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海索,抗帕金森綜合征時務必注意其降低認知功能的副作用
#藥事健康超能團# [鼾睡]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人們越來越熟悉“帕金森”這個醫學名詞。帕金森是震顫麻痹的同義詞,帕金森病為原發性,是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隱匿起病,進展緩慢,臨床表現以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為特征性癥狀,同時伴各種非運動癥狀,如癡呆、嗅覺障礙、便秘、睡眠障礙等。其廣為人知的病理改變是大腦黑質和紋狀體內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減少和路易小體形成,導致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減少,而膽堿能系統功能相對亢進。
[鼾睡]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則繼發于動脈硬化性、腦炎后遺癥和化學藥物中毒(如錳、一氧化碳、抗精神病藥等),最常見者是抗精神病藥所致的錐體外系反應。
[摸頭]因此,目前治療帕金森綜合征的最主要的兩大類藥物是擬多巴胺類藥和抗膽堿藥。
[皺眉]對于原發性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療藥物是擬多巴胺類,抗膽堿藥不應作為首選藥物。
[紅臉]中樞性抗膽堿藥最常用者是苯海索,在90年代以前廣泛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療。
[吐彩虹]苯海索的作用機制是阻斷中樞M受體,抑制黑質-紋狀體通路中乙酰膽堿的作用,從而使帕金森病相對亢進的膽堿能神經被抑制,從而達到對抗震顫和僵直的作用,對帕金森病的動作遲緩無效。其療效不如左旋多巴,目前不是帕金森病的一線推薦。但在基層仍有少部分老齡病人在使用。
#揭陽頭條# [吐彩虹]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是目前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最常見的兩種,且這兩種疾病往往可合并發生,相當部分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合并癥便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發病機制又是大腦中膽堿能神經元明顯減少,膽堿能活性和乙酰膽堿含量降低。
[敲打]那么苯海索對阿爾茨海默病是不利的,在治療帕金森病時便有可能使病人本已受損的認知功能雪上加霜!
[炸彈]因此,伴有明顯癡呆癥狀的帕金森病患者,大于60歲的患者都應慎用苯海索。對于少部分不能耐受擬多巴胺類藥物的患者,使用苯海索時也應告知其損害認知功能的不良反應。
[吐舌]苯海索更多地使用于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這主要是由于錐體外系反應所致,表現為肌肉痙攣、靜止性震顫、僵硬臉、運動緩慢以及強直等,本藥對這類癥狀效果顯著。相反的,左旋多巴對此無作用或很小,而且左旋多巴有可能使精神分裂癥的多巴胺系統亢進更甚!
[吐舌]與抗精神病藥合用,苯海索可使精神病的陰性癥狀好轉,改善焦慮、情感淡漠、心境抑郁、運動遲緩和情感遲鈍等癥狀;也可預防或治療抗精神病藥所導致的靜坐不能、遲發性運動障礙、遺尿、流涎等。
[炸彈]苯海索副作用與其他抗膽堿藥相似,但程度則輕微很多,禁用于青光眼和前列腺增生患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