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鐵”

“老鐵”本是東北方言中的詞匯,與鐵本身沒有直接關系,通常是用于對“哥們”“朋友”的別稱,這兩年莫名成了網絡熱詞、風行至今,似乎朋友見面不喊幾句“老鐵”就顯得out了。實則“老鐵”并非新詞,撇開方言,在晚清民國時期,篆刻界就有四位“老鐵”——名副其實,與鐵有關。

晚近(一般指1840-1949年,下同)篆刻界,有四位篆刻家被人稱為“江南四鐵”,按齒序排列分別是:吳昌碩(苦鐵)、錢叔厓(瘦鐵)、王大炘(冰鐵)、鄧散木(鈍鐵)。其中,篆刻成就最巨者當推吳苦鐵,聲名稍掩者為王冰鐵。民國初年,著名詞學家鄭文焯為錢瘦鐵代訂潤例時語:“持方寸鐵,力追兩漢,它日當與苦鐵、冰鐵并傳。”或為“二鐵”之說所本。南社詩人沈禹鐘《印人雜詠》有云:“藝似禪家最上乘,骎骎篆法通斯冰。江南二鐵當時論,大鶴遺文信有徵。”大鶴即鄭文焯,此詩堪證出處。

苦鐵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

吳昌碩,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晚近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吳氏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海派四大家”。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詩集《缶廬集》等。

吳氏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鐘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筆墨厚重,遒勁老辣,被后來者奉為圭臬。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又受北碑及篆籀用筆之影響,起落開合,遒潤峻險。又擅寫意花卉,以書入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

吳昌碩刻青田石沈曾植自用印

印文:延恩堂三世藏書印記

邊款:乙盦先生正刻,七十六叟吳昌碩,時己未冬仲。

按:沈曾植,字子培,號巽齋、乙盦,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光緒六年進士,歷官總理衙門章京、外務部員外郎、江西南昌知府、安徽布政使,清季著名詩人、學者、書法家。“延恩堂”主人為沈曾植祖父沈維鐈,一門三代皆好藏書,至沈曾植時已積書三十萬卷之多。

缶老篆刻從“浙派”入手,后專攻漢印,亦受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人影響,上取鼎彝,下挹秦漢,以“出鋒鈍角”的刻刀,將錢松、吳讓之切、沖刀法相結合治印。刀融于筆,靈活多變,善于留白,氣象崢嶸。

殘缺刀法是吳昌碩篆刻的一種常用手法。秦漢古印以年深日久,水土浸蝕、自然風化,印面及文字線條失去原先的平整和光潔,變得殘缺不全,造化之功使得秦漢古印呈現出古樸含蓄、渾厚蒼拙的審美效果。吳氏在傳統刀法的基礎上,輔之以敲、擊、鑿、磨等,將篆刻藝術中刀石效果產生的金石味,上升到殘缺美的新境界。

冰鐵王大炘

王大炘刻繆荃孫收藏印

印文:“藝風珍秘”

邊款:“藝字見漢印文。戊申歲四月冰鐵”。又款:“壬辰十一月朔石泉刻于梁家園舍”。

按:繆荃孫,字炎之,又字筱珊,晚號藝風老人,江蘇江陰人,清季著名藏書家、史學家、教育家,

精于金石訓詁、目錄校勘之學,后世尊其為中國近代圖書館鼻祖。

王大炘(1869-1924)江蘇吳縣人,字冠山,因治斯冰之學,故號冰鐵,所居曰南齊石室,食苦齋,冰鐵戡等。精通岐黃之術,青年時浪跡蘇、杭、滬等地,以懸壺為業。王氏癖嗜金石文學,在蘇州時,與客居于此的著名詞學家鄭文焯善,鄭氏工詩詞古文、書畫篆刻,亦通醫理,尤精金石考證之學,冰鐵在藝文上獲益頗多。

冰鐵卒年僅五十余歲,作為民國時期海上著名篆刻家,王冰鐵刻印很少自留印稿,著作雖多而謙抑不付梓行,后至稿本丟失,資料流傳未多,在“江南四鐵”中聲名稍掩。

冰鐵身上,流露出舊文人的聰明勤奮、清高狷介,這方面鄭文焯對其影響至深。在晚近復雜的社會背景下,他們秉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準則。他們都習醫,通音律辭章,雅好金石訓詁;性格高抗不屈,淡然自逸,抱殘守缺,不諳且不屑“公關”之道。冰鐵多年足跡不出江浙滬,又閉門不參加社會活動,在篆刻方面只一心追求藝術,無意宣傳推廣。

王大炘刻青田石閑章

印文:平安家書

邊款:略似漢官印,冰鐵王大炘作于浴鵝仙館。

冰鐵篆刻取法寬大,從兩周吉金、秦漢璽印,到六朝碑版,以致銅鏡簡布、磚瓦封泥,無所不精研。其擅作急就章,往往燈下閑談,興至即對客奏刀,印成立授其人,所制無不精妙。其篆刻作品平整工穩,刻印注重線條質量,刀法犀利,切刀不刻意留刀痕,運用沖刀盡量不顯光滑,章法上“綜丁黃諸家能事之長,握秦漢兩朝刻符之枋”,從造意、行氣上著意布局,形成了渾古與清雅的風格特點。

冰鐵的篆刻審美追求與苦鐵的“拙而粗獷”的“金石氣”完全不同,他所追求的是雅而嚴謹的“書卷氣”,是高雅脫俗的文人審美。其“武進陶湘”印款云:“時下印人逾規越矩,不求結構之穩,氣韻之雅,謬以粗獷為蒼勁,其實失諸野矣。賢如吳缶老,猶未能免此。予無以糾正之,第求蒼勁于渾古,以期真意足,奇變生,予愿足矣。 壬子歲春四月,山民王大炘制并記。”

瘦鐵錢叔厓

錢瘦鐵(1897~1967)

錢瘦鐵,字叔厓,號瘦鐵,江蘇無錫人。出身佃戶,家境清貧,一生經歷波折,往往得貴人相助。14歲被送往蘇州唐伯謙“漢貞閣”當學徒,聰明好學,因緣際會得以拜名師門下,詩文受教于鄭文焯,治印為缶廬弟子,繪畫則師從俞語霜。唐云先生初識錢瘦鐵即認為他“與鄭大鶴得其雅、與吳昌碩得其古、與俞語霜得其蒼,天賦之高,世人莫及”。

錢氏19歲到上海,以字畫謀生,時篆刻已為人稱譽。二十年代初赴日本舉辦個人展覽,備受贊賞。旅日期間與橋本關雪等著名書畫家結社、研習書畫,又與于右任、黃賓虹、吳昌碩等相過從,返滬后受受劉海粟之邀擔任任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五十年代上海籌建中國畫院,受聘為畫師。

錢瘦鐵刻青田石自用印

印文:瘦鐵寫生

邊款:甲辰四月將之皖,刻此以置行篋,叔厓。

錢瘦鐵書、畫、篆刻堪稱三絕。山水源自黃山派,受石濤、髡殘影響尤大,又遍游名山大川,從造化取材,既重氣勢,又能樸拙而有生活氣息。花卉則取法沈周、徐渭,用色沉著古艷,每以篆書法寫干枝、以草書法圈梅花,風骨勁峭。下筆酣暢恣肆,氣格壯偉,力度過人,即使是尺素小品,也有尋丈之勢。草書學孫過庭,凝練灑脫;隸書取法張遷碑、石門頌和漢簡,下筆渾厚蒼古;楷書學鐘繇及《曹娥碑》,神腴氣清;篆書法石鼓鐘鼎,又得天發神讖碑之沉逸酣暢、秦詔版之錯落隨意,沉著蕭散,天趣橫生。篆刻得吳昌碩親授,又上溯周秦金石文字,形成渾樸古茂、高美奇崛的風貌。朱文取資廣泛,白文則或鑄或鑿、刀法蒼利。其章法以闊大、安閑為上。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印人常鄙棄唐宋官印,以其屈曲繚繞、悶塞板滯,而錢氏卻能獨具慧眼、沙里淘金,從中開拓新面。

鈍鐵鄧散木

鄧散木(1898-1963)

鄧散木生于上海,乳名菊初,學名士杰,現代書法家、篆刻家。因篆刻用鐵筆,其人又秉性剛強,故署名鈍鐵,后略去“鈍”字、徑稱鄧鐵;三十歲改署糞翁,齋名廁簡樓;六十年代因動脈硬化截去左腿,自署一足、夔。一生勤于藝事,數十年間堅持黎明即起,臨池刻印,至日出方進早餐。復熱心書法教育,舉辦講座、編印講義,有《篆刻學》《三體簡化字帖》《簡化字楷體字帖》,在書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貢獻很大。著作又有《書法百問》《三長二短印存》《廁簡樓編年印稿、《雙散木詩詞選》等。

鄧氏自認為長于篆刻、作詩、書法,而拙于繪畫、填詞,故有齋號“三長兩短齋”。實則他既長于詩詞篆刻,又能作畫,藝壇有“北齊南鄧”之譽。其書法真、行、草、篆、隸各體皆精。行草書集二王、張旭、懷素之長,旁參王覺斯、黃道周兩家;篆隸師從蕭蛻庵,或委婉用帖學筆法,或蒼勁用金石筆法,有豪放蒼勁、古樸雄強氣象;楷書以唐楷為主,兼寫北碑,尤精小楷。

鄧散木刻青田石閑章

印文:煙云共(供)養

邊款:摹封泥為中奇兄,二十六年二月,糞翁。

按:“共”同“供”。“煙云供養”本指道家卻食吞氣以祈長生,后亦指山水畫之欣賞有怡情養生之效。陳眉公《妮古錄》云:“黃大癡九十而貌如童顏, 朱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無疾而逝,蓋畫中煙云供養也。”

鄧散木篆刻從浙派入手,繼而上溯秦漢。早年師從李肅之先生發蒙,壯年又得趙古泥、蕭蛻庵先生親授,藝事大進,又旁涉封泥、古陶、古磚,形成章法多變、雄奇樸茂的風格。三四十年代曾在江南連開十二次展覽、廣受矚目,當時書壇以“江南祭酒”稱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閑章印話,齊白石好色,趙叔孺、吳昌碩好吃都是真的嗎?
江南“四鐵”之三鐵
你沒見過的明清篆刻大家(二)
收藏的幾枚近代篆刻名家的印章 散散心的博客【琳隆雅齋】
吳昌碩 | 篆刻印集 | 邊款拓印(上)
吳昌碩 | 篆刻印集 | 邊款拓印(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临沧市| 崇左市| 宣城市| 潍坊市| 汉川市| 海盐县| 秦安县| 宁国市| 宁都县| 千阳县| 宁夏| 瑞金市| 陇川县| 大同市| 崇仁县| 北海市| 昭通市| 青神县| 平罗县| 司法| 海宁市| 鄢陵县| 广东省| 青神县| 阳春市| 江安县| 东阿县| 玉山县| 铁岭市| 沈丘县| 会同县| 嘉祥县| 涟源市| 桐乡市| 广宗县| 景谷| 庆城县| 隆昌县| 仲巴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