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互聯網產業就是中國經濟的傳奇,互聯網業已經完全具備拉動二三產業、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全面向上的能力。門戶、搜索、電商、團購……從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至今的15年,風口輪序變換,風口來臨時,眾人競相追趕,所到之處,草根勃然興起,老兵慢慢凋零。每一個風口都成就一個時代。
門戶網站
門戶網站的鼻祖,非雅虎莫屬。20世紀末,集搜索、資訊等于一體的門戶成為網民上網的必經之地,雅虎也成功地創造了“門戶時代”,由此掀起了全球模仿潮,中國自然也是優秀學徒,一批門戶網站卓然而起成為風口。
1997年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星光熠熠的一年。這一年,不僅誕生了網易,一個名為愛特信網站分類搜索的名稱也由“搜乎”改為了“搜狐”。在2000年,新浪、網易、搜狐紛紛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雖剛上市就趕上了蓄積已久的互聯網泡沫,但中國互聯網三大門戶的地位已是定局,此后,在2003年靠著qq彈窗大面積掃蕩市場的騰訊網橫空出世,其后與新浪、網易、搜狐并稱為四大門戶。
衰落
門戶網站的衰落并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因為自其在風口之時,一波一波的沖擊就沒消停。這種衰落是經年累積的,但依舊有痕跡可循。
1、搜索引擎挖走了有信息瀏覽目標的用戶;
2、2010年微博還帶有鮮明的私人訂制、興趣化瀏覽等先天優勢崛起,門戶失去了唯一信息集散地的標簽;
3、門戶網站的自甘墮落,雖然門戶網站們這些年改版不斷,但僅僅是擴展其它業務,門戶網站其從本質上依舊是簡單入口和資訊中心,完全無法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
如今,新浪靠微博續命,可是頹態已現;騰訊網在鵝廠產品線中毫無存在感;網易靠游戲營收活著;上一次上搜狐大概還是還是美劇大規模下架之前的搜狐視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我們每天依舊會瀏覽到從門戶網站發出的各類信息,但很少會有人以門戶為網絡的出發地,四大門戶網站早已漸行漸遠。
搜索引擎
搜狐是第一家引進風投的公司,同時也是國內引進風險投資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只不過后來開始集中全部精力做門戶。2000年8月之后逐漸將搜索業務外包給了百度,正是這個時候,風吹向了搜索引擎。抓住風口的百度早已從2002年就正式開啟了中國搜索引擎的百度時代。從2000年開始,百度用了6年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再用6年將所占據的份額拉升至80%。雖然后來被360搜索啃掉了一部分,但國內搜索界老大的地位依舊難以搖撼。
衰落
1、行業競爭力不強,因為搜索引擎的發展史就是百度一統江湖的寡頭成長史。
2、社交產品的沖擊,微博、微信再加上最近勾搭上搜狗的知乎都自帶搜索功能,且相對于傳統搜索,它們帶有時效性強、個性化觀點豐富等優勢,未來將成為搶搜索生意的強勁對手。
電商平臺
電商的風口永遠都不會停,只不過是風口停留在電商的哪個類別。由于布局較早,在電商們剛剛醒悟著手搭平臺之際,阿里早已搶占了平臺型電商的先機,成為中國互聯網原始網民的頭號選擇,于是2008年左右爆發的“電商熱潮”的后來者都開始發力垂直電商。
事實上,如今早期成長起來的移動電商仍舊發展良好;而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轉變,對垂直電商的需求也在輪序變化,垂直電商還會誕生新的風口;一些垂直電商的客單價較高,足以符合盈利所需,未來依然會有一批將垂直做到極致的企業成為黑馬。
新風口
近兩年來,電商的藍海似乎又到了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
跨境電商方面,大型電商平臺也在不斷完善跨境電商的體驗:天貓國際、網易考拉、蘇寧云商海外購、京東國際都在持續發力;從社區發展過來的小紅書、被Angelababy 的AB capital投資的洋碼頭、百度近來投資的蜜芽寶貝這些創業公司都屢屢受到關注;朋友圈里、微博里的代購生意愈加火熱,人們對時尚消費的需求正引領著跨境電商。
國家政策的傾斜、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電商的日益飽和讓平臺開始重視農村電商,處于農村互聯網中心地帶的農村電商自然不可小視,今年來興起的各類互聯網+農業的產品也正說明了這點。雷軍日前曾公開表示,“農村互聯網將成為下一風口,順為兩年前開始投,已經投了10多家,未來要投100家。”
社交平臺
2005年到2008年左右,早期成立的SNS公司受到資本青睞,迎來第一波SNS投資熱潮,盛極一時的校內網(后改成人人網)、開心網正是在這一階段勃然而起。2008年之后, BBS類型的公司行業格局已定,校內、白領等群體社交網站已初露明星姿態;同時,個性化、垂直性的SNS網站正蓄勢待發。
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2009年是BBS社區由盛轉衰的節點,天涯、貓撲、西祠胡同這些創立于2000年互聯網泡沫之前的BBS公司已經搶占了行業先機,將市場瓜分完畢,已無創業機會。與此同時,成立于2009年的新浪微博風靡一時,截至2013年3月,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達到5.03億,幾年時間估值達幾十億美金,成為SNS領域佼佼者。
衰落
網絡社交是網民的強需求,其風口自然是一波推著一波,而同時這里也是網民們的情感爆發地和青春埋葬地,每一個曾盛極一時的網站的落寞離場都惹得眾人唏噓惋嘆而這一衰落正是來自于微信等即時通信的沖擊。
O2O
O2O的確是一個風口,不過卻是個“臺風口”,風云隨時驟變,江湖已不是從前的江湖,稍稍掉隊的創業者只有死路一條。2013年的O2O是個創業新貴,2014年的O2O是個全民詞匯,而2015年的O2O卻變成了赴死戰隊。近幾年O2O市場規模、明星項目數、融資事件及金融火速躥升。O2O堪稱生活管家,在國外甚至有搶客O2O、亂停車舉報等奇葩項目,而在國內美業、打車、餐飲、家教、家政等領域同樣火爆。
未來
1、2016年的O2O,必將是巨頭的主場
2、回歸線下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3、小魚吃蝦米:向平臺進擊的垂直企業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乃時下最大創業風口之一,各類互聯網金融公司應運而生,近3000家P2P公司,若干一年三輪融資的大學生分期公司等等。從被公認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的2013年開始,經過伴隨著創新牛市和改革牛市飛速發展的2014年,再到牛市泡沫逐步退去、相關政策相繼出臺和落地的2015年,互聯網金融正在逐步從野蠻生長的狀態中走向成熟,走向規范。
螞蟻金服完成A輪融資,估值超過450億美元,陸金所完成B輪12.16億美元融資,估值185億美元,京東金融完成A輪1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460億元。而后兩項融資更是完成在被認為是資本寒冬的當下,足以證明市場對于2016年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信心。
未來
1、伴隨著行業走向規范,真正優質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會在2016年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和增長
2、流量紅利正在逐步消失,依靠與用戶緊密結合的消費場景,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成為消費金融發展并不斷實現變現的基礎。
3、未來能夠在移動支付領域具有話語權的企業,將通過支付這個通道切入到所有可能的互聯網金融場景中,完成提前布局。
4、隨著80、90后逐漸步入財富積累的年齡,對于證券、基金、保險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大,這部分人將成為有粘性的高附加值互聯網金融用戶。
5、BAT三個互聯網界的巨頭依然走在互聯網公司金融化的前列。
文化
近兩年甚至未來幾年,文化發展已經有風口之勢。近兩年不僅是一批初創公司開始向大文化領域走,互聯網巨頭也紛紛盯上這塊肥肉。從上表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投資動作不斷:優酷土豆、華數傳媒、恒大足球、二十一世紀傳媒都已成為其入股對象,今年也依舊活躍在這一戰場;騰訊本月剛投資了知乎,傳言也將投資B站,在文化領域的圖謀顯而易見。
眾籌的《大圣歸來》20天便攬下了7.3億元票房,89位投資人獲利超2200萬,《夏洛特煩惱》從話劇舞臺被搬到電影院,開心麻花也緊跟著要上新三板走上人生巔峰了,《瑯琊榜》搶走少女們的初戀,背后的儒意影業隨即被天神娛樂投資,兩周身價激增了13億……今年影視里的IP效應已經讓文娛公司賺翻。
未來
大文化領域的此次勃興相對以往的創業來得更加時尚,有句話說得好,“泛娛樂時代IP顏值高,引資本市場盡折腰”。 而IP也只是文化創業里的一角,消費新生力量的90后、00后喜歡的二次元文化正褪去亞文化外衣;社群經濟、紅人經濟正在發揮粉絲效應,引領新生消費;早已遠離食不果腹年代的消費者開始將體育旅游作為生活重要組成。
本文系互聯網報原創,部分內容采編自品圖商業評論、虎嗅
采編: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