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從阿爾山興安服務(wù)區(qū)驅(qū)車駛往阿爾山最美火山湖泊——駝峰嶺天池。
駝峰嶺天池位于興安服務(wù)區(qū)東北方向10公里處,因遠遠看上去像一峰俯臥的駱駝而得名。駝峰嶺天池是火山噴發(fā)后,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是整個阿爾山天池群中最大高位湖泊,海拔1284米,略低于阿爾山天池。湖面呈人的左腳形狀,東西寬約450 米,南北長約800 米,面積為26公頃,噴發(fā)于160~100萬年前的早更新期,火山口呈南北走向的條狀。在青山環(huán)抱的蒼翠間,一池幽藍的湖水沁人心脾,四周杜鵑花漫山遍野,奇花異草遍布湖邊,幽靜而秀美,湖水晶瑩剔透,四周山巒起伏,樹木成蔭。花草、林木、山巒,仿佛給駝峰天池編織了一個樸素、淡雅的花環(huán),讓她變得更加神秘秀美,時而像藍寶石純凈而深邃;時而猶如少婦嫻靜文雅。火山口四周邊緣最高點1370米,相對高差130米,東西兩岸各有一個熔巖溢出口。在駝峰嶺天池周圍有浮石,放在水里是不會下沉的。
最適合觀賞駝峰嶺天池的時節(jié)要屬秋天。駝峰嶺的秋,滿眼金燦燦,盈目藍瑩瑩。那滿眼的金是那樣的明艷,那盈目的藍是那樣動人。但秋色卻不單調(diào),有火紅的葉子、潔白的樺樹、碧綠的蒼松點綴其間;秋色也不呆板,間或有風兒拂過,繽繽紛紛的金黃色松針簌簌飄下,如細細密密的睫毛,在秋陽下忽閃著迷人的光。駝峰嶺的秋,就是這樣絢麗。天空明麗而高遠、陽光清透而溫柔;云展云舒,美輪美奐,大美天成。
梭羅在其《瓦爾登湖》一文中對于湖泊有過這樣的描寫比擬:
“湖泊是自然景色中最美也是最富表現(xiàn)力的一部分。他是地球的眼睛:凝視湖中,人能夠衡量出自己本性的深度。湖邊的水生樹木是它周邊纖細的睫毛,四周樹木蒼郁的群山和山崖是突出于其上的眉毛。”眼前的駝峰嶺天池正是如此,以黛眉、翠睫、藍眸匹配以無邪、澄明、寧靜,展現(xiàn)在我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