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清政府軟弱無能,帝國主義列強就是看準清政府這點,一次又一次地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不過盡管清政府軟弱,列強對中國發動的每一次侵略戰爭,總有愛國的、力主抵抗的主戰派大臣和將領,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人物,就是這樣一位主戰派大臣,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他力主抵抗,協助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但他的結局可以用悲慘來形容,他就是刑部尚書趙舒翹。
趙舒翹生于公元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陜西西安人,自幼父母雙亡,由叔父母撫養成人,但他天性聰穎,讀書學習能過目不忘,師從名士柏景偉,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中進士,赴皇城刑部任職,光緒年間歷任知府、布政使、巡撫等職,公元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升任刑部尚書,達到了官場生涯的頂峰。
趙舒翹為官清正廉明,愛民如子,時刻關心百姓疾苦,在任知府、巡撫時,地方恰逢旱災、水災、蝗災等災害,他把大部分府庫白銀都撥出來救濟災民,庫銀不夠時,就把自己的俸祿獻出,同時命自己的夫人和婢女日夜趕制衣物,以備所需,在為政方面,他不畏權貴,疾惡如仇,經常為民請命,升任刑部尚書后,平反了多宗民間冤案,處死了一批作惡多端的權貴子弟,這些令他名聲震天下,由于趙舒翹的顯赫政績和作為,深得民間百姓的愛戴和稱贊。
但就是這樣一個深得百姓稱贊的清官好官,卻落得一個很悲慘的結局,原因是他支持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入侵,公元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他們燒毀教堂,殺死洋人,起初趙舒翹認為義和團會危及清廷統治,素有保皇思想的趙舒翹建議鎮壓義和團,但兵部尚書剛毅提出可以招撫義和團為己所用,由于趙舒翹對列強侵略中國也無比憎恨,于是他轉而贊同剛毅的意見,同意招撫義和團。
公元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導致八國聯軍侵華,趙舒翹與剛毅等人極力協助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入侵,八國聯軍逼近北京時,他隨慈禧太后西逃到西安,同年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下旨議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是停止了,但列強要求清廷嚴懲支持義和團的大臣,當中趙舒翹、剛毅等人就被列為“禍首”。
由于最大的禍首剛毅在西逃過程病死,于是禍首成了趙舒翹,起初清廷只把趙舒翹革職遣返,但列強卻強迫清廷處死趙舒翹,慈禧太后對列強屈服,把革職改為處斬,消息傳出,各地百姓聯合起來為趙舒翹請命,要求朝廷赦免趙舒翹,如果朝廷堅決處斬趙舒翹,他們將會在行刑之日大劫法場,解救趙舒翹,這些民間百姓都知道趙舒翹是個清官好官,所以自發聯合起來保全趙舒翹。
八國聯軍侵華
慈禧太后得知各地百姓的反應,不敢公開處斬趙舒翹,公元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正月,慈禧太后將處斬改為賜死,下旨趙舒翹在西安的家中自盡,由陜西巡撫岑春煊前往監督執行,趙舒翹深知列強要他非死不可,但他相信慈禧太后會極力保住他,但等來的卻是自盡的圣旨,于是他交待了后事,吞金自殺,但未死,又服用了砒霜,仍然未死,岑春煊強迫趙舒翹的家人從速執行,于是趙舒翹的家人被迫用棉紙捂住他的七竅,灌上燒酒,反復幾次,趙舒翹終于斷氣,終年54歲。
其實八國聯軍侵華后,列強要求清廷處死的大臣有12位,地方官員有100多位,準確地說,力主抵抗外來侵略的清官趙舒翹是死在列強之手,他的死,可以說是晚清許許多多的悲歌之一。
為讀者介紹歷史的人與事,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