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繼承 獨生子女有可能連一半都繼承不到
2017-08-07地產喵57評
很多朋友都認為,子女繼承父母的遺產是理所應當,而獨生子女更是擁有百分之百的繼承權。可是最近一則關于房產繼承的消息,獨生子女小麗的父母在去世前沒有對房產進行處理,父親去世后當小麗去過戶時才發現房產不全屬于她一個人。
那么,房產到底是怎么樣繼承的呢?
位于繼承首位的是遺囑繼承,根據我國《繼承法》,只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就可以繼承遺產。
1.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并且遺囑合法有效;
2.立遺囑人死亡;
3.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簽訂遺贈扶養協議;
4.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未喪失繼承權,也未放棄繼承權,同時也未先于被繼承人死亡。
但是很多時候,由于事發突然,一句話也沒留就去世的情況也不少。這個時候就要按照法定繼承了。
法定繼承人分為兩類,即第一繼承人和第二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繼承法》第10條)。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繼承法》第13條)。
第一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名為養孫子女的養子女、代位繼承人和胎兒。
第二繼承人為兄弟姐妹和祖父母、外祖父母。
所以,在這則消息中,由于麗麗的父親在去世前沒有留下相應的遺囑,所以繼承時需要和第一繼承人平均分配房產,如果第一繼承人超過三個,雖然是獨生子女,可是連遺產的一半都不能得到。而法定繼承容易產生糾紛,是否合理的情況有可能導致最后親人之間因為爭產對簿公堂,感情破裂。
所以,不一定是獨生子女就能百分之百的繼承父母的遺產,最好的方式就是生前留下遺囑。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