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門閥政治的平穩過渡
除了身體力行,為門閥政治探路之外,王導還思考并成功實踐了門閥政治的銜接問題。隨著以王導為代表的東晉門閥政治“王與馬共天下”格局的成功實施, 王導在朝廷的特殊位置也引起其他門閥士族人士的關注,垂涎,甚至是取而代之的欲望。他們有的干脆打算把司馬睿和王導這一對黃金搭檔一起推翻,自立為王,如王敦和蘇峻的叛亂。也有的只是瞄上王導這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特殊地位,意在置換王導,比如庾亮。
這樣的重量級權力家族和權力源對王導來說的確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和挑戰。從魏晉南北朝多次朝廷的政治格斗情況看,庾亮對王導的權力挑戰演化為一場政治甚至軍事流血沖突,完全是大概率的可能。但王導以他過人的智慧和使命感,沒有完全陷入個人和家族利益的考量,而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理性掌控,順利完成了東晉王朝門閥政治的平穩過渡。
“封箓諾之”意思人簽字畫圈兒,表示文件已閱,但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意見?!皯|憒”則是無所事事,工作不作為的意思。庾亮說王導“遺事”,也是指責他無所作為的意思。殊不知,王導正是以自己工作散懶的方式為庾亮讓路。這一點,當時包括庾亮在內的世人,均為能理解。這就是王導那句話的意思:今天你們不會理解我不作為的意義,但后人會理解明白的。王導就是這樣的良苦用心和巨大犧牲,不僅自己創建了“王與馬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形式,而且還把這一格局形式以自己的方式主動平穩過渡給門閥政治的下一繼任者——庾亮。
(本文節選自寧稼雨《魏晉人物談》之十六《如何評價王導的功過是非?》,《文史知識》2021年第四期)
雅雨書屋
公眾號id:yayu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