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要刻意的強調孝順?孝是什么?孝的定義是什么?怎么對待一個不講理的老人?婆媳相處
婆婆媳婦和小姑(婆婆媳婦小姑在一起)!
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今天我們來嘮一嘮家常。
這次過年,我嫂子帶著孩子回了北京,我們不確定能不能回老家過年,所以在北京團聚。
我哥,加大嫂,加兩個孩子,家里又活生生住進了四口人,但是不顯得擁擠,只顯得溫馨。
晚上我們吃飯的時候,發現餐桌根本不夠坐,加了半截,加了凳子,才能圍繞在一起吃火鍋,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大哥住在我這里,二哥也帶著孩子過來湊熱鬧,我們在一起,碰了很多關于家里的事情。
一個家庭的兄妹各自成家,仍然想要和諧相處,確實需要調和很多東西。
01資源分配
家庭會遇到的第一個危機,是資源分配。
我爸媽倒是沒有留下什么錢,供我們三個人上大學,已經耗盡了他們全部的收入。
所以他們留給我們的,除了愛,沒有別的。
父母都特別喜歡給孩子看孩子,可是父母只有兩個人,我們家生了四個小孩,怎么看?
大哥生家里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爸媽就一起過去,從大嫂懷孕開始,一直到孩子一兩歲,爸媽都在那里幫他們看。
接下來二哥生孩子了,爸媽就需要做選擇:到底是給老大看,還是給老二看?
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有很多家庭因此有了不可解的矛盾,而且一直到孩子長大以后,還在埋怨“偏心”的父母。
比如我媽就特別介意,我奶奶給我姑姑看了孩子,卻沒有給我們家看孩子,我們家三個孩子都是我媽一個人拉扯大的。
輪到我媽作為奶奶去選擇的時候,她才體會到我奶奶當初的不易。
我媽猶豫不決的時候,是大哥大嫂發的話。
大哥大嫂覺得,二哥二嫂剛剛工作,再請一個保姆的話,壓力太大,就決定讓父母從廣州回北京,給二哥看孩子,他們自己請了保姆。保姆找得比較合適,是嫂子家里的親戚的親戚,很靠譜。
這件事情就完美解決了。
現在二哥家的老二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幫他們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二哥二嫂發話說,明年6月份,就把父母解放出來。
雖然我媽執意要看孩子,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到時間讓他們出去看看了,不要總是圍繞在鍋臺和孩子身邊,明年打算安排他們出去旅行,玩個一年左右。
接下來我這邊可能就有生養計劃了,他們可以順理成章地跟著我。
而二哥二嫂他們,就要開始請保姆了。
由此,“父母到底應該給誰看孩子”的問題,就圓滿解決了。
小時候我大伯他們家條件不好,我媽總是怪我奶奶偏心,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都會第一個想到大伯家,不是想到我們家。
但其實她心里也很清楚,兄弟姐妹之間的資源分配,很難做到完全公平。
沒有什么所謂的情商高,有感情,讓一步;沒感情,講清楚。
我一向不提倡家里完全講清楚,家庭問題處理的第一個原則,不應該是講清楚,應該是自愿。這是我對家庭犧牲奉獻的最基礎的認識。
凡事講清楚,親人之間的那點默契和肝膽相照,就全部都沒了。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zzz818.com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