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陳學忠老師運用雞鳴散治療水腫病

(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四川成都610031

作者:華燦,女,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

正文:

1.病案:

  202215日初診,患者某某,男,69歲,因“雙下肢水腫20天。”就診。20余天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水腫,伴雙下肢乏力、麻木,無肢體疼痛等,無心累、氣緊、胸悶、胸痛,無咳嗽咳痰,現為尋求進一步診治,遂于我院門診就診。既往高血壓病史20余年,長期服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控制血壓。  “糖尿病”病史10+年,現規律口服“阿卡波糖咀嚼片50mg tid、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15mg bid”,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10-15u”控制血糖,自訴血糖控制尚可。“腦梗死、高脂血癥”病史7+年,長期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 qg”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丁鈣片20mg qd”調脂。

入院癥見:患者神清,精神尚可,雙下肢水腫、麻木、乏力,伴頭暈,體位改變時明顯,無肢體疼痛等,無心累、氣緊、胸悶、胸痛,無咳嗽咳痰,納可,眠差,大小便可,近期體重較前未見明顯變化。舌淡,苔白,脈沉。

體格檢查:T:36.4℃ P:76/R:20/ BP:160/64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心肺腹無異常,雙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腫。輔助檢查:血常規: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BASO%)1.10%、淋巴細胞絕對數(LYMPH#)0.91*10^9/L;降鈣素原:0.056ng/ml;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13mmol/L、甘油三酯(TG)4.55mmol/L;腎功:尿酸(UA)461.6umol/L;尿沉渣分析:細菌(BACT)43.50/ul↑、結晶(XTAL):陽性(+)異常、紅細胞(RBC)29.00/ul↑、隱血(BLD)+-Cell/ul異常、紅細胞(/HP(RBC-M)5.20/HPF;肝功、電解質測定、BNP均未見明顯異常。腹部及泌尿系統彩超:肝內鈣化灶。膽囊壁固醇沉積。雙下肢動靜脈彩超:雙側脛后動脈強回聲斑附著。

診斷:

中醫診斷:1.水腫 水濕內停證 2.濕腳氣 寒濕下注證

西醫診斷:1.雙下肢水腫待診 2.高血壓33.2型糖尿病 4.腦梗死 5.高脂血癥

初診:中醫辨證為寒濕下注、水濕內停,治以溫化寒濕,利水消腫,方選雞鳴散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

桂枝30g     干姜30g   木瓜30g   炒吳茱萸15g

紫蘇葉15g    陳皮15g   桔梗15g   防己30g

檳榔15g     黃芪100g

5劑,免煎,每天一劑,每日三次,每次150ml,飯后溫服。

二診:5劑藥服完,110日陳老復診,患者雙下肢水腫較前逐漸消退,但仍有輕度雙下肢凹陷性水腫,伴雙下肢乏力、麻木感,偶感頭暈不適,無心累、氣緊等,納可,眠差,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膩,脈沉滑,改予前方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

桂枝30      干姜30g    木瓜30g    炒吳茱萸15g

紫蘇葉15g     陳皮15g    桔梗15     防己30g

檳榔15g     黃芪100g    茯苓30g    白術30g

炙甘草15g

6劑,煎藥機煎藥,每天一劑,每日三次,每次150ml,飯后溫服。

三診:117日復診,患者雙下肢水腫明顯消退,偶有雙下肢麻木感,繼續予以前方加丹參活血通脈。

桂枝30g     干姜30g   木瓜30g    炒吳茱萸15g

紫蘇葉15g    陳皮15g   桔梗15g    防己30g

檳榔15g     黃芪100g   茯苓30g    白術30g

炙甘草15g    丹參30g

4劑,煎藥機煎藥,每天一劑,每日三次,每次150ml,飯后溫服。

121日患者雙下肢水腫基本消退,無明顯雙下肢乏力、麻木等不適。 

討論:水腫有陰水、陽水之分,陽水包括風水相博、濕毒浸淫、水濕內停、濕熱雍盛;陰水包括脾陽虛衰、腎陽衰微、瘀水互結。晉代葛洪《肘后備急方》首先發現腳氣病,又稱腳弱。認為是外感濕邪風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濕生熱,流注腿腳而致病。其證先見腿腳麻木、酸痛、軟弱無力,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發熱,進而入腹攻心,出現小腹不仁、嘔吐不食、心悸、胸悶、氣喘、神志恍惚、語言錯亂等。濕腳氣為腳氣病之一,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腳膝浮腫之腳氣病。水濕之邪感受于下,經絡不得宣通而致病。證見足脛腫、麻木而重,腿膝軟弱,小便不利,脈濡緩,苔白膩;或有在脛前生臁瘡者。中醫理論認為,濕腳氣雖為皮膚病,但與人體五臟六腑、經絡及各器官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內治方法不容忽視。本病常見有三證:濕熱腳氣、寒濕腳氣、淤血寒毒,治療當以清熱利濕、溫陽散寒、解毒殺蟲、止癢止痛為治則。

初診時,患者有雙下肢水腫、麻木、乏力、腳趾腫痛伴頭暈不適,舌淡,苔白,脈沉,辨證為寒濕下注、水濕內停、表虛不固,寒濕浸淫,肆虐肌膚營衛,導致肌膚既不得氣血所榮又被寒濕所肆虐,以此而變生為寒濕腳氣病,其治當溫化寒濕、扶正補虛、利水消腫,方用雞鳴散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

雞鳴散是治濕腳氣的首要方,雞鳴散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出自明代醫家王肯堂《證治準繩》,一說出自《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常用于濕性腳氣初起,足腿腫重疼痛,步行困難,腳氣疼痛,風濕流注,足嵗筋脈浮腫等。但臨床觀察發現,只要下肢腫脹沉重不適,均可有用雞鳴散辨證治療。本方由檳榔、陳皮、木瓜、吳茱萸、紫蘇葉、桔梗、生姜組成,具有行氣降濁、化濕通絡的功效。所謂“雞鳴”,是指服藥時間。五更雞鳴乃陽升之時,取陽升陰降之意。防己黃芪湯為醫圣張仲景之方,出自《金匱要略·痙濕·病脈證治第二》。張仲景用本方一治風濕、一治風水。水之與濕,異名同類,濕為水之漸,水為濕之積。因此,二者只有程度上的差異,而無實質上的不同。

陳老初診以檳榔沉重性墜為君,行氣驅濕,質重引邪下達。輔以陳皮芳香理氣燥濕,消滯開化,佐以紫蘇葉辛香宣散,桔梗開上、宣暢三焦。數藥皆以氣勝,氣勝則行速,氣化則濕亦化,取其“著者行之”之義。更用木瓜下行收濕、舒筋通絡。干姜代生姜,吳茱英溫散寒邪。加桂枝溫陽解表除濕。諸藥相合,祛濕以化濁,通絡以除滯,行氣以解郁,全方合力共奏開上、導下、疏中、溫宣、降濁、解表之功。方中重用黃芪,既可益氣固表以扶正,又可利水消腫以祛邪。《本草求真》卷五言其人肺補氣,人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防已為大辛苦寒之品,可通行十二經,祛風利水,除濕止痛。《本草求真》卷四曰:防己辛苦大寒,性險而健,善走下行,長于除濕、通竅、利道,能瀉下焦血分濕熱及療風水要藥。防己與黃芪相配,一補氣,一利水,一扶正,一祛邪,邪正兼顧,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共為君藥。兩者相合,祛風除濕而不傷正,益氣固表而不戀邪,使風濕俱去,表虛得固。同時桂枝、干姜能起到溫補衛陽、調和營衛,吳茱萸理氣溫中燥濕,木瓜舒筋活絡化濕,紫蘇葉、桔梗、檳榔行氣利水,炙甘草調和諸藥。

二診時,患者雙下肢水腫較前有所消退,但仍覺雙下肢乏力、麻木并伴頭暈不適,陳老遂考慮前方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以健脾利濕為主。苓桂術甘湯出自《金匱要略》,為祛濕劑,具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濕之功效。患者水濕停聚,久之濕滯化為水飲,阻滯氣機,氣機升降失司,清陽不升,則見頭暈目眩;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平沖之常用組合。白術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炙甘草用于本方,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術益氣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

三診時,患者雙下肢水腫明顯消退,偶有雙下肢麻木感,陳老繼續予以前方加以丹參活血通脈。結合患者高血壓病史20余年,高脂血癥7余年,故在前方基礎上加丹參活血通脈,改善循環。4劑中藥服完,患者雙下肢水腫完全消退,無明顯雙下肢麻木、乏力、頭暈不適,好轉出院。

乃陳老用“雞鳴散聯合防己黃芪治療濕腳氣醫案一則,臨床之中,老師緊抓病機,正確辨證,靈活運用經方,體現中醫的靈魂,我們應多學習老師的臨床思維、用藥思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風后腳腫兩年,七付中藥愈,這里水腫妙方都有。
睪丸脹痛
跟師實踐錄:下肢水腫
【利水消腫】顏面及下肢水腫,中醫溫陽逐寒治愈
下肢浮腫案
中藥防已的介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松阳县| 兰西县| 玉树县| 都安| 霍邱县| 林芝县| 祁门县| 尼勒克县| 凤翔县| 株洲市| 郸城县| 吉水县| 寻甸| 始兴县| 二手房| 铅山县| 蒲城县| 西林县| 涿鹿县| 崇明县| 二连浩特市| 泽普县| 枣强县| 莱西市| 宣恩县| 大新县| 丁青县| 成安县| 枞阳县| 卫辉市| 霞浦县| 南昌县| 莱州市| 财经| 邹平县| 碌曲县| 商都县| 青州市| 潮安县|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