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產土樓位于皖南山區的深渡鎮,位于皖南山區的群山之中,是一個依山而筑的小山寨。這里由于地勢高,交通不便,數百年來,山民就地取材,采周邊青石鋪路架橋,取紅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飲山泉,餓食五谷,,多種農作物生長,子孫延續。流年之中,形成了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質樸壯觀的土樓群。
石潭屬白際山余脈,石潭村在大山山腳下,上山行程約半個多小時。整個大山里,隱藏著幾十個古樸的村莊,通往外界唯一的通道是一條羊腸小道,村民們靠騾子將生活用品,生產資料,建筑材料運進來。最佳攝影采風時間:每年3月,此時春暖花開,映山紅,油菜花,梨花,桃花滿山遍野;每年立冬前后,黃白菊花收獲季節。
尚村的形成大致可溯源千年,唐末中原戰亂,各士族大戶遷入皖南徽州,因尚村地處偏僻,僅溪流孔道與外界相連,如秘境之地,部分士族姓氏選擇此地,陸續進入,形成皖南罕見的多姓氏千年古村。
陽春三月,績溪縣家朋鄉的梯田油菜花,迄今鮮有人知道,很少有人去發現。層層梯田間,花團錦簇,十八彎的山路旁,一座“藏起來的花海梯田”,與徽派古村落、民居交相輝映,在群峰環峙,摯若擎天的掩映之下,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家朋的梯田油菜花結合了云南元陽梯田的壯美與江西婺源江嶺油菜花的秀美,美得更質樸,美得更秀氣,美得讓人窒息,更能舒緩心靈,更有氣勢,被安徽攝影家協會選為“攝影創作基地”之一。
響水澗位于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峨橋鎮浮山的東麓有一條山澗,里面水量充沛,溪水潺潺,匯成瀑布,特別是雨季,更為壯觀,下雨天水聲與眾不同,發出“咚咚鏘鏘”的聲音,像金鑼金鼓在一齊敲打,響聲清亮,山鳴谷應,有著馳魂攝魄的魅力,故名“響水澗”。
桃花潭的出名,源自于一首詩。唐玄宗年間,涇州(今安徽省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遂修書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來,汪倫便據實以告之:桃花者,實為潭名:萬家者, 乃店主姓萬。李白聽后大笑不止,并不以為忤,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留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絕唱。
查濟村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原有108座橋梁,108座祠堂、108 座廟宇。現尚有古代建筑140余處。其中橋梁40余座,祠堂30座,廟宇4座。元代建造的“德公廳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層門樓,廳內前檐較低,檐柱楠木質,粗矮渾圓,柱礎為覆盤式,無雕琢。明代的“涌清堂”、“進士門”,雕刻細膩,結構精致。
屯溪老街800多年風雨沖刷,也沒抹去它的棱角
夜晚的老街,多了一份寧靜,很適合走走。
新安江山水畫廊的經典拍攝點——180度的U型大拐彎
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土樓群
藏于深山花海之中的土樓
陽產土樓
陽產花海
石潭經典的大拐彎,我們必須安排住山上,為了這斜陽晚霞
桃花、油菜花爭相開放,美不勝收
石潭晨霧也是極為夢幻的
我們深入家朋深處,且跟隨領隊,做一回不速之客
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當婺源、石潭、新安江等華東賞菜花勝地的盛花期已過,這里依然還是一片花的海洋
家朋無敵全景,由于獨特的地形位置,這里是皖南花期最晚的一片秘境。
壯觀的家朋油菜花梯田
響水澗油菜花海
俯拍響水澗油菜花海
響水澗水上油菜花俯拍更壯觀
響水澗水電站
宣酒制作
宣酒制作
油紙傘要拍出新意也不難
結合倒影拍攝涇縣的油布傘
白墻黛瓦,炊煙升起
如果說古鎮開發的終點是商業化,那么尚未開發的查濟現在還保留著非常淳樸的民風民俗。原汁原味的老橋、不加修葺的老屋,讓這里充滿原始的情調,時間仿佛在這兒就從未前行過。
隊員“拍照小鳥”作品
水墨畫的意境
游俠客獨家安排漁家撒網
下午到達我們將擺渡到河對岸古村
如果說古鎮開發的終點是商業化,那么尚未開發的查濟現在還保留著非常淳樸的民風民俗。原汁原味的老橋、不加修葺的老屋,讓這里充滿原始的情調,時間仿佛在這兒就從未前行過。
古鎮査濟并非輕易就能在旅行社線路里找得到,宏村、西遞名聲在外,查濟倒成了皖南古村的一枚遺珍;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民居,真正的處女古鎮
游俠客查濟探索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