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做了很多好事,為什么我過得這么不好?
古人講:“行善不昌,必有余殃,殃盡必昌;作惡不殃,必有余昌,昌盡必殃!”“行善”,做好事;“不昌”,就是沒有發達;“必有余殃”,原來的一些惡的反作用力還沒有被消光。我們做的事情、說的話、我們的想法都是能量,能量符合自然規律,叫善的能量,違背自然規律,叫惡的能量。善的能量發出去,一定會有同等的善的反作用力回來,這也叫善報;惡的能量發出去,一定有惡的反作用力,這也叫惡報。所以我們行善做好事“不昌”,沒有什么善報,別著急,“必有余殃”,原來做過的那些錯事的反作用力還在身上,“殃盡必昌”。就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這么多年的苦難過去之后,惡的反作用力過去之后,一定會發達,因為我們一直在積累善的能量。
“作惡不殃”,一個人吃喝嫖賭,天天做壞事坑人騙人,沒有災殃,“必有余昌”,因為他祖上有德,他們家原來老做好事,“昌盡必殃”,他的福報一旦享光了之后,災難立刻就來了。
聽我這么一講,也許很多人就明白了,“積善之家”的“積”,就是得多做。“積善”就是多做善事,“必有余慶”,有好的反作用力,家里就很吉祥幸福。積不善之家,就會有災難。
那什么叫善,什么叫惡呢?符合自然規律就叫善,違背自然規律就叫惡。我們常常聽說“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實際上這是老祖宗的話。哪句話呢?就是這兩個字:“道德”。“道”,就是指自然規律;那“德”是什么意思呢?“德”就是按照自然規律說話、辦事、想問題、看事情、樹立價值觀。說這個人有德行,他是大德,什么意思呢?他的想法、看法、做法符合道。道是本來就有的,德就是我們應該按照它去做,這叫道德。你不按照這個做,麻煩就開始了。
◆
了凡四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