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呼吸的冥想,只是一個擺設。你真的冥想對了嗎?冥想不是臆想,是專注于當下。
冥想的定義:冥想是讓意識源源不斷地流向某一事物。
冥想其實沒有那么神奇,它不屬于任何宗教,但它是可以幫助我們專注的唯一方式。
大家之所以覺得冥想聽起來神奇,一方面是我們對于“冥”的認知,好像這個字自然和玄學掛了鉤,其實不然,冥的意思是對于空,沉寂的一種表達,代表了一種無限的沒有形態的狀態,而冥想,自然就是闡述著這個狀態。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我們的身體分為情緒體和物質體,當我們身體出現問題,也意味著氣在身體里產生了堵塞,當我們的情緒產生緊張或焦慮,氣也會堵在身體里,而控制著我們的情緒和身體活動的直接指揮官就是大腦。
大腦波動越多,就會產生更多的情緒,從而使呼吸出現問題,體內的氣發生紊亂。而冥想,則可以控制頭腦的波動,幫助我們專注的呼吸,慢慢讓身體放松下來,釋放身體里的情緒。
所以我們需要讓頭腦減少波動,減少思慮,減少焦慮,放松神經,神經放松下來肌肉才能放松,我們才能更好的休息,自然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活力去面對生活大大小小的考驗。
現代人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所以穩定的盤坐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有難度的。
古人習練瑜伽,是為了讓身體突破不適,最終能夠穩定的盤坐進入冥想,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為:瑜伽的習練最終目標是冥想。
所以,在你的身體不能完全放松之前,可以選擇:坐姿、仰臥,盤坐,甚至站立(也就是站樁),要保障頭骨,胸腔和骨盆對齊,脊柱立直,身體放松,無疼痛。
坐姿要求:
1 雙腿分開與骨盆同寬
2 雙腳穩穩落地
3 背部立直(可靠墊子)
4 肩背放松
仰臥要求
1 腰椎貼墊子(可墊毛毯)
2 背部放松
3 頭骨(枕骨),胸腔和骨盆對齊
4 胳膊放在身體兩側,手心向上,雙臂放松
盤坐要求
1 髖關節放松,雙腿自然的沉向地面(可在坐骨下方墊毛毯)
2 脊柱立直,頭骨,胸腔和骨盆對齊
3 肩背放松
4 雙手輕放在膝蓋上(肩背緊張可將手放在大腿上方)
站立要求
1 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
2 腹部微收,防止塌腰
3 身體延展,頭骨,胸腔和骨盆對齊
4 雙手自然垂落在身體兩側
以上姿勢,都可以選擇,一定要找到讓自己舒服的姿勢,不用擔心睡著,因為在練習冥想的初期,神經系統放松了,體內含氧量增加了,對于疲憊的身體,是最好的滋養,睡著并非壞現象,只是說明-你需要休息。
這個呼吸的聲音就像海浪輕輕拍打沙灘的感覺,非常輕柔,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專注。
1 找到合適的冥想姿勢
2 先讓舌頭抵住上顎,放松喉嚨、頸部,會咽半開半閉
3 吸氣時發出heng的聲音,呼氣時發出hong的聲音
如果喉嚨緊張,可以先張嘴呼吸,找到哈氣的感覺,待喉嚨放松后,換成鼻腔呼吸。
1 鼻翼放松
2 肩背放松,感受氣進入胸腔
3 不需要刻意控制呼吸,你專注,呼吸才會穩定
頭腦喜歡熟悉的事物,喜歡看的見的東西,之所以很多人不能進入冥想,大腦總是停不下來,是因為它感受到不安,不能停下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它一個熟悉的事物,幫助他安靜,這也是瑜伽當中一點凝視法的原理。
1.準備三支不同的筆,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畫一個圖案或者寫個字(一定要簡單)
2 凝視圖案,盡可能不去眨眼,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眼睛會有些酸,或者流淚,此時我們不需要做什么動作,讓這一切自然發生。3-5分鐘后閉上眼睛,把圖案投射到眉心,去觀想這個圖案。
3 重復以上步驟3-5次,直到閉眼后就能內觀到這個圖案
1 不斷地頭腦當中鏈接這個圖案,任何聲音或者事物都讓他在頭腦中自然發生,不去處理。
2 最后一次觀想要把圖案投射到肚臍的位置,持續觀想和配合呼吸,幫助我們進行冥想。
等我們完成以上幾步,就可以自然的開始漸入冥想了。
我們要科學的認知和練習冥想,才會讓我們更加的落地修行,玄之又玄的感受,是動物體本身的能力,只是在日積月累的物質化影響下,我們忘記了這個能力,大腦越發達,身體越不敏感,也就忘了:我們本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都是能量不斷聚集后的顯化,我們也是能量本身。
為什么頭腦會想到很多畫面,就像看電影一樣,有很多事情,很亂?
因為頭腦沒有安靜下來,神經系統一直很緊張,需要多去練呼吸,幫助自己安靜,必要的時候可以配合香薰,好好練習觀想法。
為什么會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舒服,某個部位有不適感?
是因為身體長期以來就有不舒服,只是我們一直在忽略它,不去鏈接,現在安靜下來,反而更容易感受到。
為什么一直記不住自己畫的圖案?
因為神經系統太紊亂了,頭腦完全沒有辦法安靜下來,意識可能一直都在想其他事情,所以無法專注,持續的練習,直到大腦能夠放松下來。
為什么覺得眉心發脹?
因為你的根本氣和上行氣沒有順暢的運行,導致太多的熱,滯留在眉心,解決方案是讓呼吸沉下來,讓自己放松,不要刻意去感受,更不要刻意去集中注意力在眉心,“第三只眼-松果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設定,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的身體敏感度不夠罷了。
為什么看到很多畫面?
正常來說,冥想是讓意識釋放,進入更高緯度空間,但有時候如果冥想時給了太多引導話語,或者大腦在期待什么,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可能是頭腦傳遞出來的圖像(你想看,它就放給你看),所以不要過度的沉陷其中。身體放松,才是冥想的開始。
感覺身體發麻或者氣往外放?
這是因為你的身體神經系統長時間紊亂,在深度呼吸過程中,你的神經系統終于得到了休息,開始傳遞信號,堵塞或者麻木的神經會有感覺,而呼吸帶動了遍行氣,你越專注,越能感受到身體內外氣的運行。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工作坊--阿育吠陀女性能量釋放
手作課--阿育吠陀面霜制作
工作坊--深度呼吸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