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困擾人類的一大頑疾。罹患鼻炎者不僅飽受鼻通氣不暢的痛苦,而且還有可能并發頭痛等一系列癥狀,過敏性鼻炎還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哮喘。特別是前不久,北京長時間霧霾天氣,導致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因此,積極治療鼻炎非常重要。
但以往,對于鼻炎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一般采用藥物方法治療,包括口服、外用等,但還沒有哪一種藥物能夠獲得公認的療效。其他療法如針灸、激光、理療等可能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但都因進展緩慢而使患者放棄治療。
近年來,中日友好醫院的專家通過艱苦探索,利用針刀閉合性手術結合蝶腭神經節刺激術等新技術治療鼻炎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據相關文獻報道,對超過13 萬例患者的臨床統計結果表明,該項技術治療對鼻炎患者的遠期療效(兩年以上)為:慢性鼻炎90%,過敏性鼻炎為70.4%,對化膿性鼻炎、鼻竇炎等鼻部疾病也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鼻腔的粘膜內分布著豐富的植物神經末稍,當因過敏、冷空氣及煙霧刺激、罹患其他相關疾病等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出現紊亂時,便可引起鼻粘膜水腫、滲出等一系列病變,出現噴嚏、鼻塞、流涕等鼻炎癥狀。
針刀治療是通過松解頸部的相關結構,從而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而蝶腭神經節刺激術是準確刺激位于頜面深部的蝶腭神經節,進一步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兩種技術的結合可較好地恢復鼻粘膜正常的神經支配,從而使鼻炎得到有效的治療。
蝶腭神經節雖主要由感覺神經支配,但也有部分翼管神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纖維參與,隨該神經的節后纖維分布于上、中、下鼻甲以及鼻中隔和鼻咽頂等部位。交感神經有使血管收縮的功能,因而能使鼻粘膜及海綿體內血流量變小、腺體分泌物減少;而副交感神經則有擴張血管的功能,能使海綿體內過分充血,鼻粘膜膨大、腺體分泌物大量增加。因此蝶腭神經節具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纖維支配,就必然同時具有這兩種神經纖維所起的完全相反的作用。在健康狀態下它們相互制約、隨時調節,以維護兩者之間的平衡,用中醫理論來解釋,就是陰陽相互平衡的作用,陰陽可以互為消長,這與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完全吻合。
由于炎癥等病變,蝶腭神經節的平衡關系被打亂,發生陰陽失衡甚至長期失調,通常最多見的是鼻腔血管充血、擴張、粘膜腫脹、鼻甲肥大、通氣受阻、鼻腔分泌物大量增加,進而導致鼻竇口的縮小甚至堵塞、排泄不暢,竇腔內長期存儲膿液,或由于人體差異,局部對敏感源的反應輕重不一,但多表現為腺體膨大、鼻粘膜蒼白水腫、噴嚏不斷,以上這些就是鼻炎、鼻竇炎或變應性鼻炎等的一般病理變化,即副交感神經過于興奮、而交感神經受到抑制,也就是陰盛陽虛。
當然病變也可引發粘膜缺血、鼻甲變小、分泌物減少而使鼻腔干燥、結痂,出現萎縮性鼻炎的癥狀,這就是陽盛陰虛,即交感神經的功能處于強勢,副交感神經的功能處于劣勢。
臨床觀察顯示,通過針刀結合蝶腭神經節刺激術的治療,鼻炎、鼻竇炎和變應性鼻炎患者可即刻出現鼻甲縮小、鼻道變寬、繼之分泌物減少,患者自覺通氣好轉,頭痛等癥狀減輕或消失,這說明治療使交感神經的功能得到迅速改善。但對于萎縮性鼻炎患者,同樣的治療對鼻甲形態變化的影響并不明顯,但數天后可見鼻粘膜逐漸轉紅、濕潤、光滑、結痂減少或脫落,患者亦感覺輕快舒適,這說明是治療促進了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總的來看,治療對交感神經作用的影響較快,而對副交感神經作用的影響稍慢,這種影響對患者而言是持久的而不是暫時的,與麻黃堿等藥液局部治療的作用完全不同,藥物的作用只是暫時的,而針刀結合蝶腭神經節刺激的作用卻是長期的,是有可能使鼻部病變治愈的,這是因為該項治療反復刺激中樞神經,使之實現自主調控而達到治療目的。
轉自:北京針刀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