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公社----做中國最好的家長學習交流平臺
我是獨女,現在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婆婆病了,孩子娘家幫忙看著。不敢想象,如果這時候,娘家老人忽然不舒服,我該怎么辦?企業上班,假不是那么好請,更不敢辭職,一進醫院錢如紙啊。更何況老人病了,不是只花錢那么簡單的。帶著個孩子,還要照顧老人,多希望我也能有個兄弟姐妹。所以為了我的孩子不會經歷我現在的擔憂和危機,一定要給他生個弟弟妹妹。雖然經濟上會分走他一半,但總好過我現在,想出錢找人分擔都找不到。
很多人說到子女教育,我并沒有說多子女就不好好教育啊。但我自信在我和老公孝順奉養雙方老人的言傳身教下,我的子女在這方面不會有大偏差,而多生一個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不像我今天這么無助。那些說不想多生是擔心孩子將來把自己扔病床不管的,你們是對自己的家庭教育多沒信心?
促使我發帖的另一個原因是前兩天婆婆拆線回家,但生活還是半自理狀態,我媽媽也忽然身體出了點問題,爸爸還要帶我孩子,碰巧我也病了,醫生建議住院,但我家實際情況就是,如果我再住院,真的就沒有任何人能伺候我。別提老公請假的事,之前婆婆住院,他請了很多次了,再請可能就要失業,事業是沒我重要,但他失業我病假,我們全家可能就要餓肚子。很現實的社會,一場大病就讓一個家庭回到解放前。更何況現在三個家庭三個病人加一個孩子?我跟醫生說想回家休養的時候,心里真的很孤獨。
先說護工問題,長期慢性病,我還是建議保姆或者護工,不為什么,我們現在就很苦壓力很大,以后孩子只能比我們壓力更大,我不想為難自己孩子,他們有心,逢年過節得空了,看看我就好。急性病甚至無疾而終最理想,錢不糟蹋孩子不受罪,萬事大吉。怕的是護工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拿我家老人的病來說,花錢受罪不致命,要手術,術后48小時術后監護。是手術就有風險,醫生要求監護結束前直系親屬不能離開,以防萬一。這個就很熬人,醫院只有座椅,還不夠坐。護工不能在病人出現意外的時候決定后續治療方案,用什么藥,甚至簽字搶救,只能直系親屬。我家老人很順利,48小時后上護工,家人可以休息。有從監護室轉到icu待一個禮拜的,家屬就要守一個禮拜,沒人知道意外什么時候發生,也沒人知道病人什么時候出來,那種煎熬沒經歷過的人恐怕很難體會。這種情況我甚至不建議兒媳婦或者女婿代做決策,都沒有100%康復的事,以后兩口子心中難免疙瘩。因為經歷了,我不想未來我的子女孤零零的熬在外邊,我心疼,我希望有個人可以陪他,可以和他分擔,可以相互傾訴,沒有感同身受,說給別人聽別人只是無關痛癢的安慰,只有親姐妹能體會你的悲傷,因為她同樣身處其中。人的感情都需要宣泄,否則生理疲勞加心里重壓早晚會憋出病,從這點看也是我選擇二胎的理由。
說質量遠勝于數量,這個我很認可。可數量和質量并不矛盾,不是二選一,更不是非黑即白。我的父母盡心盡力伺候我祖輩到過世,我老公的父母同樣無怨無悔贍養老人,我家老人手術前還特意回了老家,看望老母親送錢送物,老公有個姐姐,我家跟姑姐家互敬互愛,相互扶持,我相信這跟公婆對他們姐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而我和老公對老人也是盡心竭力,不敢說自己做的多么完美,多么感天動地,至少敢說無愧于心。我一直相信家庭教育和家風的力量,我相信言傳身教下,我們的孩子雖然不完美但大方向不會出現偏差。我很不理解那些說我不生二胎是怕兄弟反目的人,你們究竟生活在怎樣的環境里,以至于你們連對自己子女的教育都如此缺乏信心?
還有說以后我得什么病,怎么怎么樣的,我真的想說,病并不是你想得什么就得什么。天佑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老人三個月前還在老家健壯如牛,忽然一下就住了院,做子女怎么可能視而不見?病不要命怎么可能選擇不治?我媽媽,上班過程不小心骨折,需要門診手術,同樣要簽字要照顧要術后監護。恰巧我也身體不適,咬著牙去了醫院看媽媽,爸爸在家照顧孩子,我孤零零坐在手術室外,當時特別羨慕婆婆手術時姑姐跟老公一起等待的樣子。我真的是想找人說一句話都找不到,只能自己默默流淚。
我發現很多人都跑偏了重點,我說兩個孩子,并不是要把兩個孩子綁在身邊,以后必須伺候我,給我端屎端尿,病床前有個久病孝子。后面我也說了,現在我們壓力很大,孩子們未來肯定壓力更大。有兩個孩子,只是希望未來,我萬一搶救或者手術的時候,醫生要求家屬若干個小時不能離開的時候,我的孩子不至于像我現在,自己孤零零的承擔一切,甚至在擔心我之余還要為事業,子女,甚至愛人的家庭而為難。因為這些痛苦我現在感受過了,重要的是這些痛苦是金錢,護工甚至堂表兄弟姐妹都無法替你分擔的。我發現有些人閱讀理解真的是……
還有一個現實的情況是,基本上有精力帶二孩的,都沒經歷過雙方父母齊齊病倒,并且雙雙被要求家屬監護而導致的孤獨和人力上的捉襟見肘,也所以很多人會說請護工或者請看護,總之不會有那種切膚之痛。而經歷過的,比如我,深刻感受到了那種無助和無力的孤獨感,可家里卻沒人能幫著再帶二孩了,心有余力不足,只能一聲嘆息。
護工和保姆是能伺候,他們能做主術前簽字么?能決定后續治療方案么?能決定你用藥的檔次和副作用么?能決定是繼續搶救還是拔管么?生孩子之前很多人還知道讓娘家人去保自己平安呢?怎么到老了就忘了這岔了?病人自己這時候都是意識昏迷,沒有直系親屬誰敢定你死活?醫生?真有個三長兩短這時候不怕醫鬧了?又絕對信任醫生了?
手術好說,術后監護48小時難熬,別的不說,單純48小時干坐著,誰能堅持下來?至少我不希望我孩子自己這么硬扛。如果再有意外48變96,甚至更久,單位不給假要開除,家里一團糟,收入大幅減少孩子的孩子沒人帶,我的孩子要為我這一場病承擔多大壓力才是個頭?
找閨蜜找鄰居?這種說不好聽人命關天的事先問問你們自己敢往身上攬么?別說親戚朋友,就是女婿兒媳都是能少摻和就少摻和。我姥爺搶救那會,保守和手術成功率各50%,當時姥爺將近90,我媽跟姨姨舅舅商量后選擇保守,結果老人走了。現在過去快十年,我媽還遺憾,說沒準手術會好。其實都是命,但如果這個決定是我舅媽或者我爸爸做的,那以后夫妻會真的沒一點疙瘩和心結?即使都明白,誰敢保證吵架不理智的時候不會拿出來?長此以往日子過不過?
至于說我得了絕癥就不治的,我認可,治不起和治不了的病我也不會讓家人最后人財兩空。但如果遇到意外,或者心臟搭橋,膽囊炎等這種能治愈且治愈后不影響生存質量,只是需要手術的毛病,本著不為難孩子我就不治甚至抹脖子的人,我敬你們是條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