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著干”,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比如談到早戀,許多家長就簡單粗暴地阻撓,強行壓制。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強,心靈的大門只朝著同齡人開放,這時候他特別需要心靈關懷,需要理解。
今天的爸爸媽媽喜歡偷聽孩子的電話、偷看孩子的日記。一個初二女孩的媽媽跟我說,女兒上了初二,一個柜子鎖得嚴嚴實實,一天媽媽發現鑰匙放在柜子上,喜出望外,想看女兒的日記,爸爸說別那么干,媽媽只好把鑰匙放了回去。女兒回來后大叫起來,你們偷看了我的東西!媽媽說沒看,女兒說鑰匙上那根頭發絲沒了,還說沒看,她打開柜子發現里面紋絲不動,說,對不起,冤枉你們,告訴你吧,我所有東西上都有記號。
其實,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肯定有秘密,要給他們留一點空間,留一點秘密,讓他們有隱私,沒什么大不了的事。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缺少朋友、渴望朋友是現在許多孩子的愿望,他們都有交異性朋友的需求,家長不能強行禁止,而要與孩子對話,了解他們,引導他們。
在一次剛剛結束的講座上,我還沒走下臺,就被家長和孩子們團團圍住。一位五十多歲男士撥開人群來到我面前,流著淚對我說:“給我一點兒時間,我要帶我兒子來見您。”原來,就在前一天晚上,他為兒子半夜回家第一次動手打了兒子,掃帚都打斷了,但兒子寧可忍受疼痛,始終不肯說出自己去了什么地方。
望著這位年過半百、面容憔悴、淚流滿面的漢子,我沒有任何理由不滿足他的要求,盡管我的日程安排得很緊。我們約好下午五點半到六點與他兒子見面。
五點半,他一家人都來了,每個人都是眼淚汪汪的。夫婦二人把兒子領到我的房間就出去了。
這是一個胖胖的男孩,正上初二。他一臉稚氣,用手托著臉坐在我對面的沙發上,那神態很像我的兒子。
“昨晚到哪里去了,讓你爸爸那么著急?”我直截了當地小聲問。
“去網吧了。”男孩向我道出真情,“昨天是周六,我和一個男同學約好五點半在路口見面,一起去玩,可他失約了,沒有來,我一個人呆著沒勁,就去網吧了。”
“網吧的環境不太適合中學生,那里有些東西對我們影響不好……”我擔心地說。
“我對別的不感興趣。我主要是玩游戲攻關,攻下關來好跟同學去吹牛。”男孩的坦白讓我對他很同情。是啊,哪個男孩不想在同學面前表現出自己很行呢!
“可是,我玩著玩著忘了時間,一共玩了五個小時,一看表已經是深夜一點了。”男孩講述著頭天晚上的事情,我靜靜地聽。“我很害怕,硬著頭皮往家走,走到家門口,我不敢進去,跑到河邊站了很久,最后還是回去了。”
“回家以后怎么樣呢?”
“我爸在外面找我找了好幾個小時,也是剛剛回到家。他又急又氣,問我干什么去了。我說去同學家。我爸就拿起掃帚狠狠地打了我……”
“那是爸爸第一次打你嗎?”
“是的。”
“聽你爸說,掃帚都打斷了,一定很疼吧?打什么地方了?”我關切地問,好像挨打的是我自己的兒子。
“打大腿和屁股中間。疼倒是沒有什么,只是我第一次看到我爸這么著急,我很……”男孩說著,用手捂著臉,嗚嗚地哭了起來。我連忙遞給他一條毛巾,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淚水也跟著流了出來——自己挨了打沒在乎,在乎的是讓爸爸著急了。多么善良的孩子!
“你能體會爸爸的心就好。你爸爸都五十多歲了,你才上初中,你爸爸快四十歲了才有你,能不愛你嗎!你跟他講實話了嗎?”
“沒有。”孩子哭得更傷心了。
“待會兒馬上把實情告訴爸爸媽媽,請求他們的原諒。你要愛他們,就不要讓他們再為你操心呀!你家里有錢買電腦嗎?”為了讓他不再哭,我轉了個話題。
“二手電腦3000元一臺,我家才攢了一千多元。”男孩回答。
“慢慢攢,攢夠了錢買一臺,自己在家里玩會安全得多。”我很同情這個愛玩電腦的孩子。
“我會節省錢的。我以后不會讓父母操心了。知心姐姐您相信我嗎?”男孩用渴望的眼光望著我。
“你是個善良誠實的孩子,知心姐姐當然相信你。我想,你爸爸媽媽也會相信你的。一會兒就把實情告訴他們,好嗎?”我拍拍他的肩,給他鼓勵。
“好。”男孩點著頭。這時,時針已經指向六點,他的爸爸媽媽走了進來。
“你有一個好兒子。”我對男孩父親說。
這位父親深深地給我鞠了一躬,淚水不停地往下流。“如果今天沒有見到你,真不知道這件事怎么收場,不知道應該怎樣再跟兒子相處。”
“沒什么。以后家庭中不管出現什么問題,父母、孩子都坐下來談一談,做父母的要用心聽孩子說,而孩子呢,也要實話實說。”
當父親聽了我買電腦的建議,便說馬上去買。我制止了他:“事到如今,只能等攢夠了錢再買,教育也要有個過程。”
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事后我想,假如我沒有與他們一家人相遇,事情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呢?孩子死活不肯說出實情,爸爸又非要問清楚不可,僵持下去,后果不堪設想。作為父母,誰不牽掛自己的孩子!知道要晚回家,及早給家人打個電話,免得他們為你擔心!
生活要和諧,溝通不可少。溝通=傾訴+傾聽。
走進孩子的心靈靠什么?——靠溝通。
坐下來,咱們談談!靜靜地聽有時勝過千言萬語。
作為孩子,總希望父母能與他共享快樂或分擔憤怒、恐懼、壓抑與悲傷。如果做父母的能認真聽孩子傾訴,那就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了。
走進父母的心靈靠什么?——靠溝通。
坐下來,咱們談談!趕快把對抗變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