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歷史悠久,孕育了無數璀璨文化,早在數千年前,天山山脈便發現了人類生活的蹤跡,天山山脈也因此被認定為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幾千年前,那里就生活著一群安居樂業的游牧民族,它們在看不見的歲月里,抒寫著中華民族的美麗篇章。趁著此次“達人西游,傾聽疆語”之行,我們一鼓作氣來到了天山腹地的康家石門子景區,在雄渾壯美的丹霞地貌中,探索新疆原始社會的珍貴文明。
一路披雪,我們來到了康家石門子景區,整個天山山脈一片白雪皚皚,此時的天空仍舊雪花飄落,但這些并沒有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作為一位南方人來說,能夠在十月見到初雪,無疑是受寵若驚的,帶著這份美好的心情,我們徒步走到了康家石門子巖畫景區。
斑紋縱橫的呼圖壁上,一副精彩絕倫的生殖崇拜巖畫映入眼簾,巖畫高9米,寬14米,總面積達120多平方米,放眼望去,石壁上刻有栩栩如生的男女,有的翩翩起舞,有的高挺直立,千姿百態,看得人眼花繚亂。總的來說,巖畫共分為三組,第一組是巨大的女性舞蹈像,9位身材婀娜的女子正盡情表演舞蹈,舞姿輕快柔美,體態嬌美,將女性的柔情展現得毫無保留,中間的男子高達威武,享受著這份美女如云的快樂。
第二組位于第一組的左下方,是一組雙頭同體畫像,熱戀中的男女合二為一,盡情釋放天性。第三組是一幅由十幾個人像構成的圖象,有的身體修長,頭戴尖帽,有的大眼小嘴,形象秀麗,畫面栩栩如生,生動形象,表達了古代男女祈求繁衍后代的美好愿望,這些巖畫在風雪的洗禮下,已經略顯斑駁,但定睛一看,還是能瞧出其中的寓意,一筆一劃都在向世人展現古代先民的神奇藝術。
這里的百里丹霞地質公園同樣讓人眼前一亮,整個天山全部被白雪覆蓋,放眼望去,公園一塵不染,一身的疲憊仿佛在這一刻全部被洗滌。
這里是中國最長、最壯觀的丹霞風貌,同時也是新疆旅游休閑的必打卡之地,更是戶外探險家的神仙天堂,同時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攝影家接踵而至,這里的地貌造型獨特,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于山體大多為紅色,因此又被稱作“紅色地帶”。
天空逐漸放晴,百里丹霞在微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原本寧靜樸素的山貌,瞬間被注入了靈魂,構成一副精彩絕倫的美麗畫卷,讓人繾綣不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