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要刻意的強調孝順?孝是什么?孝的定義是什么?怎么對待一個不講理的老人?婆媳相處
寫給婆婆的話暖心到哭(致天下婆婆的一封信)!
文原創/小小瑞媽育兒經
在我很小的時候,見慣了我媽媽和我奶奶的相處模式,以前我不能理解他們之間的矛盾,現在我也為人妻為人母,也需要與自己的婆婆相處,才明白:婆媳之間要相處融洽,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看的通透。
媳婦婆婆眼神對視
今天,跟婆婆有一點小小的不愉快,突然想給婆婆一封信,這也是致予天下婆婆的一封信。
親愛的婆婆:
您好!見信歡喜!
首先,非常感謝您將您的兒子(我的老公)教育的如此優秀,優秀到我能心甘情愿進您家門,僅憑這一點,您就是我的恩人。非常幸運能嫁進您們家,成為您的兒媳婦,您有兩個兒子,我老公是小兒子,或許是為了您的兒子,或許是我值得您真心相待,不可否認在對待兒媳婦這點上,您做的真的非常好。
從大嫂懷大寶開始,您就辭職在家幫忙帶寶寶,至今已有七年,我現在在婆家也與您朝夕相處了四年,也是從我懷大寶開始,這期間,有爭吵、有歡喜,但不論歡喜與否,咱們也是磕磕絆絆,磨合了四年之久。
記得剛嫁進您家的時候,咱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我習慣洗頭洗澡分開洗,您覺得洗頭洗澡應該一起洗、我習慣關著窗戶睡覺,您認為應該開窗通風、我習慣吃了飯馬上刷牙,您認為刷牙應該是早起晚睡時的儀式,總總總總……都需要我們去磨合,去適應對方,很高興,現在的我們對于這些小日常已經能接受對方的不一樣了。
您總說:您家沒有女兒,既然嫁進了您家,您就是把我跟嫂子當成女兒來對待。這點您做的很好,您就像我的母親,知道我們的喜好,亦清楚我們的不喜,比如說:
婆婆媳婦相親相愛
吃火鍋時,嫂子喜歡吃郡肝、毛肚;而我喜歡吃金針菇、蝦餃,每次去火鍋店點菜,您都會首選這幾樣,當然啦,咱們也記著您最愛吃苕皮。
買水果時,嫂子喜歡吃橘子、桃子;而我喜歡吃香蕉、蘋果,您每次去菜市場,基本都會各買一點,不偏不倚,當然啦,咱們也記著您最愛吃桃子。
我們的口味各有不同,每次做飯您可傷腦筋了,我和孩子們不喜歡辣,嫂子喜歡辣,眾口難調,您總能平衡左右,咱們硬生生的把您逼成了大廚。
大廚婆婆
人無完人,您有千般好,也有小缺點,那就是愛嘮叨,或許,這是媽媽們的通病。
您的“叨叨神功”,練得可謂是出神入化,我們有不如您意的做法,您能叨叨半天,想起來就叨叨兩句,想起來,又叨叨兩句。
說實話,我有時候還真有點無語,比如說:給大寶買鞋子的事情。
寶寶涼鞋
孩子一天天長大,鞋子也需要每年更換,大侄女七歲,大寶四歲,她們的衣服,大寶剛好可以穿大侄女的,這點我是沒意見的,但鞋子,我真的覺得應該重新買。
夏天到了,早上,我到店里給大寶買了涼鞋。
您看到后就說我:“你錢多呢?家里那么多鞋子,還買?”
我解釋:“不是,家里的穿不了了,小了”。
您:“她姐姐那里那么多,怎么不能穿了,就知道買買買,現在不比以前了,都在家帶孩子,要省著點,小孩子買那么多鞋子干什么?過段時間又穿不了了……”
好吧,每次給孩子買鞋,您都得叨叨半天,這個問題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但您不認同我,為了不與您發生矛盾,我選擇沉默,因為我知道,我們想法不同,觀念不同,不能否認,我心里還是有點小小的不舒服哈。
我知道,您非常辛苦,付出了時間,付出了精力,來幫我們帶寶寶,不論是為了您的兒子,還是為了我,或是為了寶寶,總之,您確實幫到我了,所以,我不應該為這些小事,與您發生矛盾,這點我能看的明白。
但在這里,還是希望跟您說一句:您能不能偶爾少嘮叨一點點?畢竟我們也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也能自己承擔做錯決定帶來的后果。
如果我什么都聽您的,我怎么能夠比您強?您說是吧?
當然了,在這里我不是要求您改變,畢竟您的觀念已經跟隨您幾十年了,只是想爭取一下,讓我們小輩能保留自己的觀念,好嗎?
最后,再次感謝您把我當女兒一樣對待,我也會像待自己母親一樣待您。
祝您:安康快樂
落款:小兒媳
2020.6.4
致媽媽們:
其實,很多家庭都存在著婆媳矛盾,網上也充斥著“婆婆不是媽”、“婆媳是天敵”、“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言論,這些言論,讓咱們內心就對婆婆產生了抵觸。
記得剛嫁過來的時候,婆婆曾經跟我們說過:她們那個年代,婆婆就是家里的王,婆婆的話不能忤逆,更不能頂嘴,她那個時候沒少挨批評,她不希望跟我們的關系也變成那樣,她知道那種感受。
所以,媽媽們,我認為:對待婆婆,咱們用心就好,只要你用心了,她也一定能看到、感受的到,要知道,婆婆是自己老公的媽媽,這一點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處理好婆媳關系,才能處理好家庭關系,好的家庭關系,更能培養出樂觀開朗的孩子,所以就算為了自己的孩子,咱們也得感恩婆婆呀。
家庭和睦
致婆婆們:
這里也要跟婆婆們說一句,咱們都是小輩,有了矛盾,您也不要跟小輩太計較嘛,您要知道,畢竟咱們是親人呀,都是希望家庭幸福的,牙齒還要咬舌頭呢,咱們畢竟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觀念有出入是很正常的,有時候,也請尊重一下咱們的想法、做法,好不好?
瑾以此文自省,婆媳之間縱有千千結,也要心存感恩。最后:祝所有的家庭家和萬事興,事事都順意。
歡迎關注@小小瑞媽育兒經,分享更多家庭育兒小故事。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zzz818.com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