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在進步社會也在發展但這一切好像與非洲無關,這片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今天已然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

如果我說這畫面上的地方是亞的斯亞貝巴的富人區你會信嗎?而且這還是頂級富人才能住的地兒。

事實確實如此,這些房子和大樓基本都是私人產業,不是大亨是絕對建不起這樣的房子的,只是他們太自私,只管建自家的院落卻都不愿意出錢修公共的道路而已(院墻上的鐵絲網就是非洲富人住宅的標志性配置)。

住在這些房子里的人在埃塞俄比亞也不能算是窮人,沒點背景和本事是不可能混進公寓樓里的。

這是亞的斯亞貝巴最好的道路之一,是市區和機場間的“迎賓路”,這過街天橋也是我在當地見到的唯一一個。

千萬不要以為這里是郊區,它的位置大概相當于北京的三環以內。主干道旁邊的街道大部分就都是土路了。

這是條主干道比較繁華的地段。全部電線桿都是木頭的,所有的電線都在自由地飄揚,廣告牌也會隨風搖曳。

眼前的這片貧民棚戶區就位于亞的斯亞貝巴的地理中心,大概相當于北京的北海、景山一帶。

所有的墻和屋頂都是簡易的,最多可以遮風避雨但絕對抵擋不了嚴寒,好在這里離赤道很近沒有太冷的冬天。

這條用石塊鋪成的街沒準還是條有歷史的百年老街,這些低收入者大概也世代生活在這樣的“小區”里。

上年紀的人會有些住大雜院的記憶,那時候鄰里間關系很融洽。我們的記憶發生在30年前,他們則發生在現在。

雖然家里的房子很破,盡管父母們也還都很貧窮,但孩子們卻永遠是快樂的,看到我拿著相機他們就都湊了過來。從他們的裝束可以看出來,別管家庭怎么困難,只要是有父母的孩子都會被打扮得很漂亮。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人類的情感看來基本是一致的,沒有種族的區別,也不因國界而改變。

看到那幾個小伙伴被我拍照,巷子里的孩子們都聞風而動,當時那場面真的是很震撼!!!

我個人感覺埃塞俄比亞人在黑非洲國家里(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長得比較漂亮的,無論是身材還是相貌,只是他們的個頭稍微矮了一些。只要稍加留意,時不時地就會從貧民區的胡同里走出個美女來。

這群穿著民族服裝的婦女顯然是剛剛結束一次宗教集會,或者是參加了一次其他的什么集體活動。埃塞俄比亞的民族服裝是很漂亮的,尤其是穿在空姐和星級酒店的服務員身上更會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這是小區里的一處集市,是普通貧民平時買菜的地方。看來這里沒有城管和市容辦,不知道她們是否需要納稅?

貧民窟里也不一定住的都是貧民,應該有些事業剛剛起步正在進行原始積累的人,畫面左邊穿皮衣的大姐就應該是這一類人,希望她能早日賺夠錢買房搬離這里。右邊是個木材銷售點,亞的斯亞貝巴有太多的桉樹,這種樹長得很快所以城里賣木頭的地方不少,木材也是這里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從屋頂的鍋蓋數量推算,這里的電視機普及率還算可以,只是不知道他們的電視都是什么樣子?估計應該是很老式的那種也許還是黑白的,不過我實在是沒有機會走進貧民的家里去證實。

這是一個屬于赤貧級的兄弟(別看他外表蒼老,但很有可能比我還要年輕),他可能連身后這樣的可以一夜就搭建起來的破窩棚都沒有,只能獨自在路邊吃撿來的東西和睡覺。

這個電話亭看樣子好像已經很久都沒有人用過了,遠處還躺著一個人,據說有很多這樣倒在路邊的人其實是已經死了的,要連續幾天不動才會有人把尸體抬走。

不過這些底層的貧窮百姓都很善良,滿大街就我這么一個異類,如果他們動點壞心思,想搶劫甚至吃了我,我大概連骨頭都不會剩下。可在亞的斯亞貝巴走了大半天,我幾乎沒有受到任何人的不友好騷擾。

這里沒有人會使用照相機,而且到處都是前來圍觀我這個“大熊貓”的人,想找個安靜點的自拍地都很困難,所以我在亞的斯亞貝巴也沒留下什么像樣的照片。

非洲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他們的樂觀精神。不管生活多么不如意,他們總是能在痛苦的生活中尋找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