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穎超律師,聯系方式1095691025@qq.com,北京寶辰律師事務所,法務之家首發,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儀禮》上說:“昏有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就是創于西周而后為歷朝所沿襲的“婚姻六禮”的傳統習俗。六禮中的“納征”是指送聘禮,就相當于現在所講的“彩禮”。先納聘財而后婚成,經此儀禮婚約完全成立。因此,自古以來,人們把訂立婚約作為婚姻成立的必經程序,訂婚送彩禮的習俗也隨之流傳。所以目前婚前給付彩禮的情況在我國還是相當的盛行。本文由北京寶辰律所的楊穎超律師撰文,法務之家首發。
下面我們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
(一)基本案情
原告王鵬和被告徐麗麗經人介紹于2010年農歷十一月十九日訂婚,訂婚時被告向原告索要彩禮款10萬元。訂婚當天被告收到彩禮款1萬元,小相錢2,000.00元,裝煙錢2,000.00元。2011年3月16日原、被告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同年農歷二月十六日原、被告舉行婚禮后在原告父親住房的西屋居住生活。結婚前10天左右被告又收到彩禮款9萬元。在原、被告結婚前原告父親又購買豪爵銀豹牌二輪摩托車一臺(現在被告父母家保管,價值為2,000.00元),其他家電、家俱等由原告父母購買(現在原告家保管)。原、被告結婚后先期夫妻感情尚可。爾后因瑣事原、被告曾經口角打架。2012年10月原、被告用被告收到的彩禮款購買了五菱榮光牌微型面包車一臺(現由原告保管)。2013年10月雙方發生發生口角后,被告回娘家與原告分居至今。原告為結婚向他人借款11萬元至今未償還。
(二)裁判結果
遼寧省西豐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王鵬和被告徐麗麗經人介紹相處僅兩個月有余便登記結婚。由于婚前雙方相互了解不夠,婚后在日常生活中又未建立起真摯的夫妻感情,在共同生活期間曾因瑣事而口角打架,于2013年10月雙方分居至今。分居后經原、被告親屬和法庭做調解和好工作,已無和好可能,其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原告的離婚請求應予支持。對在原、被告訂婚時被告向原告索要彩禮的行為,已違反了我國婚姻法關于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規定,且造成了原告家庭生活困難。因此對被告索要的彩禮款10萬元應酌情予以返還。但考慮原、被告已用彩禮款購買了面包車,并由原告使用和管理的實際情況可判決該車歸原告所有。對原告父親在原、被告結婚前購買的摩托車應認定為原告婚前財產,被告也應返還給原告。故判決如下:準予原告王鵬和被告徐麗麗離婚;原、被告用彩禮款所購買的五菱榮光牌微型面包車一臺歸原告所有;被告自判決生效后10日內返給原告豪爵銀豹牌二輪摩托車一臺(現值2,000.00元)。
(三)典型意義
近年來,離婚時索要婚前給付彩禮的案件頻見報端,甚至有索要不成而故意殺人的悲劇發生。處理好此類案件,對于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有明確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
《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首先要清楚彩禮的性質是什么?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把彩禮看成是一種贈與行為,但這種贈與是以男女雙方結婚為目的,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無償贈與,是一種附條件的贈與。
其次是彩禮到底包括哪些?戀愛期間的所有贈與是否都應該返還?
雙方見面時的見面禮、訂婚期間送的禮錢、婚前的嫁妝以及貴重首飾、家電、舉辦婚禮所用的花費是否都屬于彩禮,在實踐中,往往是爭議的焦點。對此,筆者認為如下不屬于彩禮:第一,結婚前后的共同花費,如舉辦婚禮酒席、生活花費。第二,屬于贈與性質的財物,如,在戀愛過程中,不以結婚為目的贈與的首飾、禮物、信物等。而對于非金錢的彩禮,比如首飾,家電等,如果確實為一方所提供,可以認定為彩禮,進行分割,或作價補償。
了解上述問題后,再看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另外一種情況,通過一個案例加以理解:
如:呂布為了和貂蟬結婚,給貂蟬10萬彩禮錢,兩個人并未領取結婚證,但雙方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如今感情確已破裂,準備離婚,問這10萬的彩禮錢貂蟬是否應當返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如果按照此條,貂蟬要返還呂布10萬彩禮錢,但雙方生活在一起三年,返還10萬彩禮錢對于貂蟬有失公平。為此我們可以參照2011年全國法院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當事人請求返還以結婚為條件而給付的彩禮,如果未婚男女雙方確已共同生活但最終未登記結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數額并結合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等因素,確定是否返還及返還數額。《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針對的是雙方并未共同生活的情形。
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后對彩禮有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