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1987年曹瑛捐贈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紙本 縱123厘米 橫55.5厘米
這幅草法作品是黃慎背書李白的詩,內(nèi)容是:“白發(fā)三千丈,緣何(愁)似覺(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杜工部句。”署款“黃慎”。 下鈐朱文“黃慎”、白文“恭壽”。在此,黃慎將詩的作者李白和杜甫搞混淆了,才出現(xiàn)“杜工部句”之誤。從該草書來看,其書法學(xué)“二王”,更得懷素筆意,又從章草脫化而出,其遒勁運筆亦用于繪畫之中,故畫面多干枯、飛白和迅疾之跡。黃慎的草書,點畫紛披,散而序,評者說它象疏景橫斜,蒼藤盤結(jié),具有“字中有畫”之趣,他的書法出于章草,頗難認識,故而仿效者不多,但他不趨時尚,敢于標(biāo)新立異。
黃慎(1687——1770尚在),字恭壽,號癭[yǐng]瓢子,福建寧化人。自幼家貧,一生布衣。曾一度寓居揚州,賣畫為生。讀書常在古廟佛殿的長明燈下。初師上官周,學(xué)工細人物山水。后變化為粗筆揮寫,以簡馭繁,氣勢雄偉,筆意縱橫,于粗獷中見精煉。他所作的人物畫,除歷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從民間生活取材,常畫勞動人民的形象。專畫流浪乞丐、纖夫、漁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數(shù)筆,便能形神兼?zhèn)洹懮剿⒒B、蟲魚等,也無不精妙。為“揚州八怪”之一。他書法中尤為擅長草書,師法二王,出神入化,有崩巖墜石之奇、鸞舞蛇驚之勢。他善用破毫禿筆,放縱而又嚴(yán)謹(jǐn),曾寫對聯(lián)一副:“別向詩中開世界,長從意外到云霄”。其詩亦佳,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