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想問下各位
在你腦海中
“黑洞”是什么樣的?
是這樣?
↓↓↓
還是這樣
↓↓↓
今天小編就告訴你
你們想的黑洞都是錯的!
那么
問題來了?
真正的黑洞究竟是怎樣的?
想知道!
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真正的“黑洞”吧!
這就是黑洞
↓↓↓
北京時間4月10日晚9時許,
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
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
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余年、
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
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雖然可能有人搞不懂愛因斯坦、
霍金那些科學大佬的
黑洞理論
但大家可以通過電影腦補
每部電影里的黑洞都不一樣
模擬圖片
顏值和能力各異
但他們有幾個共同特點:
一是長得
像個大漩渦
二是都有
超強吸引力
三是會
改變時間、空間
作為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看起來似乎比電影中的黑洞更夢幻。
跟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這是人類第一次凝視
曾經只存在于理論中的天體——黑洞,
一種體積極小、質量極大的天體,
如同一個宇宙“吞噬之口”,
連光也無法逃逸。
露出真容的黑洞,
位于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
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
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
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
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
模擬圖片
在看到黑洞的真面目之后
不少網友激動地表示:
有生之年系列
無論在你想象中是什么樣子的,
這絕對都是人類的高光時刻——
探知黑洞
黑洞就是一個時空漩渦,是彎曲的空間和彎曲的時間構成的。理論上,它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范圍,這個勢力范圍稱作黑洞的邊界或事件視界。一切物質掉入視界范圍,它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奔向奇點,因此像一個無底洞,即我們說的“黑洞”。
恒星級黑洞系統示意圖
黑洞自身有一堆秘密,讓人著迷。比如:在我們居住的銀河系中心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大約是400多萬倍太陽質量,但活動性很弱,像一個沉睡者,偶爾翻翻身、打幾聲呼嚕。此外,銀河系中還有很多恒星級黑洞,它們和我們有關系嗎?黑洞和它所在的星系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這些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領域。
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ALMA)望遠鏡
乍一聽,黑洞,是不是表明沒法看見?如果沒法看見,怎么就知道它存在呢?這次拍照之前,天文學家主要通過各種間接證據來表明黑洞的存在:
第一,恒星、氣體的運動透露了黑洞的蹤跡。黑洞有超強引力,對周圍的恒星、氣體會產生影響,可以通過觀察這種影響來確認黑洞的存在;
第二,根據黑洞吸積物質(吃東西)發出的光來判斷黑洞的存在;
第三,通過看到黑洞成長的過程“看”見黑洞。還有很多類似的證據,無不說明黑洞的真實存在。
視界面望遠鏡可能得到的計算機模擬黑洞圖像。由于黑洞的轉動效應,黑洞左側較亮
對黑洞陰影的成像,將能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黑洞是具有超強引力的,因此給黑洞拍照最重要的目的,是在強引力場的極端環境下,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并同時細致研究黑洞周圍的物質吸積和噴流的形成及傳播??梢哉f,“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2016年發現引力波之后,人們尋找到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
視界望遠鏡,涉及全球近10架毫米波望遠鏡,屬于不同國家和地區,要協同合作才能保證同時觀測,因此需要多國眾多研究所和科學家共同參與完成。全球望遠鏡組網觀測這個黑洞,每年適合的時間窗口只有十來天,2017年就是4月4日至15日左右,非常難得。這些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必須寄到一個地方進行綜合處理分析。過程非常復雜,因此非常耗時。
望遠鏡在全球分布示意圖,紅點代表望遠鏡所在地
在觀測成功以后,由于甚長基線干涉陣數據處理相對較為復雜,而且涉及站點很多,每晚的數據量達2PB(1PB=1000000GB)。為了保證準確性,觀測數據用三種完全獨立的流程,以及多個獨立小組進行處理,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直到大家結果相同,才會發布??芍^是拍照不易,洗照片更難。
一圖看懂▼
怎么樣
它是你們心中想象的黑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