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43年前馬薩諸塞州的溫切斯特鎮,里克出生時被臍帶所勒,大腦受到損傷,失去了支配四肢的能力。
當小里克11歲時,迪克夫婦帶著他到塔夫斯大學工程系詢問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小里克與人交流。他們在里克身上裝了一臺電腦,通過用一側頭部觸碰開關的方式來控制光標。里克終于可以與人交流了。他敲出的第一句話是:“想看Bruins(《列那狐的故事》中熊的名字)。”當時有一個中學生在一次事故中落下殘疾,在他所在的學校為他舉行一次慈善義跑以后,里克敲出這樣一句:“爸爸,我也想跑步。”
迪克生得體態豐壯,自喻為“肥豬”的他一次從來沒跑過1英里。那么他將怎樣推著兒子跑5英里呢?盡管這對迪克來說不容易,他還是努力去做了。迪克說:“當時我累得感覺就像癱瘓了一樣,渾身酸痛了2個星期。”
那一天改變了里克的生活,他這樣寫道:“當我們跑步的時候,感覺自己與常人一般。”這句話也改變了迪克的生活。從此他就熱衷于陪兒子跑步,盡量讓兒子體驗這種不像是殘疾人的美好感覺。
接下來的幾年,迪克父子加入到賽跑者的隊伍中,跟他們一起跑。1983年,他們父子第二次參加馬拉松時,成績斐然,為波士頓隊贏得出線機會。今年,65歲和43歲的迪克和里克父子參加了24屆波士頓馬拉松,在2萬名選手當中,他們名列第5083。
同樣從這件事上,迪克得到了另外一種收獲:就在兩年前,他在一次比賽中,突發嚴重心臟病。醫生發現他的一條動脈的95%已經堵塞。醫生告訴他說,要不是你身體這么棒,恐怕你15年前就死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父子拯救了彼此的生命。
每年的父親節晚上,里克都與父親迪克共進晚餐。不過,他真正想送給父親的禮物自己永遠也買不到,里克這樣寫道:“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爸爸坐在輪椅上,我來推他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