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產生的工作分歧等等。
因此,除非有足夠維持關系的利益,否則即使與領導建立“友情”也很難長久。
所以,與領導做“朋友”只能是加引號的朋友。
02
容易暴露自身的缺點
在親近的人面前,人是容易放松警惕的,往往會卸下刻意的偽裝,這樣人會輕松很多。
但對方是你的領導,就不可不加注意,一旦把自己的缺點給暴露出來了,往往就會影響職業的發展。
一位朋友下派到縣里當局長,曾提起有個下屬和他走得比較近,加上又都住在市區,所以有時周五下班后從縣里回到市區還會約著吃飯。
可長期相處下來,逐漸發現對方身上存在著的兩個致命缺陷——優柔寡斷且意氣用事。
這樣的性格,放在生活當中無傷大雅,甚至多了幾分真實可愛。
可對于管理者來說,卻是非常危險的。正因如此,局長朋友內心里選擇放棄對其提拔實職。
許多時候,我們以為和領導關系密切,就能趁機展露自己的優勢。
殊不知,在表現能力的同時,也非常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無形當中失去進步的可能。
這是很多人不愿意親近領導的一個重要原因。
03
易成為被攻擊的焦點
很領導關系好,其他同事也會看在眼里,有時明明是憑實力獲得的“先進”或“優秀”。
卻容易被同事背后嚼舌根——“還不是靠關系”,不免遭遇尷尬。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和領導關系密切,確實在無形當中能讓你更快了解職場情報,獲得更多機會。
但與此同時,往往也縮小了同事對你個人能力的認可半徑,你可能都會被打上“關系戶”的標簽。
并且在和領導交往的同時,也會無形中疏遠你與同事的關系,畢竟同事會認為你是領導的人,不敢與你多言。
而且,當領導在做決策的時候,尤其是分派任務或者人事調動時,可能會出現刻意避嫌,甚至利用朋友身份,引導退讓放棄等局面。
這些都容易讓自己成為受傷害的“焦點”。
另一方面,對于領導來說,接納下屬成為自己的“朋友”同樣存在著諸多顧慮。
尤其是存在“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的擔心,與下屬過于親近了容易失去應有的權威。
可要是沒有幾個親近的下屬“朋友”,往往工作又不好開展。
在這樣的左右為難之中,領導也不會輕易接納下屬進入自己的“朋友圈”。
客觀上造成了很難與領導交“朋友”。
二、成為領導的“朋友”并非不可能
領導也是人,并非不可接觸,他也希望能有得力的下屬“朋友”為他“兩肋插刀”。
對于下屬來說,自己要進步,要獲得認可,更是不能缺了領導的大力支持。
如何能走進領導的“朋友圈”,成為領導的“朋友”,就是一件不可不用心的事情。
01
信任是成為“朋友”的絕對前提
成為領導的“朋友”有時需要久久為功、綿綿用力,通過扎實干工作刷存在感,展示自己的業務能力和人品,逐步接近核心圈,獲得領導的信任。
在長久的交往中漸漸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進而成為領導的“朋友”。
但這樣的過程往往很漫長,而且領導也是流動的,可能你前腳才打好基礎,領導后腳就調走了。
真正快速獲得領導的信任,需要遞交“投名狀”,需要經受考驗。
如替領導辦好私事、私活,經受重大攻堅任務的考驗等等。
有時更需要機緣巧合,需要平時用心觀察,關鍵時刻果斷行事。
如《滄浪之水》里的池大為,在別人陰謀搞臭馬廳長的前夜,迅速表忠心,替領導掃除障礙。
很快就獲得了馬廳長的巨大信任,仕途從此進入快車道。
因此,獲取領導的信任,是成為領導“朋友”的絕對前提,雖曰天命,亦依人謀。
02
維護權威是維系“友誼”的關鍵
沒有權威的領導,不是真正的領導,領導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權威,膽敢挑戰領導權威的下屬,都不會好過。
當獲得了領導的信任,開始進入領導的“朋友圈”時,一定要時刻牢記維護領導的權威。
如果以為和領導關系比較熟,特別是有的人為了炫耀自己和領導關系走得近,在領導面前表現隨意,尤其是有第三人在場時表現隨意。
一旦如此,那么之前建立的友誼很快就會灰飛煙滅。
陳涉年輕時確實許諾過“茍富貴勿相忘”,但在他發達之后,前來投靠的當年的患難朋友時卻一個勁到處提舊事,嚴重損害了陳涉作為王的權威,于是才痛下殺手。
相比之下,朱元璋的朋友就識時務多了,把小時候跟著朱元璋在蘆葦蕩里偷豆子摔破罐子的糗事,說成是“隨駕掃蕩廬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子當兵,多虧蔡將軍。”
如此維護領導的權威,不僅友誼得到了維系,還獲得了重賞。
03
流動是“友誼”保鮮升級的重點
前幾年紀檢部門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人身依附”,很多人熱衷于同領導搞好關系。
關系是搞好了,但往往也成了一種人身依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且平常為了維系與領導的友誼,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破解這種困局的關鍵就是流動,增強自己能夠流動到其他部門、其他單位工作的能力。
當在一個單位和領導建立起較為深厚的友誼,不僅自身的工作能力獲得了提升、人脈得到了擴展,更為重要的是往往能較為順利的解決職務或職級問題。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思考自己的“流動”了,要乘著“友誼”的東風,及時流動出去。
這樣,領導樂于你的成長進步,或可成為他在其他部門、單位的有力支撐點。
而對于你自己來說,則擺脫了大樹的陰影,獲得了獨立成長的新的空間。
作者:辦公室顧問團 任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