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陽系第四大行星,是地球的鄰居,它和地球有不少的相似之處,都是巖石行星。而地球由于科技的快速發展,環境破壞也在日益加重,未來人類必然要面臨移民外星球的選擇,因此科學家要提前做準備,選出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新地球。
雖然宇宙浩瀚無邊,銀河系之內和地球相似度非常高的行星有很多,可能還有和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但是由于這些類地行星都在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少則幾光年,多則幾千不年,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到達。因此我們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移民行星。
不過,太陽系之內自然的生命星球只有地球,不存在第二個天然能夠供人類生存的星球,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選擇一顆行星進行改造,滿足人類生命的條件。最后科學家選擇了火星作為改造行星,想要改造火星,首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才行。
近幾十年以來,科學家發射了不少的火星探測器,目前還在火星活躍進行探測器的就是好奇號,它是以核動力為能源,是非常強力的探測器,在今年火星發生的全球大風暴也沒讓好奇號趴窩,風暴過后還能繼續工作。好奇號為人類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貢獻,它拍下了很多火星表面的圖片,科學家通過這些圖片,對火星的了解越來越多。
我們知道火星一片荒蕪,那么火星從誕生到現在是否一直是現在這樣呢?通過對好奇號拍攝的火星照片中,科學家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從探測器“好奇號”傳回的圖片來看,火星表面存在眾多古代象形文字的雕刻遺跡,尤其是在夏普山周圍和“花園城”區域,地上凌亂地散布著一些石塊,石塊上有大小不一的刻痕,經過將圖片放大觀察,科學家發現石塊上的象形文字圖案與我國古代象形文字十分相似。
此外,科學家在火星地表某些區域發現了古代建筑的殘骸以及古代雕塑群的碎片。由此科學家大膽推測:在多年以前,火星上或許存在過文明等級較高的智慧體,而火星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很可能跟因為一場戰爭。我們知道,文明的實力越強,武器的威力自然也越大。大到可以毀滅一顆星球。
科學家通過數字多媒體技術還原了當時火星的地貌,科學家認為,火星從過去的模樣變為如今的一片廢墟,定是經歷了比太陽風威力還要大得多的自然災害的破壞。由此科學家認為,火星很可能是毀于幾億年的一場核戰。
如果火星在很久以前真的存在過文明,那么火星必然不是一顆死星,雖然現在火星表面一片荒蕪,沒有發現液態水,但在火星表面之下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態水,甚至還會有火星生命的存在,要知道有一些像細菌和病毒,它們對環境的適宜能力是非常強的,地球上非常極端的環境中都有生命的存在,在火星上也完全有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為了探索火星地下的情況,科學家于今年5月5日發射了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它于11月26日登陸火星,將在未來幾年內對火星表面之下6米深處探索,以確定火星地下是否存在液態水以及是否有生命存在。如果火星曾經真得和地球一樣是一顆生命星球,即使現在變得荒蕪一片,但它還是有重新成為生命星球的基礎,只要找到大量地下液態水,改造火星就容易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