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一個健康人格的孩子——自戀型伴侶的親子養育困惑!在療愈的這個階段,你的原生家庭是否應該背上這個鍋.遭遇了有毒關系后,如果你看了大量的資料或者找了心理咨詢師,那么他們大概率不會放過你的原生家庭,這也是心理學非常經典的來源.我的感受是,你會配合咨詢師,發現了自己原生家庭的不盡人意,然后再后面的階段里面,會對自己的家長出現報復性反彈:
都怪你們,當年對我那么忽視!
都是你們,在我小的時候離婚,讓我沒有安全感。
都怪我媽 ,對我太嚴格了,我非常討厭她,我爸又不在我身邊,導致我嚴重缺愛!
我爸媽就是NPD,我好難啊,我怎么辦?
大家好像在后期開始找問題挑毛病,但是可惜的是,中國家長都差不多,那個年代也沒有太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其實也是.好了,問題來了,如果你經歷了有毒關系,你是不是也擔心你的孩子能不能健康?是不是你內心深處把:糟糕的原生家庭=孩子不健康等同起來.如果你現在沒有覺察到這個,那么你很有可能將自己的核心信念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從而進一步的影響孩子.所以很多家長為自己的孩子焦慮,其實也來自于他們自己內心對自己的不確定.人的成長和原生家庭分不開,這個當然。然而我們很多人都忽視了自我的重要性,我們依然具有改變問題和命運的能力。
那么如何發現自我重要性?當然是遇見事情的時候:如果你的小時候一帆風順,你就沒有體驗自己力量的強大,如果你小的時候媽媽一罵完你,你就能從爸爸那里得到安慰,那么你就沒有自我安撫的能力,以后就沒有辦法忍受挫折,孤獨或者不愉快.所以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存在,100分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也不一定沒有問題.那么關鍵在哪里呢?家長如何去正確的影響孩子?關鍵在于家長對孩子遇見問題的解釋能力,對孩子情緒的識別能力,以及幫助孩子在困境中挖掘資源的能力:自戀型家長的解釋:他打你,都是他不對,回頭媽媽教訓他去權威型家長的解釋:他打你,你怎么不自己想想,你到底哪里做到不好,他為什么就打你?正確的該如何解釋呢?
1,先看見孩子的情緒:你被打了,疼不疼,看見你哭了,一定很疼吧.
2,讓孩子講述經歷:你告訴我到底怎么回事?
3、讓孩子能看見自己和他人關系中,自己需要什么,為何會這么想.:你是因為羨慕他有那個玩具對吧,你也想要對吧?
4、給孩子一個重新看到自己的情緒的機會:你告訴媽媽,你當時是羨慕嗎?(是憤怒嗎?)
5、家長幫助他糾正自己的行為,或者今后遇見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次你看見他的玩具好,你先征求別人的意見,如果他不允許,你就跟別的小朋友玩,或者你來找媽媽,告訴我你想要,如果我覺得有必要可以給你買。
家長在不同階段對孩子的策略都不一樣,從保姆式,到養育式,到教練式,到軍師式,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孩子就會受到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影響下不斷的成長和成熟.
這個階段離不開:發現自己情緒的能力,看見自己需要的能力,覺察邊界的能力,尋找問題解決方法的能力.而最后,孩子在逐漸成熟的過程中,會聚焦解決問題,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減少內耗的發生,才可以戰勝很多困難不斷成功。而這個能力在很多領導者,強者,成功者身上都有的,歸根到底是人的心智成熟和健康的人格不斷帶來的驅動力和保障基礎。
換句話來說,一個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才是最終的競爭力的核心,曾經有過與自戀型人格婚姻的家長,如果你離異了變成一個人帶孩子,你都可以成為一個有勝任力的家長,但前提是你能正確地看待這件事和自己的關系,及時地發現自己一些錯誤的觀念,和孩子一起成長和成熟。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zzz818.com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