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啞巴器官”,肝臟上沒有覆蓋痛覺神經,患病后無法及時表現出痛感,日常生活中多關注會損害肝臟的高危因素,能及時避免肝臟受損。
36歲的周小姐,作為一位打工族,日常生活節儉,花錢精打細算,化妝品都不舍得買貴的,只想快點攢錢做些小生意。
6月份,公司安排體檢,周小姐竟然被查出,患了肝炎。
醫生了解,周小姐曾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不過近幾年肝功能一直顯示正常,導致周小姐有所松懈。
今年周小姐母親生病,花了一大筆錢,周小姐想盡各種辦法省錢,導致經常食用隔夜剩飯和買便宜的水果,這類水果多少有些不新鮮、輕微腐爛。
醫生指出,霉變水果里容易產生,損害肝臟健康的致癌物“黃曲霉毒素”,隔夜剩飯也易滋生大量細菌,不利肝臟健康。
而且之前查出乙肝病毒時就警告過周小姐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健康。
2種傷肝的習慣,趁早戒掉
1、霉變果蔬
瓜果蔬菜一旦發霉、發芽,會產生有毒物質,食用會損傷肝臟健康。
腐爛后的瓜果蔬菜,易產生致癌物“黃曲霉素”。1993年,黃曲霉毒素就被WHO劃為一類致癌物,是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霉菌毒素會在整個食物里擴散開,即使只食用好的部分,也會損害肝臟細胞,容易造成肝細胞死亡、癌變。
2、隔夜飯菜
隔夜剩菜容易滋生細菌,特別是有基礎性肝病的患者,長期吃對肝不好。
剩菜經過隔夜的氧化,特別容易產生出亞硝酸鹽,WHO曾將亞硝酸鹽列入了致癌物的清單中,成人攝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肝臟負責解毒,經常攝入有毒物質,加重肝臟解毒負擔,降低肝臟自我修復能力,誘發肝細胞病變,死亡。
2種身體異常,是肝臟在“求救”
1、黃疸
肝臟有問題皮膚會變黃,在醫學上,這是肝病的常見病癥之一。
膽紅素是膽汁的一種色素,而膽汁主要通過肝臟合成,膽紅素的顏色是黃色,正常情況下膽紅素被肝臟代謝,會隨著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
肝臟代謝異常,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使膽紅素代謝緩慢,最終不能及時代謝出去,大量膽紅素被迫順著血液流向周身,染黃人體的虹膜、皮膚等部位。
2、蜘蛛痣
蜘蛛痣以一個小紅點為中心,四周呈現散射狀小血管分支,類似蜘蛛,稱為蜘蛛痣,大小不一,最大直徑有1.5cm。
在醫學上,蜘蛛痣被稱為特發性毛細血管擴張癥,是由于肝功能代謝異常,導致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降低,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升高,從而刺激人體皮膚的毛細血管,引起體內小動脈毛細血管的擴張。
常做2事,護肝
1、及時補水
春季是萬物復蘇,推陳出新的季節,人的肝氣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正是調養肝臟的大好時機。所以,中醫認為:春季養生需以養肝為先,而養肝以疏肝瀉火為首!
老中醫推薦春季“疏肝瀉火”的小經方:
肝臟最愛的六君子:
1、金銀花——泄肝火、排肝毒;
2、菊花——現代養肝明目必備;
3、決明子——歷史最早的養肝明目用藥;
4、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5、牛蒡根——清肝熱、解肝毒,保肝護肝;
6、桂花——疏肝氣,緩解情緒,清新口氣;
準備:金銀花、菊花、決明子、牛蒡根、枸杞、桂花,科學配伍,每天一袋,堅持一個月,男人強壯,女人更漂亮!
2、運動
經常運動鍛煉可以加速血液流動,促進肝臟排毒、代謝。
平日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比如:慢跑、爬山、野營等,不過于激烈地運動,促進肝血循環,加速肝內排出垃圾、毒素,保持肝臟健康。
每天堅持,還可以消除體內多余的脂肪,減輕肝臟代謝脂肪的負擔,減少脂肪肝的發生。
【1】2007-閻斌;盧秉久-實用中醫內科雜志《肝病的飲食調養探析》
【2】2016-李東垚;劉立群-國內保健營養《飲食調養在肝病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