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王羲之是怎樣寫字的?
唐,孫位高逸圖,繪畫的題材是魏時竹林七賢,圖中的人物坐在席上。
漢及以前的人們慣于坐席。
直到魏晉時期,士大夫仍然習慣于坐席,也有坐于榻上;可以確定的是,當時還沒有正式的桌椅。不過有“胡床”傳入中原,有點類似小馬扎,后發展為交椅(放大版的馬扎)。
顧愷之,洛神賦圖
當時也有榻。功能類似于今天低矮的沙發,是常用的臥具與坐具。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傳為顧愷之繪
當時流行席地而坐,無桌椅。
這幅磚畫上是竹林七賢,題材時間在王羲之之前,但作此畫的人,很可能是顧愷之,出生比王羲之晚40年左右。顧愷之12-13歲的時候,王羲之去世。從顧愷之的畫來看,那段時間前后基本上是沒有桌子的,都席地或臥榻。
王維(701-761),伏生授經圖
桌子
關于桌子出現的時間,有幾種不同說法,包括隋唐、唐中期等。王維是唐中期人,在他的畫里出現了具有桌子形態的用具(從功能上看,已經是桌子),表明在唐中期或之前,已經有了桌子。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椅子
真正供垂足而坐的有靠背的“椅子”,大約在唐時出現。從下圖可以看出,當時榻、幾、桌、椅并用,椅子有了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