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方詩詞評論》第19期:濤聲不覺已成詩

濤聲不覺已成詩

 湖湘文化在《詩渡迷津》中的四重奏

高  源

導 讀

湘情和諧交織的人緣紐帶

湘潭揮之不去的故土情結

湘軍:常品常新的人文老酒

湘商:嶺南群體的詩意情懷

左澤亮簡介

左澤亮,湖南湘鄉籍,197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市。1994年客深打工,1997年創業,2006年創辦深圳前程澤亮教育機構至今。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塵社社員,深圳聽濤詩社創社副社長兼秘書長、深圳市湘潭商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南省詩詞協會嶺南儒商詩會創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深圳長青詩社常務理事、深圳市湖湘文化促進會創會秘書長、湘潭市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東莞鹿鳴詩社顧問、香港文學藝術創研會執行副會長、珠江詩社社長等。


開篇之前,先回放一個歷史鏡頭。
2014513日上午,大梅沙海面風雨大作,十余位湘籍詩詞愛好者在一艘乘風破浪的游艇上,成立了深圳第一個企業家詩詞組織——聽濤詩社。大家推舉彭發生把舵,郭力宜掌印,賀賢赟坐堂,左澤亮則受命執握社鞭。
白駒過隙,一晃即逝,八載時光,匆匆而過。
然而“濤聲不覺已成詩”。最近,左澤亮將自己這些年來創作的500多首絕句輯成《詩渡迷津》作為《深圳長青詩存》叢書一種出版,洋洋大觀,實屬罕見,說明作者對自己的絕句分量有著相當的自信。
讀完《詩渡迷津》,就想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說法:“近體詩體制,以五七言絕句為最尊,律詩次之,排律最下”。靜安先生的觀點或許失之偏頗,但足見好的絕句在先賢心中的地位極高。于是又想到當代碩儒饒宗頤,百歲老人在做學問之余,畢生存詩一千余首,絕句就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達到了五六百首之多,左澤亮《詩渡迷津》的絕句正吻合了這一數目。由此可見,作者似乎在冥冥之中遵循了前賢的默默指引,在絕句創作方面做了一次大膽的冒險性嘗試。


我琢磨左澤亮偏愛絕句創作,大致有三個方面的背景原因:
一是作者既從事商貿活動,又主辦教培機構,商務繁忙,教務繁瑣,加上社會兼職多,無暇集中精力創作,對于詩詞發燒友來說,寫絕句未必不是最佳的選擇。
二是在當下快餐文化與碎片化閱讀時代,絕句短小精悍。如果寫得通俗易懂,可雅俗共賞,其受眾面應當在所有詩詞體裁中是最大的。誰有時間去閱讀那些用典過度,古澀生僻,讀起來卡殼的“大制作”呢?
三是作者涉獵興趣廣泛,時空轉換頻繁,每日接收的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量很大,如何及時消化,將瞬間的靈感、體悟,融入筆端,變成自己的人文收藏,唯有絕句是最理想的載體,因此作者樂此不疲。
那么,左澤亮的絕句具有怎樣的文化內涵與創作特色呢?讀者從哪幾個方面著眼審視,可以迅速尋找出《詩渡迷津》中最有價值的閱讀線索呢?
一言以蔽之,詩人心底與筆端的湖湘文化情結構成了這部詩稿斑斕而厚重的、也是最具審美特色的四重詩意風景。
毋庸置疑的是,這幅詩意風景畫是立體的、多維的,又是相互交織與互為彼此的,這也是傳統詩詞藝術與特色地域文化有機嫁接的魅力所在。

湘情:和諧交織的人緣紐帶

《詩渡迷津》中的絕句約有一百多首是湘籍詩人之間的酬唱之作,鄉情濃郁,詩意盎然,主要從三個方面串聯起了嶺南湘情的人文連環畫。
一、同嶺南湘賢的詩情互動
左澤亮與嶺南詩壇湘籍知名詩人均有深度的詩詞交流,唱和之間,盡顯風流,其中有八十多歲的老領導、老教授、老將軍,也有活躍在詩詞界的實力派方家,由此用自己的勤奮詩筆臨摹了一組嶺南鄉賢群像。
湖南省政府駐深辦原主任、長青詩社名譽社長彭發生出版詩集時,左澤亮為《詩海拾貝》首發座談會在深圳陽光酒店舉行寫下了兩首絕句,精彩瞬間,定于一格。

(一)
今生有幸識彭師,嶺外芙蓉第一枝。
十里銀灘誰拾貝,濤聲不覺已成詩。

(二)
一懷繾綣是春風,欲度彭詞上晚穹。
有夢依稀無別事,芙蓉開處盡詩翁

曲筆白描,注入真情,點到為止,延伸韻律,是這兩首絕句的特點。第一首結句“濤聲不覺已成詩”,用意象濃縮了深圳詩壇湖湘文化的詩詞氣象。第二首的結句“芙蓉開處盡詩翁”,又用比興手法解讀了“天下詩人半在湘”的舉國文化認同,從而揭橥了彭發生的《詩海拾貝》,作為“嶺外芙蓉第一枝”獨領風騷的引航意義。
幾年之后,左澤亮又寫下《辛丑季春步韻賀彭公八五初度》一詩,以“瀟湘夜雨最堪憶,嶺海吟懷守本真”的深情詩語,表達了嶺南詩友對湘籍“詩翁”的景仰與祝福之情。


同樣的詩情雅韻也常常寄存在對其他湘籍詩人的文化認知上,看似鄉情應景之作,卻有文化傳播之功。例如《步劉安定韻賀聽濤詩社社長高源六旬初度》,就是一幅湘粵文化融合的溫馨畫面。

高山流水自由身,風景無邊日日新。
粵海湘商騰細浪,不辭長作聽濤人。

《甲午荷月賀聽濤詩社郭力宜社長華誕》,則對“郭門儒雅傳湘粵”的文化影響力做了一次精彩的直播,引申了“四百年來又一秋,湘浦月照古萬樓”故里文化情懷。
而《丁酉端月鄉賢陳作耕召飲大湖漁館》,又以想象遼闊的“晚生借得洞庭水,更與先生浮一杯”的盎然詩意,傳遞了兩代人之間詩心相印的推杯換盞之情。
不僅如此,作者的絕句作為嶺南湘情的文化紐帶,還具有珍藏人文記憶的功能。《詩渡迷津》也為那些逝去的在嶺南不懈推廣湖湘文化理念的詩友,留下了永恒的鏡頭。例如《庚子十月十一日別劉剛強老師》:

濁酒誰憐醉復醒,相交點點未零丁。
猶聽嶺外濤聲咽,今夜楚魂歸洞庭。

鄉情之真摯,詩意之深沉,意象之哀婉,情境之感人,均能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二、對嶺南人文的詩意解讀
以湖湘文化的視角解讀嶺南風物的人文內涵,是《詩渡迷津》的一道獨特風景。湖南人齊白石與廣東人林風眠都是現代畫壇巨擘,但林風眠對齊白石有知遇之恩卻鮮為人知。林風眠25歲從法國歸來出任北平藝專校長時,年近六旬的齊白石還是一位在琉璃廠賣畫為生的大齡“北漂”,卻被林風眠聘為國畫教授,從此得以改變人生。左澤亮在林風眠逝世三十周年時謁拜了林風眠故居,將這段歷史往事融入自己的詩中,袒露了自己對嶺南文化的由衷敬意。

紫藤蘆葦繡球花,敦裕居誠夢里家。

孤雁于今焉濕淚,渚清沙白伴紅霞。

這首絕句用林風眠舊居的人文景象與林風眠作品的藝術構象,合成了一幅客家山村的詩意圖景。結句隱喻了齊白石與林風眠人文關聯,“沙白”暗指齊白石,“紅霞代指林風眠的代表作品《秋艷》,可謂小制作,大容量。作者駕馭絕句,可謂輕車熟路。
《詩渡迷津》還是展示湘籍文化名人在嶺南文化建樹的專門櫥窗。八年前,我在深圳書城為深圳海天出版社主持過一場新書推介會,當時的場景居然可在《詩渡迷津》中找到清晰的畫面。請讀絕句《癸巳季冬出席王魯湘自選集<書卷山河>深圳簽售會》:

多少英雄出洞庭,江聲岳色鳳凰呤。

縱橫中國焉能忘,一卷河殤汗竹銘

王魯湘是我的大學同學,多年來為深圳文化建設貢獻良多,沒想到的是,有心人左澤亮不經意之間就記錄了其中一個珍貴的精彩瞬間。


三、與嶺南文化的傾情勾兌
《詩渡迷津》的作者不僅僅是湖湘文化的擁躉者與布道者,也不僅僅是嶺南文化的崇拜者與汲取者,還是身體力行、不遺余力推動湘粵文化的融合的實踐者與先行者。
前不久,左澤亮出任廣東文化學會所屬的珠江詩社社長,獲得了在詩詞文化領域推動湘粵人文融合的更大實踐平臺,旋即又促成建立了“珠江詩社書畫院”,為此欣然寫下三首絕句,無不洋溢著濃厚的湘情與濃郁的粵韻。

(一)

今日珠江又聽濤,鐘情最是小蠻騷。

說來都在大灣里,一浪相攜一浪高。

(二)

向來激越少潺潺,嶺外白云吾亦攀。

滿席珍饈猶不見,珠江一任重如山。

(三)

才聽珠江詩激越,又看九疊起云屏。

誰人吟得洛神賦,百駿長驅過洞庭。

這三首絕句記錄了嶺南湘粵文化一次生動的互訓與融和,注定要載入湘粵詩詞文化交流史,從此珠江與洞庭可以交匯,兩處濤聲合成的詩意共鳴將長久回響在湘粵之間。
開壇縱飲青梅酒,不醉無詩豈肯歸”,對嶺南本土著名詩人的敬佩是湖湘文化的一種異地禮儀。左澤亮作為深圳市長青詩社的常務理事對長青詩社執行社長陳顯赫的尊崇,是對湘粵人文交流的一種虔誠表達,一首《祝南天湖梅花詩詞研究會成立兼賀顯赫兄》就注釋了這一意愿。

騷人心有梅花結,如夢如癡幾許呆。

幸甚相攜耕與種,南天湖畔好重來

陳顯赫被稱為詩詞界的“絕句王”,多年來在老家汕尾南天湖推動建立梅花詩詞文化基地。對于放大當代嶺南文化的社會效益與展示意義,具有開拓之功,左澤亮用絕句禮贊這一事功,可看成是嶺南湘籍詩人的集體認知。

湘潭:揮之不去的故土情結

千載鄉關霧雨稠,昭山湘水古潭州”,《詩渡迷津》在上一章節所展示的一幅幅詩化的嶺南湘情畫面,實際上是地域文化在異地持續發酵后的一種詩詞美學的轉換結果。
作者的出生地湘潭是一方神奇的水土,它是湖湘文化的正宗發祥地與許多杰出人物的故里。世人對這片土地常懷歷史敬畏之心,左澤亮在那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其品性與人格都被天然地植入了不可更改的鄉土人文元素。
借問平生何所憶,搖船深處聽荷香”,旅居深圳多年后,這種基因元素如同一壇開啟的老酒,散發出來的清香彌漫在了《詩渡迷津》的字里行間,頗有點自醉醉人的微醺感覺,從而能夠領略一道三維立體的文化景觀。


一、窯灣記憶的市井煙火
窯灣在《詩渡迷津》中是一個作者夢魂牽繞的綜合性的人文意象,由此散開的情感與念想幾乎貫穿了全書。一首《回窯灣》便定型了作者心靈深處的神圣圖騰,這是用鄉情與鄉愁皴染的一幅溫馨國畫。

窯灣古巷石街斜,燕子翩躚戲晚霞。
遙看蓬窗疑積雪,玉蘭開處是吾家。
如果說這首絕句詩化了窯灣的煙火味道,那么作者另有一首自壽詩《辛丑賤降日夢回窯灣登望衡亭》,則展示了詩人故里的人文底色。

登亭回望水聲潺,何記湘江十八彎。

大碼頭通唐古寺,老來有夢過鄉關

這首絕句嵌入了“望衡亭”、“十八總”、“唐興寺”,以及湘江、碼頭、鄉關等古跡意象與人文典故。這些鏡像都集中在一個名曰“窯灣”的袖珍江邊古鎮上,是古城湘潭最具文化特色的一處市井,也是作者鄉情的心結起點與眷戀碼頭,與這種情感孿生的記憶是兒時的生活磨難與成長歷練。


《過窯灣煤棧猶思少年哥倆買煤如挖礦諸細節》記錄了童年生活的艱辛:

兄扶鋤矣弟掄鏟,莫怪煤荒無一毫。

敲塊拌泥兼和水,惟嘆個矮藕模高。

《于窯灣老家荒廢菜地旁有憶》珍藏了兒時辛苦勞作與苦中有樂的生活場景:

城里伢兒思種菜,開荒壘土植蔥芫。

我來挑水哥澆灌,蕹莧叢中捉綠蠜。

《老屋廢墟前采桑椹》又是一則具有生活情趣與文學細節的童年往事:

楊梅洲水幾潺湲,香鋪巷旁野樹繁。

十指尖尖將椹采,摘來一把念家園。

而《回窯灣老家有憶少時荒唐事》雖然充滿了頑皮的童趣,卻反映了那個艱苦年代底層市民的無奈與對生存的本能訴求:

那年小我久相違,賤賣家財以抵饑。

好價當歸油漆服,老娘報廢舊工衣。

總之,這組絕句極富市井民俗色彩與底層煙火氣息,凝固了詩人抹不去的故土情愫與寄籍鄉愁,順著這條饒有逸趣的審美線索,可以領略下一道人文風景,正是“借問平生何所似,秋來水旦蠻合他”。


二、風物鏡像的人文拼圖
三十余年行萬里,初心未改是詩懷”,首先,剪輯一組《詩渡迷津》中疊加了鄉愁與冥想的唯美畫面。這或許是詩人故里的一幅清明上河圖,交織著對故土的深情眷戀。

多情應笑湘江水,不舍潭州古渡頭

《與蔣鳴鳴登湘潭萬樓》

故園北望渺天涯,江畔窯灣是我家

《甲午季秋憶湘潭》

梧桐北望浪聲長,一大橋邊是故鄉

《甲午季秋夢憶蓮城》

轉過壺山視野開,唐興橋畔幾徘徊

《回湘潭》

豈忘唐興橋上物,吾儕好歹老窯灣

《過唐興橋》

重檐廡殿出墻來,古剎雄風勢已開

《過大唐興寺》

此處風光誠不假,望衡亭上覓湘流

《江山勝跡石刻》

我來風烈披襟好,待看龍舟上錦灣

《獨上望衡亭》

汽渡碼頭方上岸,圓形雕堡即分流

《潭寶汽車站》

年少書堂遙復遙,唐興橋復八仙橋

《拐到熙春路》

在《詩渡迷津》中,像這樣的唯美景觀比比皆是,說明作者對故里風物的描寫與臨摹極為用心用情。以絕句形式提煉出其中的人文內涵,無疑要借助過硬的詩外功夫,可見作者閱讀過很多湘潭地方史志資料。這組描摹窯灣風情的絕句,可作為了解湘潭窯灣古鎮歷史風貌的一個民間詩意文本,具有收藏價值。不妨再延伸一下窯灣市井的縱深景觀。
詩人筆下《老窯灣》的魅力,不亞于任何一處江南古鎮:

城總相連三十里,米倉藥鋪如云起。

笙歌砧杵逾千年,試問江南誰可比

而窯灣湘江之濱的《十八總大碼頭》,又還原了清末“金湘潭”商貿繁忙的盛況。湘潭在明清時代是全國著名的米市,昔日的繁華在詩人筆下得以重現,穿越了幾個世紀的歷史煙云。

湘潭城自窯灣起,千百帆檣爭一水。

秦晉明清大碼頭,米商藥販不遑趾

登上民國時期修建的《望衡亭》,可以感受體驗“十載重來一憑欄,光陰不改舊江山”的滄桑浩嘆。

漁村夕照老船家,山市晴嵐瞰九華。

千里湘江多勝景,釣耕灣處是生涯

在《詩渡迷津》中,故土的風物鏡像不僅僅是那些名勝古跡,具有特定歷史蘊含的近代文物也是其中的一道風景。清末,湘潭工商業發達,至今還保存著著名的鈞興鐵加工廠舊址。這里曾是湘軍的一個武庫,詩人造訪遺址,感慨系之,化為一絕。

青磚大屋堪珍惜,前世今生值一探。

鑄劍成犁為所用,止戈圖興老湘潭

風物鏡像的靈魂是人物,湘潭近代人才輩出,數不勝數,舉世矚目。《詩渡迷津》也為故鄉留下了許多人杰剪影。
詩人回鄉探訪齊白石紀念館欣賞大師作品時,不經意留下了一首意韻雋永的絕句。

故里山花此際開,萍翁聽信返鄉來。

千蟲萬鳥追風至,星斗塘邊久不回。

其中三四句融入了齊白石花鳥蟲魚的畫意與白石故居旁的星斗池塘意象,傳遞了后人對鄉賢的追懷之情,仿佛還可以看到白石故里“溪邊紅葉似春花,細雨潺潺戲小蝦。三兩鱖魚齊探首,誰人何處弄琵琶的詩情畫面。


詩人流連湘潭城內的雨湖公園,謁拜留下“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著名詩句的近代風云人物楊度雕像時,用一首精制的絕句,對這位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參與推翻帝制,后來又鼓吹帝制,促成袁世凱復辟,晚年卻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傳奇先賢表達了敬畏與理解。

平生百變不離變,一世無求似有求。

國事傷心終得悟,如今笑看正方遒

這首詠史詩蘊含的寬容與豁達,實際上是湖湘文化在審視自身流變時的一種反思。與其苛求歷史人物,不如釋放寬厚情懷,因為近代歷史早已固化成碑石與銘文,后人只需重溫與記取。
詩人還有一首高水平的詠史絕句《癸已歲末戲題以贈劉安定》,值得一提,通過一位今人對故土文化高地的堅守,帶出了四位杰出的本土人物。

富厚堂前頓世塵,詩僧故里渡迷津。

圣輝長老護碑去,誰是壬秋守墓人?

這首絕句的每一句都白描了一位與劉安定具有人文關聯的歷史人物,鋪陳講究,比興妥帖,鑲嵌自然,渾然一體,和諧奇妙。
富厚堂前頓世塵”:富厚堂是曾國藩故居,劉安定長期擔任曾國藩研究會副會長,經常往返富厚堂,是曾國藩的隔代知音;
詩僧故里渡迷津”:這里的詩僧指近代中國第一任佛教協會會長、著名詩僧八指頭陀,俗名黃讀山,劉安定出版過兩本研究八指頭陀的專著,他擔任社長的湘潭讀山詩社的社名也由此而來;
圣輝長老護碑去”:圣輝大法師也是湘潭人,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佛教協會會長,劉安定與之共同切磋研究佛學,著述頗豐;
誰是壬秋守墓人”:壬秋是近代國學大師王闿運的字,辛亥革命后曾任清史館館長,他的墓園距離劉安定老家只有幾步之遙,所以詩中將劉安定喻為“壬秋守墓人”。


三、湘潭米粉的原汁原味
故園別去幾多年,鄉味依然是辣鮮”,《詩渡迷津》中還彌漫著詩人故里風味小吃的浮香,且不說詩人筆下檳榔與湘蓮的味道,只提一筆可口開胃、百吃不厭的湘潭米粉就足夠過癮。它在湘中的美名盛譽,如同桂林米粉之于八桂,云南米線之于滇中,既是鄉情的載體,更是鄉愁的代名詞。對湘潭米粉的鐘情至愛已融入了詩人的血脈,以至于為湘潭米粉寫下了十余首絕句,其中有一首《十八總米粉店報到》勾勒了一幅門庭若市的民俗圖景,畫面栩栩如生,充滿了濃郁的市井煙火氣息,讓人倍感溫馨。

四十余年獨一家,惹來尋味思無涯。

捏簽排隊伸長頸,椒粉放多許飲茶。

詩人還為湘潭知名品牌“維生米粉”寫了三首絕句,且在創作技法方面頗有新意,居然用第一人稱鋪陳場景,用市井俚語表述感受,將這間米粉店的特色、服務與食客體驗有機地串聯在了一起,手法高明,不落俗套。

(一)

湘潭米粉數維生,一碗深藏功與名。

卜蕹剁椒酸脆辣,呷完氣爽復神清。

(二)

穿越五嶺來看你,湘潭米粉數維生。

依然幾十年前味,唆畢續杯綠豆羹。

(三)

肉絲碼子三鮮味,筒骨熬湯霧色縈。

敲蛋沖開甜酒水,湘潭米粉數維生。

這三首絕句是一個整體,有情節、有細節、有記憶、有回味,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僅袒露了一段鄉愁,也給了讀者一次品味湘潭美食的體驗。


湘軍:常品常新的人文老酒

湘軍既是歷史概念,也是文化定義,更是一種人文認同。湘籍詩人寫湘軍題材是一種文化自覺,左澤亮亦不例外,但他的切入點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在《詩渡迷津》中至少有三個歷史審美角度。

一、對湘軍人文舊跡的謁拜與憑吊
湘軍在湖南的遺跡很多,左澤亮多有尋訪,憑吊湘軍往事,感悟湘軍精神,是他的出發點,也是他的目的地。曾國藩作為湘軍領袖,其故居是詩人第一打卡地,多年前的一首《與高源劉剛強諸君同謁富厚堂》就記錄了詩人的一次虔誠謁拜。

曾是湘鄉毅勇侯,文章偉業寫春秋。
正逢三月清明節,公祭湘魂雨不休

與此同時又為記錄湘軍完整歷史的《湘軍志》作者王闿運掃墓,用詩語表達了對一代文豪的歷史敬意。

矗矗墳前筆一支,平生王學竟難宜。
孤篇橫絕湘軍志,風起云飛弟子詩。

詩人的人文目光亦會投向湘軍的舊戰場,偶爾會戲謔的文筆勾兌蒼茫的歷史。例如站在《大碼頭佇望湘江水面蒼茫》,作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年在這里與太平軍鏖戰的湘軍水師。

潭州一戰幾崢嶸,耳畔猶聞劍鏑聲。
曾老爺們因不死,湘軍舊事最煽情。

隨后一絕《詠楊梅洲》又將湘軍往事拉回到現實之中,如同品鑒一壇人文老酒。

寂寞沙洲一水間,金銀鴨仔去無還。
花生小酒湘軍事,一戰潭州克逆頑


二、對湘軍將領繡像的勾勒與陳列

用絕句集中為十二位具有典型意義的湘軍將領塑像,是《詩渡迷津》的一大亮點。這組群像按作品排序為:曾國藩、左宗棠、江忠源、胡林翼、劉錦棠、曾國荃、羅澤南、王錱、李續賓、楊岳斌、塔齊布、彭玉麟,借用《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說法,這也可謂是“湘軍十二將”了。
這十二首絕句(實際上是十三首,由于偏愛,詩人為彭玉麟定制了兩絕)的創作水平均比較高,比興手法運用嫻熟,抓住人物的主要事功,高度凝練,精準概括,畫龍點睛,恰到好處。
這里不妨一一陳列,集中展現十二位湘軍將帥的集體人文風采。
首先出場的是湘軍旗幟、靈魂人物、中興名臣,中國近代歷史的強力推手曾國藩。

曾感天篷龍入地,文淵巨擘挽狂瀾。

正身固本興洋務,公著家書四海看。

湘軍二號人物,楚軍創建者,主張塞防,叱咤風云,收復新疆的左宗棠接著亮相。

左氏湘陰字季高,文韜武略響云霄。

襄張助駱春風柳,公定新疆百代驕。

湘軍鼻祖”江忠源被《劍橋中國晚清史》稱為“正統上層人物中投筆從戎的先驅”。

經年戎馬興猶高,擊斃南王楚勇驕。

血戰廬州真烈士,湘魂無悔上云霄。


胡林翼是洋務運動最早的倡導者之一,也是最早擔任封疆大吏的湘軍將帥。

胡公手繪大清疆,砥柱江流鎮武昌。

莫道中興名帥少,雕弓帶血是國殤。

湘軍后期重要將領,新疆第一任巡撫劉錦棠亦是近代歷史從不缺席的高光人物。

湘營少帥不尋常,飛將威名鎮塞疆。

一俟辭官歸故里,捐修書院湘鄉昌。

湘軍嫡系將領曾國荃,曾克復金陵,后任山西、湖北、陜西巡撫、署理兩廣總督。

撥亂中興建偉勛,歸來掛劍把書溫。

挖壕筑壘平常事,通志編成育后昆。


羅澤南被稱為“湘軍教父”,是著名的理學大家,也是“湖湘詩派”的代表人物。

盡出湘軍仲岳門,朝持戈戟暮求真。

愚夫也愿明時勢,投筆從戎不顧身。

王錱是羅澤南的門生,為湘軍早期驍勇善戰的方面軍將領,是“老湘營”創建者。

出隊莫逢王老虎,靜山動水我湘營。

自從岳戰虧一塹,練就東方不敗兵。

李續賓是湘軍克復武漢、圍攻九江的前敵總指揮,后在“三河之戰”中以身殉國。

出兵即不望生還,扶弱攜人作靠山。

猛將三河拼一死,湘鄉處處雨潸潸。

楊岳斌是湘軍水師統帥之一,長期封鎖長江兩岸,后任福建水師提督和陜甘總督。

少年提劍走東西,百戰余生絆旅羈。

把酒高歌明月夜,青龍過海水師奇。

出身滿洲鑲黃旗的塔齊布也是湘軍早期名將,曾協助曾國藩創建湘軍,攻克湘潭。

潭州一戰蛇吞象,單騎長驅似探囊。

輾轉鄂湘青史在,九江星殞滌生殤。

最后登場的是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之父”,一生愛梅的儒將彭玉麟。

(一)

彭門雪帥品如琴,剛正不阿世難尋。

直諒一生三不要,公之系念萬梅心。

(二)

百戰長江勝未還,剛柔兩濟一舢閑。

直身勁氣青衫瘦,且寄癡情寸紙間。

放眼紛繁的當代詩壇,以絕句手段為湘軍將領集體塑像,左澤亮堪稱第一人。


三、對湘軍文化精神的箋注與引申
書劍情懷明似月,征衣帶血映甘棠”。如果僅僅把左澤亮的絕句看成是為湘軍名將的剪紙,而拼成的舊式小說中的平面繡像,那說明還沒有解讀出其中蘊藏的人文奧義。
首先,絕句所白描的十二位湘軍將領是清一色的讀書人,功名在身,多為進士、舉人,均有著作或詩文集傳世,由此說明湘軍文化背景堅實厚重,與太平軍領袖蒼白的文化背景形成鮮明對比,這就間接注解了湘軍最后戰勝太平軍的深層次原因。
其次,十二首絕句還間接告訴讀者,互相之間并沒有隸屬關系的湘軍集團其實是一個松而不散的統一戰線,以上十二位將帥至少分屬五個系統:
左宗棠獨領“楚軍”,縱橫中國,不受曾國藩節制;
胡林翼是“湖北湘軍”的最高指揮官,自成一體,獨當一面;
曾國荃是湘軍勁旅“吉字營”的統帥,只聽命于曾國藩;
彭玉麟、楊岳斌統領著自成系統的湘軍水師,長期獨立作戰;
江忠源則是楚勇早期的領軍人物,資格比曾國藩還老;
李續賓作為“湘軍第一悍將”則屬于羅澤南系統。


總而言之,各路人馬雖互不隸屬,但在協同作戰方面卻出奇地配合,默契程度之高,呼應效率之速,史上罕見,而太平軍則發生“天京事變”,內訌之后,分崩離析,終成散沙,敗在了松而不散的湘軍手下。
三是這組絕句還間接地展示了湘軍將帥兼收并蓄的胸懷與廣納人才的格局。絕句中有一首寫的是塔齊布,他并不是湖南人,而是地道的滿族旗人,實際上湘軍將領中還有不少是外省人,甚至收納了一批廣西籍和安徽籍的太平軍投誠將領,這是湘軍具有強大文化張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瀟湘一片水云鄉,縱棹歸來慨也慷”,一組絕句承載如此豐厚的文化內涵,實屬不易,非一般詩人所能為。它如同一盞人文老酒,可品可鑒,常品常新,是對湖湘文化精神的一種闡發和一次蒸發。

湘商:嶺南群體的詩意情懷

《詩渡迷津》對湘軍人物與湘軍精神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文化層面,而是具有“坐而論道起而行”的實踐意義。作者將自己對湘軍文化的理解融入了當代異地湘商發展的理念之中,因此他傾注了大量的筆墨,為嶺南湘商的崛起寫下了許多詩篇。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作品是嶺南湘商在某一特定歷史階段發展的詩史,而下面這首絕句就是這組詩史一個序曲。

湘商崛起正當時,誓眾懸鈴舉幟旗。

血脈賁張豪氣在,英雄此去賦新詩

以下從三個角度展示《詩渡迷津》中嶺南湘商詩史的溫情畫面。
首先,為眾多湘商文化平臺寫詩存史成了詩人的一種職責與擔當以深圳為例,湘商在這里先后裝置了許多人文引擎,推動了深圳的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有詩可鑒,有情可證。


深圳市湘潭商會的企業家在創業之余,總會展示自己的文化興趣,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會自創文藝節目。左澤亮有一首絕句《歷史穿越劇慈禧太后與曾國藩的巔峰對話在湘潭商會新春聯誼會大獲贊譽》,就記錄了詩人執導一幕妙趣橫生小品劇的詼諧往事。

自導自編兼自演,老鄉橋段不嫌多。

拿腔一句陰陽調,笑死人能償命啵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會是湘商搭建的一個公益文化平臺,曾在云南魯甸扶貧助學,左澤亮為此也存詩一首。

結伴而行道不孤,和風弱柳喜相扶。

且看料峭春寒日,瑜水琤琤送遠桴。

深圳市魏源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黃丹,在深圳不遺余力推廣《海國圖志》作者、近代啟蒙思想家魏源“睜眼看世界”的改革開放理念,詩人亦會及時詠誦。

先生異代存知己,猶是故邦才俊郎。

兩眼睜開甄世界,百年新局許圖強

湘籍企業家還專門成立了深圳市湖湘文化發展促進會,詩人則用三首絕句在揭牌之日,摘取湘粵兩地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意象,盡情抒發了自己的家國感懷,順手記錄了一組湖湘文化在嶺南演繹的詩意場景。

(一)

南飛雁影映明霞,好趁海風籠薄紗。

猶憶湖湘桑梓地,連天一碧水蓮花。

(二)

四百萬人圓此夢,一千里外可安家。

嶺南堪比洞庭景,麻雀大鵬共日華。

(三)

莫謂人心難復古,塵間路險復坑深。

如能抱得一團暖,汨水珠江豈獨吟?

其次,詩人對于嶺南湘籍企業家取得的成就與獲得的榮譽,總會深情寫下發自肺腑的贊美詩,從而讓更多的人分享。雖說這些作品多為應景之作,但卻是用詩筆與詩情實錄的當代嶺南湘籍儒商的奮斗篇章,榮光與夢想,詩意與情懷,盡在其中。


現任長青詩社社長高源于2014年當選為全國湘商文化十大推動力人物時,左澤亮發出了由衷地贊譽。

高談雅步潮頭立,源自湖湘譽海疆。

會聚一堂攜汝唱,長歌浩蕩意翱翔

郭力宜是聽濤詩社創社社長,他旗下的吉達公司逆風而上,近期取得了矚目的市場業績,第一個用絕句祝賀的也是左澤亮。

眼見郭公又舉麾,大灣區內急驅馳。

聽聞業績猛如虎,猶似一揮豪放詞

羅勝前現任惠州詩聯協會會長,也是嶺南儒商詩會第一任會長,在他的企業日月明集團成立二十周年時,自然也少不了左澤亮的傾情賀詩。

騷壇商界雙驅動,湘楚嶺南兩疊加。

也學碧霄云鶴起,風華日月樂無涯

以上蘸滿濃郁鄉情的絕句也許不入某些時人法眼,認為缺少韻味與亮點。實際上這是對詩詞功用的一種誤解,詩可以言志、言情,亦可以載道、載史,須臾不能偏廢。在《詩渡迷津》中這類作品本身并不缺乏藝術的閃光點,有不少精彩的詩句和閃亮的詩眼,將言志言情與載道載史有機地融為一體,注入特定的、不可復制的詩史意義,才是這類作品的價值所在。若干年后,如果有人研究嶺南湘籍儒商的發展史,那么《詩渡迷津》便是一部不可不讀的民間參考人文樣本。


第三,詩人將“聽濤”情懷注冊成了嶺南湘籍企業家詩人群體的文化商標。如今“濤聲不覺已成詩”,八年磨一劍,讓我們隨著詩人筆下的“濤聲”從終點再回到起點。
聽是上乘心態度,濤為湖海大情懷”,成立于2014513日的聽濤詩社,其主要創始人都已成為嶺南詩詞界的領軍人物,這種氣象萬千的“濤聲”效應在當代詩壇并不多見。

主要推動者與發起人高源現任深圳市長青詩社社長;

創社社長郭力宜現為長青詩社名譽社長、嶺南儒商詩會名譽會長;

執行社長賀賢赟現任嶺南儒商詩會會長、聽濤詩社社長;

常務副社長羅勝前成為嶺南儒商詩會創會會長、現任惠州詩聯協會會長;

秘書長左澤亮現任廣東文化學會珠江詩社社長

作為一個具有文化情懷的湘籍企業家詩人群體,他們于2016828日又搭建了一個更大的詩詞文化平臺,即嶺南儒商詩會,實為嶺南詩壇之幸,不禁令人想到長沙岳麓書院文廟王闿運撰寫的一副名聯:

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
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


這或許就是湖湘文化的底氣所在,毋庸置疑的是,他們今后都將是嶺南“長青詩派”企業家詩人群體的擔綱人物。
客觀地說,左澤亮為聽濤詩社的發展用情出力最多。例如每年513日他都會寫一首志慶絕句表白心跡,八年來從未間斷,詩心可證,冰心可鑒,下面不妨側耳靜聽兩響濤聲。
乙未孟夏賀深圳聽濤詩社成立一周年
深情湘擁淚兒澿,韻在潮頭浪尾間。
大小梅沙呼不住,詩馳萬里至家山

題聽濤詩社成立八周年
粵海龍吟許有年,梅沙風景更勝前。
濤聲依舊初心在,欲約揚帆趁曉天。


左澤亮在聽濤詩社倡導杜甫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也須帶上一筆,他寫過兩首《賀深圳聽濤詩報創刊》的絕句,表達了自己的這種文學主張,其一為:

聽得流聞有似霾,濤聲響徹大風來。
詩歌本應承唐宋,報盡黎民苦與哀。

這一理念看似成為了聽濤詩社的不變詩魂和創作指南,也順勢融入了南溟的詩潮與吟壇的清流。
至此,由500多首七絕交織而成的大開大合的四重湖湘文化風景,終于在嶺南詩壇的“迷津”上合攏了,讀者可以輕松自由地走出左澤亮設置在大鵬灣畔的《詩渡迷津》了。
一本詩集,四道風景;一部詩史,四樁功德。《詩渡迷津》無疑承載了沉甸甸的人文使命與“舍我其誰的文化擔當,因此,左澤亮這部詩稿具有檢索與收藏的雙重價值。
可以期待的是,隨后會有更多的讀者向《詩渡迷津》行注目禮。

202291日于深圳大梅沙聽濤閣

作者簡介高源曾任湖南省政協文史辦副主任兼《湖南文史》主編、深圳市龍崗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副主任、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兼職教授、現任深圳市長青詩社社長、深圳詩詞學會顧問、中華詩詞學會城鎮詩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為深圳市湘潭商會創會會長、深圳市湘潭大學校友會資深顧問、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深圳市湖湘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深圳市魏源文化促進會顧問、深圳市沂蒙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種詩詞讀本的三種文化精神
劉安定詩詞
中國民間詩人‖周文雷老師作品《相思舞中的迷津》
王闿運野史二十二則
晚清湘潭詩人譚半農和他的詩詞
[歷史隨筆]讀史札記·奇人王闿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云阳县| 同江市| 巴青县| 临潭县| 广州市| 钟山县| 牙克石市| 屏东县| 崇左市| 福州市| 黄大仙区| 获嘉县| 澄城县| 太仆寺旗| 宁国市| 玉门市| 陈巴尔虎旗| 钟祥市| 岚皋县| 抚宁县| 磐石市| 安溪县| 井研县| 乌什县| 星座| 湖州市| 深圳市| 美姑县| 安西县| 芒康县| 平昌县| 蓝田县| 晋城| 平陆县| 铜山县| 古田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乐业县| 阳西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