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茗 馬賀 韓玉紅
智慧養老讓老年生活更現代。 (資料圖片)
老人們對機器人十分感興趣。 (資料圖片)
能夠像中醫一樣“望聞問切”的機器人。 本報記者 韓玉紅攝
今年83歲的王明華大爺正在使用手機APP下單養老服務。他說智慧養老已經走進了他的老年生活。 本報記者吳茗馬賀攝
醫養中心每月為當月過生日的老人辦一次集體生日會。 本報記者韓玉紅攝
在長春新區,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已全覆蓋,依托智慧養老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服務。 (資料圖片)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全社會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僅靠單純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很難滿足未來養老需求,因此,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依托的新型養老模式——“智慧養老”應運而生,這種綜合性的服務信息平臺,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領域提供及時、便捷的信息,將養老智能化、網絡化、聯動化。日前,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長春市正在積極探索實踐智慧養老新模式,多樣化的智慧養老應用讓這里的老年生活發生著改變。
“互聯網+智慧”養老
讓老年生活更現代
最近,家住二道區桂花苑的呂大娘時常感到眩暈,打算去醫院時,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社區工作人員來家里,給她手機安裝了一個APP,還手把手教她如何應用,于是,呂大娘試著打開APP,找到了“遠程問診”。通過這個平臺,醫生詢問了呂大娘最近飲食等情況,并了解到大娘患有高血壓,近期沒有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醫生向呂大娘介紹了高血壓日常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囑咐大娘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通過醫生的耐心解答,呂大娘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呂大娘是二道區智慧養老計劃的眾多受益者之一。在二道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近7萬人,占全區總人口數的21.6%。為了讓智慧養老走進百姓生活,二道區積極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工作,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構建了“智慧養老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區、街道(鄉鎮)、社區(鄉村)三級數據信息聯動,以二道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管理系統為核心的智慧健康養老綜合管理平臺,以各養老機構和社會組織內部管理系統為基礎的養老服務應用平臺,以智慧社區養老服務管理系統為輔助的社區養老服務平臺。同時與吉大一院、中日聯誼醫院等合作,推廣互聯網醫院,開展遠程問診、上門就醫、健康管理等服務,覆蓋全區47個社區,與其他企業和社會組織合作,在25家養老院安裝了智慧用電監管和視頻會議系統,開展了緊急呼叫服務試點工作,服務約850名獨居、空巢老人,連續4年為全區80歲以上老人購買居家養老定制化服務。
“這里不僅有先進的儀器和設備,還有智慧健康管理系統,在這里,不舒服了可以馬上診斷,有問題了可以立即救助,不光咱自己放心,孩子們也省心。”說起朝陽區富豪社區的智慧樂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今年70多歲的李大爺笑意盈盈。智慧樂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個“互聯網+養老”型的公益性養老機構,主要與傳統養老相結合,為老人們提供現代化的養老服務。自從建成了這個中心,李大爺和老伙伴們經常扎堆在這里。
朝陽區民政局社會福利科科長錢進告訴記者,目前,富豪社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5180人,占社區人口總數的30%以上。針對老人多、養老需求大的特點,富豪社區與朝陽區智慧樂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合作,共同打造了富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據介紹,樂聆居家養老從智慧養老、智慧醫療,延伸到現在的居家養老,大大提高了養老服務的效率和精準度,并通過移動穿戴式、遠程居家式、養老改造設施,與樂聆大數據中心連接,積極創建遠程居家養老工作新模式,一旦老人發生問題,指揮中心馬上顯示預警,并聯系當地120,以及通知就近安全員,形成三方聯動的安全救援。
在長春新區,老年人可以通過智慧養老感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新方式。據了解,長春新區現已建設3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已全覆蓋,依托智慧養老信息平臺,為居家和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醫、助潔、助餐等多項服務,切實滿足老年人在家門口的養老需求。同時委托5家專業社會服務機構,按照老人需求提供個性化居家上門服務。這種“互聯網+智慧養老”的新模式不僅讓老年人享受現代科技,更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點單式”養老服務
讓老年生活更便捷
“這手機軟件就是好用!”今年83歲的長春市雙德街道陽光社區居民王明華拿出手機,笑著對記者說:“我家的3個兒女都不在身邊,平時買菜做飯、打掃衛生都得我自己干,還好有社區幫我申請了咱長春市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我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手機上的軟件申請服務,平臺就派人到我家幫我干活。只要下單,不僅能請人擦窗戶、洗衣服,理發師還會到家給剪頭發,有啥跑腿的活兒都能代干,特別貼心。”
陽光社區書記畢鳳文說,社區共有60歲以上老人1304人,空巢老人98人。基于現狀,社區有針對性地提供“點單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讓智慧養老深入老年人生活。據了解,除了居家養老服務,社區還有“1890一撥就靈”扶老助殘項目,在社區設立公益食堂和便民超市,以心智殘障家庭組隊,成立社區服務站,為居家不能勞動或者不會使用手機軟件的老人,提供電話“一撥就靈”服務。其中包括配餐、日用品采買、居家打掃等,全部以低于市場的價格為居民提供服務。
“今年,由陽光社區的擺渡社區創客社在雙德街道支持下創建的智慧居家養老項目將在雙德街道下轄7個社區進行推廣運營。”創客社工作人員介紹,智慧居家養老不同于傳統養老,是以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為基礎,以多種智能設備進行網路傳輸,根據智能終端,實時監測老年人心跳、血壓、血糖、血氧等健康狀態,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一鍵呼叫、遠程健康監護等服務,同時提供家政服務、送水送餐、就醫預訂等項目,并安裝緊急呼叫器。緊急、重大事情,比如突然生病、家中著火、老人迷失方向等,只要按下按鈕,客戶端的主界面便會出現呼叫求助對應老人的詳細信息列表,并顯示老人的詳細信息情況,工作人員就會第一時間聯系家屬并及時上門服務。當老人的健康體征出現異常時及時通知本人或子女,并且平臺自動保存的老人健康數據,可以供老人就醫的醫院參考,讓老年人真正享受到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的便利。
智能養老
讓老年生活更優化
“你認識我是誰嗎?”“您是張阿姨,您住在723房間。”走進長春市仁大醫養中心的一樓大廳,一個“笑盈盈”且會舉著雙臂“熱烈歡迎”的機器人與張阿姨“聊”起了家常。這個機器人深受住在醫養中心里的老人們的歡迎,沒事就喜歡“逗逗”它。
老人入住醫養中心后,工作人員會將老人及其家屬的信息錄入,機器人通過人臉識別,就可以隨時認出它的老朋友并聊上幾句。再加上它會講一些小故事、笑話,是一位能排解寂寞心情的貼心“小棉襖”,老人們與它聊天時也忍不住開懷大笑。
機器人在仁大醫養中心大顯身手,遠不止會聊天這么簡單。在診察區里,一排看起來有點“高大上”的評估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雖然并非人形,可它的功能卻十分強大。醫養中心會定期為院內入住的老人進行健康評估,臉部對準圓洞時,機器內部就會對老人的舌苔、面色等進行綜合觀察;此外,機器還會模擬中醫進行脈象診斷。長春市仁大醫養中心董事長唐晨介紹說:“這幾臺機器其實就是模擬中醫的'望聞問切’原理,通過問卷形式了解長者的基礎性疾病,再結合舌苔、脈象、面相,進行大數據分析,最終給出健康報告,還可根據長者以往的疾病,綜合給出處方。”
與傳統的養老模式相比,智慧養老模式不斷升級,設備愈發豐富,為半失能、失能老人帶來了更大的福音。一款看起來十分普通的“褥子”,卻因其智能化而為很多老人極大地排除了生濕疹和褥瘡的隱患。據了解,這款智能墊子鋪在床上后,無論老人便溺還是從床上不慎跌落,都會及時向醫護人員發出警報。“有些老人自尊心較強,失能后不習慣護工為其擦拭大小便,那么這款大小便機器人就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護失能老人的尊嚴。”高端的智能養老設備,已經讓失能老人的養老生活從“維持生命”向“提高生活質量”邁進了一大步。
每個月的最后一天,仁大醫養中心都會為本月過生日的老人辦一場集體生日會,共唱生日歌,互相道祝福。如此溫馨場面,家屬其實可以通過手機遠程實時觀看到,一同分享這份來自老壽星們的喜悅。而這都要歸功于5G養老院的建設。據了解,5G信號已覆蓋全院,在醫養中心的公共區域內,360度全景攝像頭成了家屬們關愛老人們的一雙“眼睛”,無論身在何處,只需一部手機,就能看到父母在公共區內的活動情況,5G不僅帶來智能化管理的飛躍,也為家屬帶來了更多的安心。
老人們享福,不僅來自護工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卻大有講究的智能穿戴設備在24小時“照護”著老人。普通醫院里比較便捷的24小時心電儀,需要在身體貼上一些線,并且要背著一個小設備。而醫養中心里啟用的一款智能心電監護儀,僅為一個小芯片,貼在心臟位置,通過藍牙和網關連接,家屬、醫護人員均可在手機上實時監控后臺。一旦后臺發現老人的心跳出現異常會立即發出警報。醫護人員會及時將住在樓上養老院的老人送往樓下的門診檢查診治。
說起一些失智老人,家屬最擔心的便是走失。唐晨說,將智能定位儀放置在失智老人身上,只需在儀器內設置“電子圍欄”,即劃定一個區域,例如,根據失智老人的不同程度,限制該老人的活動區域,一旦其超出這一范圍,智能定位儀所連接的手機等設備即可發出警報。與這些智能設備相比,一款名為防摔儀的智能定位跟蹤儀,已將智能養老延伸至居家養老。該儀器類似攝像頭,可放置于家庭內,根據房間格局安排放置多個,一旦居家老人摔倒后,儀器不僅能夠發出警報,還會自動開啟家里的燈光,并連接到語音服務系統。“請問您怎么樣了?”“您目前的身體處于什么程度?”如遇老人身體有危險,服務系統會立即聯系社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救助。唐晨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嘗試以養老機構為圓心、輻射居家養老的模式,未來智慧養老的設備也會通過網絡傳輸,縮小距離感,借助社區、物業的服務半徑,讓智能化設備走入家庭,為居家老人優化他們的養老生活。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zzz818.com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