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緒年間,湖北老河口城門上有座大觀,名叫洞賓樓。這座樓高有三層,雕梁畫棟非常精美。樓上還供奉著呂洞賓的塑像,一丈多高,豐約姿爽,栩栩動人,樓下配殿里的供桌上,擺滿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和太上老君的牌位。
這個地方除了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有些人前來燒香上供外,平素上來進香還愿的人很少。話說觀里有一位當家的劉道士,年齡已過花甲,雖說是道家弟子,可幼年飽讀經書能詩善賦,算得上學富五車,才富八斗,所以遠近的秀才生員前來登門求教的到也不少,其中有趙、錢、孫、李、周這五個本地秀才更是一天到晚圍住劉道士團團轉。
這一年恰是鄉試之期,這五位秀才為了準備應試,不是東拼西湊做上一篇八股,就是湊上幾句打油詩前去求教,好在劉道士也很耐心,每次一去,總是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往往一開口總是說到深更半夜。
單說這一天晚上,劉道士給他們評罷文已經大半夜了,五個秀才起身告辭,拿著五經、四書搖搖晃晃地走出了觀門。
這時月色朦朧,萬籟俱靜,大街上早已冷冷清清,人們也早已入了夢鄉,大伙順著石梯走下城墻,剛一轉彎,猛見對面影影綽綽走來一個人,身高八尺開外,儀態威嚴,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大伙一驚,停下了腳步,但見那人一步一步走到了近處,頭上似乎挽著牛心髻,頜下飄著三綹長須,月光之下隱隱約約可見道袍上繡的八卦太極圖,右肩頭上露出劍把,手拿一把拂塵。
“哪!看樣子幸許是呂洞賓回觀了!”大家心里一楞,這可是個機會,都想求呂祖師爺指點迷津,問問這一科能不能魁名高中。
五個秀才誠惶誠恐地撲撲通通跪了一地,圍住了神仙,磕頭如同搗蒜,嘴里不住地念叨。這個問“我這一科咋樣?”那個說:看我有沒有門道眼?”就見這位“呂洞賓“輕拂袖袍,哈哈一笑伸出右手,將大姆指往掌心一壓,伸直了四個指頭,又哈哈,轉眼無影無蹤了。
大伙驚得從地上爬起來議論開了。有的說四個指頭大概應在四月間就有好消息了,那時候金榜題名就是舉人老爺了。有的說這四個指頭明明是指咱們五個人中四個人高中魁名。
大家越想越高興,越想越帶勁??墒怯忠幌?,咱們五個人只能中四個,那總有一個中不了哇,到底是誰?大家頓時心里涼了半截,最后互相約定不論哪四個考中,都要互相提攜,互相攀緣。 于是大伙跪在地上撮土為香發起誓來,誰要忘恩負義,天打雷劈。從此以后,就見這幾個秀才今天不是跑到觀里磕頭,就是明天到寺院燒香,但求神仙保佑,今科魁名高中。 這消息一傳開,驚動了眾多親朋好友登上門來攀親道喜。一口一個舉人老爺,一口一個新貴人,別看還沒發榜,反正神仙點化了,舉人老爺是穩當了,這幾個秀才也飄飄然起來。 哪知發榜以后,中舉的卻另有其人。分別是熊天化,馬杰毫,焦中彥,胡風照。大伙一琢磨,這才省悟過來,原來四個指頭代表的是四點,熊、杰、焦、照四個字都帶有四點,于是這五個秀才空歡喜了一場,當了幾天空頭舉人,個個象泄了氣的皮球,羞于見人。 作者:酒歌說文 老河口:孫金福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