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水情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真正認識岳麓山水,是從2014年那個飄雪的初春開始的。雪融于陽光,陽光喚出桃花,我就在岳麓山水之間沐浴春天的華彩,走過古圣先賢走過的山路水路,去追夢尋覓一份精神的財富。
天上有顆長沙星,地上有座長沙城。長沙是座傳奇的城市,歷經滄桑、 戰爭與和平,她堅貞不屈,三千年城址從來不變,鳳凰涅槃重生,化蝶飛舞。
很小的時候,看連環畫小人書,就知道長沙城里有座岳麓山,岳麓山上有條修煉成仙的蛇精,于是陶侃射蟒的故事縈繞腦海,揮之不去。
多年以后,我爬上岳麓山,找尋蟒蛇洞,找尋射蟒的英雄。
往事越千年,神話傳說讓岳麓山更添魅力。
看畫去張家界,聽故事來岳麓山。
來來回回,河東河西,我已記不請自己爬了多少次岳麓山。在山腳,在山腰,在山頂,我迷戀著岳麓山的景色,我叩開麓山這本厚重博大的古籍,那綿綿不斷的人文歷史,如濃烈的煙云鋪開在我眼前。
在云麓宮,道家弟子清衣布鞋,他們的太極功夫超凡脫俗。我也曾有如此打算,想學學太極拳太極劍強身健體,可因為住宿不方便,而遺憾地下山了。
在愛晚亭,我想起兩個人,一個是風流倜儻的杜牧,一個是胸懷大志的毛澤東。前者寫《山行》,后者詠“長沙”,他們各以胸中的愛戀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無限熱愛,正如我一樣,曾經要讀萬卷書,而今要行萬里路,把錦繡山河納入眼中,去感受詩詞國度的多彩多姿。
在橘子洲頭,我更多的是看水。水滋養著這方深情的沃土。春風十里,楊柳青青,萬千游人的腳步從八方而來,來湘江的中心,一睹山水洲城的奇特格局。湘江護著橘洲,一江春水唱著長沙日新月異的時代贊歌。
我愛上岳麓的山水,在這方多情的土地上行走,是岳麓山水給了我抒懷文字的激情。
麓山有魂,湘水有靈。
湘水泱泱,麓山蒼翠。岳麓山水是長沙靈動的畫卷,柔和堅韌。大科城的瑯瑯書聲從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風宋月里優雅穿越,等我一千三百年!只為讓我塵俗的眼睛,愛上那歷久彌新美輪美奐的經典華章。那些文不加點泛黃的書冊,是古圣先賢一個字一個字傾吐出來的家國情懷,里面隱藏歷史的熱血,民族的尊嚴,他們的壯懷激烈,寫進厚重的岳麓山,與日月同輝。
我愛上岳麓書院的山水,在這方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行走,是岳麓山水給了我感恩的源泉。
湖湘才俊,建黨先聲!他們的故事,一直在麓山湘水邊講述。蔡黃英烈,民主救國,他們的故事,一直在麓山湘水邊不朽。
溯源而上,無數的文人墨客登臨岳麓山水,詠詩唱和。更有那長沙城里的飛虎軍,在著名詞人辛棄疾的率領下,排兵布陣,揮刀舞劍,赤膽忠心,報國安民,留下古老潭州城營盤街的威名。
和岳麓有緣。我在岳麓山水間漫行,了解湖湘文化是多么的瑰麗浪漫。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從南岳衡山而來,治湘江洪水,禹王碑立于麓山之巔,萬古傳頌禹王之德。舜帝南巡,崩于九嶷山,湘妃(娥皇女英)滴淚染竹成斑,讓湖湘文化更加悲壯浪漫,充滿傳奇色彩。
和岳麓有緣。我在岳麓山水間漫行,朱張會講的聲音似乎從歷史的縱深處飄來,宋人熙熙宋人攘攘,宋人齊聚長沙,涌進岳麓書院,聽兩位大師舌燦蓮花、數日不歇論道岳麓山水間。
和岳麓有緣。我認識岳麓的山水,從認識岳麓的先賢忠烈開始,那些堅強智慧愛國的身影,從麓山紅楓中逸出,跨湘江越長江渡黃河過大洋,諸子求學海外,一朝回國經略,終干出一番震驚天地的偉業,世界刮目相看,九州從此日新月異,一洗百年恥辱,傲立于世界東方。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岳麓山水的神韻,孕育出無數岳麓的驕子。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山水洲城,文化勝地,精英云集,人才濟濟,這里是湖湘俊杰們建功立業、開拓創新的大本營。
行于岳麓山水,愛于岳麓山水,我的心早已融入岳麓山水。
作者簡介
劉澤達,男,漢族,愛好文學,游學長沙,喜歡詩歌。曾有散文作品發表于“人民網”強國社區、'中國青年網”、'湖南紅網'、《湖南散文》《湖南日報》《湖南工人報》《湖南人才就業信息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晩報》《長沙通訊》《長沙黨史》《邵陽晚報》《星沙時報》《星沙文學》等黨報黨刊和數家文化傳媒公眾號。有散文入選《油茶花開》《圣地花開》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