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中國銀保監會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回顧了2020年主要工作,充分肯定在穩疫情、防風險、促改革、重黨建等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工作總基調;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從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效能、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等“八大重點”出發,進一步強調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風險防控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以下幾點內容尤其值得關注:
第一,強調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房地產調控從短期階段性調控轉向長效持續性調控。“十四五”規劃首提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快速響應,聯合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劃定房地產貸款“兩條紅線”。對于超過或逼近紅線的商業銀行而言,相當于將房地產貸款余額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根據總貸款余額比例縮減額度,加快房地產行業去杠桿。2021年1月,廣東已有部分股份制銀行暫停按揭貸款放款,上海市21日出臺《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成為2021年房地產市場管控升級的首個一線城市,杭州市27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多地銀行在年初就實行“節制接單”,控制房貸規模、放慢房貸節奏。房地產調控再加碼,政策得到有效落實,為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效能、支持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堅實步伐。
第二,集中強光照射金融領域“灰色地帶”,釋放金融科技強監管信號。會議強調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有證”和“無照”活動實現監管全覆蓋,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與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展金融活動的監管。從2020年12月份開始,監管頻繁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集中整治,接連叫停了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的理財產品代銷業務、定期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發布非銀支付機構備付金存管辦法等,上到頂層制度設計,下到產品、服務和業務,對互聯網平臺進行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從監管釋放的信號來看,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創新都要在監管體系允許的框架下有序展開,變相逃避監管或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假創新”、“偽創新”都將被遏制,促進金融科技領域的良性競爭。
第三,推動大型銀行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工具和技術,中小銀行風控轉型迎來新的突破口。經濟新常態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小銀行面臨較大的風險防控壓力,金融風險有所暴露,嚴重阻礙其創新產品、重塑戰略的轉型之路。互聯網平臺以豐富的數據資源、廣闊的營銷渠道與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為中小銀行提供助貸、征信、聯合貸款等服務,中小銀行借力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業務創新、強化風險控制、拓寬獲客渠道,以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金融服務轉型升級。監管層并不反對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平臺的依法合規合作,中小銀行可以在監管允許的范圍內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風控能力,但會議首次提出鼓勵大型銀行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工具和技術,一方面是對大型銀行金融科技實力、風險防控能力的認可,另一方面也為中小銀行的風控轉型開辟新路。大型銀行成熟的風控模式與金融科技手段可以為中小銀行提供更合規、更具針對性、更貼合業務需求的技術服務,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大型銀行的同業業務、拓展收入來源,為其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業務機遇,有利于實現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間的“雙贏”。
(點評人:中國銀行研究院 鄭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