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盡管負面情緒本身是一種合理地存在,但是由于我們認知上的“缺陷”產生了情緒上的“極端”,一旦我們缺乏合適的宣泄渠道,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最終傷害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或者身邊人。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需要治療負面情緒的原因。
[二].有效的治療手段是什么?前面,我們知道了情緒是由“思維”直接產生的,改變“思維”就是改變情緒效應的有效手段。但是“思維”又源于什么呢?只有找到了本源,我們才能對癥下藥。
從表面上來看,一個外部事件是起因。但深挖下去,真正的起因還是源于我們的內心,也就是“欲望”。欲望就是想要得到我期望的東西,但我并不一定需要。而需求就是沒有某物,我完全不能生存。
通俗來說,欲望就是指金錢、地位、愛情、身份等等一切我們希望得到的,而需求則主要是指基本的水、空氣、食物等,脫離了這些我們就沒有辦法生存,是“必需”的東西。
“欲望”當然很重要,它會激勵我們上進,也會使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但我們常常把“欲望”和“需求”混為一談,從而產生了三種“非理性信念”,患上相應的心理疾病--需求癥。
這三種“非理性信念”簡單說來,就是:我必須、你必須、這個世界必須。比如,我必須把工作做得完美才行,不然就是個失敗的人;你已經30歲了,必須結婚了;事情必須按照我的意愿進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