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四條:
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
(一)抵押權已經登記的,按照登記的時間先后確定清償順序;
(二)抵押權已經登記的先于未登記的受償;
(三)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其他可以登記的擔保物權,清償順序參照適用前款規定。
《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
(一)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后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二)抵押權已登記的先于未登記的受償;
(三)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同一天在不同的法定登記部門辦理抵押物登記的,視為順序相同。
因登記部門的原因致使抵押物進行連續登記的,抵押物第一次登記的日期,視為抵押登記的日期,并依此確定抵押權的順序。
《九民紀要》第61條:【房地分別抵押】
根據《物權法》第182條之規定,僅以建筑物設定抵押的,抵押權的效力及于占用范圍內的土地;僅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抵押權的效力亦及于其上的建筑物。在房地分別抵押,即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給一個債權人,而其上的建筑物又抵押給另一個人的情況下,可能產生兩個抵押權的沖突問題。基于“房地一體”規則,此時應當將建筑物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視為同一財產,從而依照《物權法》第199條的規定確定清償順序:登記在先的先清償;同時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同一天登記的,視為同時登記。應予注意的是,根據《物權法》第200條的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后,該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屬于抵押財產。
(1)《民法典》第414條刪除“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的規定;目前在實踐中,在電子化抵押登記系統中,登記時間已經可以做到精確到具體的分和秒,因此各抵押權之間的登記先后可以明確地確定,已無“順序相同”的情形,故而刪除。
但是如果因各地登記系統原因導致不同抵押登記只能顯示在同一天,而沒有精確到具體時間,該如何處理?在相關民法典司法解釋未出臺明確之前,我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還是需要按照“順序相同”的原則來處理。
(2)《民法典》第414條第2款增加“其他可以登記的擔保物權參照適用本條第1款”規定。
這意味著所有可以登記的擔保物權都可以適用《民法典》第414條第1款的規定。例如《民法典》中“其他可以登記的擔保物權”包括了權利質權中的沒有權利憑證的匯票、本票、支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質權;基金份額、股權質權;知識產權質權;應收賬款質權。這些權利質權均采登記生效主義,可以直接參照適用《民法典》第414條第1款的規定,即以登記時間的先后確定清償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