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木: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來源:鳳凰公益(ID:ifeng-gongyi)、新加坡眼、三聯生活周刊
有了網絡之后,時間的界限變得不再那么清晰,尤其是經常在晚上出一些爆炸性的新聞,9月16日晚上微博突然爆出年僅28歲的演員喬任梁去世的消息。
“喬任梁”三個字瞬間被刷爆
很多認識他的人都說喬任梁是個開朗的人,可開朗的背后,又有幾個人能真的看到?多位生前好友表示,喬任梁生前精神狀態不佳,一直靠藥物睡眠。
有個關于卓別林的故事。
卓別林覺得自己患了抑郁癥,他去找醫生:“醫生,我糟透了,你能不能治好我的病?”醫生說:“為什么不去看小丑演出呢?我保證你看完之后會開懷大笑。”“但是,醫生,我就是那個小丑。”
特別悲哀,他的一生都在給別人帶來歡樂,最終卻無法給予自己那么一點點的快樂。
「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也叫憂郁癥,這是一種精神疾病,它的典型表現是自尊心降低,對什么事情,包括自己曾經很喜歡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雖然病因不算完全明確,但普遍認為抑郁癥與遺傳、受刺激及神經荷爾蒙失調有關。
生物學家羅伯特·薩博爾斯基(Robert Sapolsky)對抑郁癥有過精準的解釋——“抑郁癥的根本是喪失了快樂的能力”,就此而言,它具有抹除一切的殺傷力。
人的生存意義莫不來源于快樂,一旦成功無法收獲欣喜,逆境無法獲取動力,對任何事物都沒有興趣。陷入一片無盡的白霧中,舉步維艱。如此殺傷力,即便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癌癥也不能堪比。
抑郁癥,這個潛伏在世間的隱形殺手,它以悄無聲息的姿態吞噬每一位患者的求生意志。它影響著各年齡層的男女,不管是富裕或貧困。
由于我們對抑郁癥的不了解,經常有人樂觀地將抑郁看成單純的精神失調。然而抑郁癥并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想太多”“一時間想不開”“鉆牛角尖”......
我讀大學時,一位同校的女學生因抑郁在宿舍輕身,所幸被救下,家人將她接回后,認為只要在家調養,擺脫學習壓力和感情失意的環境就能康復,結果她卻自殺死在了家中。
悲劇的背后是認知缺陷,而認知缺陷的背后是輿論的缺位。
「我們為什么得抑郁癥?」
先來看個視頻
在今天,抑郁癥發病率極高,患者人數極眾,就像是一場精神“感冒”,誰都有可能患上。
截止2016年,我國抑郁癥患者約有9000萬人,但僅有4%的人接受正規治療。如果接受治療,治愈率可達80%。
由于抑郁癥的一些癥狀比較隱性,患者通常不知道自己患上抑郁癥,加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也讓患者不愿求診。
但是,對憂郁癥的診斷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藥評估來進行的,輕度抑郁患者,適量運動、足夠睡眠、均衡營養、降輕壓力,病情或許就能減輕,但較嚴重或持續的抑郁,則需要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或兩者配合。
娛樂圈向來是抑郁癥的高發區,在中國,歌手楊坤、鄭秀文,演員成龍、主持人崔永元都曾自曝有抑郁傾向。而韓國相關統計顯示,40%的韓國藝人患有抑郁癥,30%的人甚至表示曾想過自殺。
我已經沒有任何勇氣走下去了,很簡單地在家里刷牙我都沒有力氣,我的整個人好像垮下來了,沒有任何勇氣去做事。——鄭秀文
我真的不騙你,完全沒有幸福的感覺,對生活也失去了動力吧,沒有任何激情,掙扎得一塌糊涂。——楊坤
明星之所以容易出現抑郁問題,甚至走上絕路,主要原因是:
明星多為表演型人格特質,這種人格的特征是需要不斷地得到外界的肯定,而外界的肯定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一旦他們得不到外界持續的肯定,他們就很容易陷入抑郁。
對于普通人來說,整體經濟不好、裁員增加、減薪、工作壓力大、甚至連同事之間的關系都變得越來越冷漠,這些都會加重人的精神壓力,增加患上憂郁癥的風險。
如果發現以下癥狀持續兩個星期,就得注意:
感到莫名悲傷、焦慮、空虛、自責、絕望
精力低下、怠倦
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包括性事
失眠、嗜睡或暴飲暴食
感覺人生沒意義,甚至有自殺念頭
而作為家人和朋友,我們也要留意身邊的人是否出現以上的癥狀,不要忽略他們曾經釋放出來的求救信號。
根據研究,多半企圖自殺的人其實是不想尋死的,他們只是找不到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發出眾多的警兆。
而周圍的人有些時候是忽略了,但更常見的是不懂得該怎么辦,以致于做出錯誤的應對,如:
訓斥、批評、責備一番
勸解,和他講道理
給予過于簡單的建議,認為問題很容易解決
保守對方自殺的秘密
只靠自己為他解決問題
當一個人想自殺的時候,通常念頭在腦海里盤旋已久,他和自己的理性、道德、責任等已經爭戰良久,一般的勸解他是聽不進去的,我們所能做的是:
真誠的聆聽,了解他的痛苦和困擾
無條件的關懷,讓他覺得自己并不孤單
不避談自殺
察覺所有的警兆
立刻求助
醫生表示,宗教、健身、社交等輔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抑郁病癥,但患者絕對不能心存“靠自己就能走出來”的幻想,對于抑郁癥來說,“醫學治療才是根本。”
「如何有意識地預防抑郁癥?」
1、轉移注意力
注意力轉移是忘記煩惱的最佳方法,它不會讓你的精力老是集中在不愉快的事情上。
因為越是去想不愉快的事情,心情就越不好,有的時候甚至還可能會鉆牛角尖,會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因此,要適當的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放在愉快的事情上。
2、不要做重大決定
抑郁癥的患者在沒有與對自己的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比如調換工作、結婚或者是離婚等,很可能你只是一時的沖動。
3、量力而行
我們每天晚上睡覺以前,可以考慮明天干什么。但是,計劃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要給自己留有余地,這樣每天都可以順利完成計劃,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4、主動求助
一些自尊心很強的人會認為求助他人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要知道當你需要求助的時候,就說明你是希望得到別人關注的,主動尋求和接受別人的關注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
5、充電
我們可以適當的變動生活中的內容,不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可以暫時的將孩子交給信任的人照顧,給自己放假,哪怕是半天也行,讓自己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