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小說中,蜀國的名將不勝枚舉,其中,最負盛名的就要數五虎上將了。馬超在這五位頂尖大將中的出場可以說是最少的,但是,他在小說開篇時就已登場,且登場時極具風采。
馬騰帶西涼兵馬討伐中原郭汜,在兩軍對壘期間,忽然,見馬騰一方竄出一員少將,騎著駿馬,從軍陣中飛馳而出。這位風采卓絕的小將正是今后戰功彪炳的馬超,只見,二馬一錯蹬,幾回合交手下來,直接將對方大將王方一槍挑死,還活捉了郭汜麾下的李蒙。
隨后,馬超在書中被“雪藏”了幾十回,之后,在其父馬騰死于曹操之手后,這才起兵二十萬決戰曹軍報仇。
曹操站在旗下遠觀對方軍陣中的馬超,只見這員大將白面朱唇,肩寬腰細,聲音極具雄性氣息,身著白袍銀甲,手中倒持長槍坐在戰馬上。曹操一生中閱人無數,見過無數名將,可是,馬超的風采仍讓這位梟雄贊嘆。
隨后的交戰中,馬超連戰連捷,將曹軍殺得一敗涂地,更是將曹操幾番追至死亡邊緣,一戰成名。
再后來,當劉備在戰場上見到馬超的時候,望見敵陣中旗影下馬超縱馬奔騰而出,一副無雙戰將之姿。劉備感嘆道:“人們都傳說錦馬超之勇,如今得見,果真名不虛傳?!?/p>
馬超和張飛連著戰了多場,勝負難分,最終,馬超被說服,歸順了蜀國陣營,前往成都進攻劉璋。劉備久攻不下的劉璋,在城墻上見到馬超,被嚇得臉都青了,乖乖的打開城門投降。
馬超僅憑幾次亮相,就給人不可磨滅的印象,其武藝之超群足矣讓群雄汗顏。
這里,我再來說說馬超的武學造詣:
出手法:
馬超有一套名為出手法的軍陣劍術流傳于世,《籌海圖編》、《江南經略》、《陣紀》等載。
西涼掌:
又稱曦陽掌或西陽掌,相傳為漢末時期涼州名將馬超,根據高人指點陰陽掌,自創西涼掌。《武術大辭典》:“曦陽掌,徒手套路,屬石頭拳,為清末唐殿卿續傳。
絕技飛撾:
嘉慶時期清涼道人記載馬超絕技飛撾,是馬家祖傳絕技,馬援所創,元雜劇《壽亭侯怒斬關平》、《慶冬至共享太平宴》都提到馬超使用祖傳飛撾縱橫天下,無人能敵。越劇《對金撾》里也提到。
事實上,馬超的長相真的有如此出眾嗎?
在正史《三國志》中,根本沒有關于此人相貌的記載,而且,《三國志平話》中更是說馬超面如活蟹。試想,一個長著螃蟹臉的大將能英俊到哪去?
可以說,這些記載跟三國小說里馬超出眾的相貌根本不符。
但是,馬超是蜀國最出色的大將之一,這點誰都不能否認。公元260年,包括馬超在內的其他幾員上將以及謀士龐統都被追封了名號。從這就能看到,這幾個人在蜀國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這也是后來三國小說將他們歸為五上將的原因。
正史中,劉備曾想將黃忠封為與關羽對等的后將軍,這一做法被諸葛亮反對。因為,黃忠的聲勢不足,倘若這樣封將,關羽恐怕不會服氣。倘若,換馬超來做后將軍,想必關羽不會有異議。從這也可以看出,諸葛亮能把馬超和關公放在一起,足以說明馬超有著很高的聲望。
那么,馬超和趙云的地位誰更高一些呢?
在正史中趙云地位很低,到了三國小說里才被拔高到五虎將的地位。小說中,趙云文武雙全,德才兼備,這是眾所周知的??墒?,馬超給人一種勇武有余,智謀不足的感覺,本人認為并非如此。
在關西軍和曹操作戰期間,馬超曾定下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可惜沒被采納。戰后,曹操聽聞此事,冷汗直流,感慨道:“倘若馬騰的兒子活著,我早晚有一天死無葬身之地?!?/p>
馬超被曹軍擊敗后,推到羌胡地區,曹操撤軍時麾下楊阜勸諫道:“馬超在當地深得民心,倘若這個時候我們向東撤退,有朝一日馬超打回來,我們還會失去隴上地區。”后來,發生的事驗證了楊阜的說法,馬超果然憑借羌胡部落休養生息,卷土重來,隴上地區的民眾群起而響應馬超。
倘若,馬超是莽夫,縱使他有羌胡血統也不會深得民心得到當地百姓擁戴。
而之前我們說過馬超嚇得劉璋交城投降一事,倘若,馬超只是一個武功過人的粗人,劉璋怎么會嚇得面如土色呢?
正史中諸葛亮曾對馬超的文武雙全極為推崇,給了馬超非常高的評價:“馬超文韜武略,勇武剛烈超過常人,是這個世間上難得的杰出人才,是彭越、黥布那樣的人,可以和張飛并駕齊驅爭前后。”
三國小說里我們只能看到馬超之武,馬超文的一面并沒有得到體現。民間則把馬超與張飛的惡戰渲染的淋漓盡致,卻也只是加重突出了馬超的勇武,使他更像一個“粗人”。
三國小說這么寫馬超倒是有一個好處,著重突出馬超的個性和戰斗力,使得他被重復刻畫,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就藝術形象來說,馬超是非常成功的角色,可惜,他“謀略過人”這點被讀者們忽略了,這就有些遺憾了。
正史中,馬超死的很早,臨死前上書劉備,說:自己全家都被曹操殺害了,只剩下弟弟馬岱,希望主公能在自己死后妥善對待。英雄的下場有些凄涼,可能,羅貫中先生想讓這位名將“活”得更久,于是,在三國小說中修改了部分細節,使這一無雙勇將永遠的活在了讀者的心中。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三國志》、《三國志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