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性心臟病(6分-8分)
關鍵詞:超一線考點
考點1.常見危險因素
男、吸煙、高血壓、年齡、高膽固醇、糖尿病。
巧記:三高男人煙齡長。
注意:酗酒不是主要因素。
考點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病因:冠狀動脈硬化不穩定斑塊
包括:非 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
包括:①不穩定性心絞痛(ST 段不高)
②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絞痛
考點1.心絞痛的分類
①勞力性心絞痛
分為初發型(一個月之內)
穩定型(一個月以上)
惡化勞力性心絞痛(發作增多,病情加重)
②變異性心絞痛
病因:冠狀動脈痙攣引起;
心電圖:暫時性 ST 段抬高。
治療:首選鈣通道阻滯劑CCB。
忌用β-受體阻滯劑。
③梗死后心絞痛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或數周后發生的;
典型表現肌鈣蛋白不高。
除了勞力性穩定型是穩定型心絞痛,
其余都是不穩定型心絞痛。
穩定性心絞痛發病機制:耗氧增加。
考點2.心絞痛的診斷
①首選:ECG(心電圖)或負荷實驗,
表現:ST段壓低。
②確診:冠脈造影;
③能夠用硝酸甘油緩解的是穩定性心絞痛,
不能緩解的是不穩定性心絞痛。
考點3.臨床表現
激動+ 疼痛(壓榨性、放射左肩)+ 30分鐘內
考點4.治療
硝酸甘油(首選)
也可與β-阻滯劑和鈣拮抗劑聯合。
心肌梗死
考點1.臨床表現
題眼:劇烈壓榨樣悶痛
30分鐘以上
瀕死感+低血壓和休克
好發部位:左前降支
其供血范圍為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間隔前2/3。
考點2.心梗引起的心律失常
①快速心律失常多由于左冠脈、前壁梗死;
多見室早,死亡原因多為室顫;
②緩慢心律失常多由于右冠脈、下壁梗死;
多見房室傳導阻滯。
考點3.心梗的分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注:不能溶栓,中危高危直接介入,低危用抗凝。
考點4.心梗的診斷
①心電圖動態改變(按順序)
早期T波高(數小時內);
典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數小時后);
接著T波連接成單向曲線;
寬而深的病理性Q波出現;
T波倒置數周;對稱尖冠狀波。
心梗定位和定范圍與心電圖的關系
歌訣:見下加F (Ⅱ、Ⅲ、AVF)
見側加L (加Ⅰ、AVL)
前間123 前間壁V1 V2 V3。
局前345 局限前壁V3 V4 V5
前側567 前側壁V5 V6 V7+Ⅰ、AVL
廣前1到5 廣泛前壁V1 V2 V3 V4 V5
正后有78 正后壁V7V8
高側L8 高側壁Ⅰ、AVL、V8
②心肌標志物(以2017人衛指南為準)
特異性最高的指標是:肌鈣蛋白;
3-6h出現,持續5-14天。
特異性第二CK-MB(16-24h高峰)
肌紅蛋白:最早,2h出現,12h高峰。
持續時間最長的血清酶是:LDH 。
沒有LDH選擇肌鈣蛋白。
考點5.心梗的并發癥
①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
題眼:心尖區出現收縮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風樣雜音;
功能失調為一過性收縮期雜音,
斷裂為持續性收縮期雜音。
②心臟破裂
常在起病5-10天后出現,好發左心室游離壁破裂。
③室間隔穿孔
發生后常突發左心功能衰竭,甚至發生急性肺水腫。
④心室膨脹瘤(室壁瘤)
好發左心室。
表現:左側心界擴大,收縮期向外突出呈矛盾運動
ST段持續抬高。
⑤心肌梗死后綜合癥
表現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發熱、胸痛。
心肌梗死并發癥確診均依靠 超聲心動圖;
治療依靠手術。
考點6.心梗的治療
原則:盡快恢復心肌的血液灌注
1)監護和一般治療。
2)解除疼痛:嗎啡、哌替啶。
3)再灌注心肌:是急性心梗早期最重要措施。
①溶栓:30分鐘內選溶栓,30分鐘以上選介入。
溶栓禁忌癥巧記
出血缺血腦腫瘤;主夾高壓有外傷;
近期手術穿刺術(穿刺大血管)。
溶栓再通標準(溶栓是否成功的依據)
①ST段于2小時內回降>50%;
②胸痛2小時內基本消失;
③2小時內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
④CK-MB酶峰值提前出現(14小時內),
此為靈敏指標。
②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
發病12h以內的都能介入。
距離考試越來越近
時不我待 掃一掃報名
2017手把手通關班
教材太厚,我就把執醫考點精心列出。
做不對題,我就把真題分類講解。
我只有一顆心 ,就是手把手帶你過執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