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的烏雞國之行,記敘了師徒五人路經烏雞國發生的故事,這其中,就包含了《西游記》的一大懸案:文殊被擒。
故事的脈絡大致是這樣:烏雞國王因為樂善好施,一心禮佛,佛祖讓文殊前去點化他,好帶回靈山封個羅漢,文殊就變化成一個普通僧人前去,沒想到交談中竟言語不和,烏雞國王惱羞成怒,將文殊變化的僧人在河水中浸泡了三天三夜,幸虧六丁六甲發現后才獲得解救。文殊重返靈山后將事情始末稟告佛祖,如來下旨讓文殊的坐騎青毛獅子下凡懲戒烏雞國王,不久國王被推下后院的一口井中,被井水浸泡了三年,直到唐僧師徒到達烏雞國,才救出國王,也請了文殊收回了青毛獅子,至此,前后因果報應都清算清楚,所有參與者也都完成了大團圓式的美好結局。
烏雞國事件
文殊在佛教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是佛祖的左協侍,而右協侍是普賢,在我國古代,左為尊,所以文殊在佛祖面前的地位還略高于普賢。文殊菩薩在我國有道場,在五臺山,規模很龐大,歷史很悠久,去過敦煌游覽的讀者可能還記得,其中有一幅很大的壁畫,竟然是五臺山寺廟的全圖。可見,文殊無論在佛界還是民間的傳說中,都不是等閑之輩。可是就是這么一個大名鼎鼎的菩薩,為什么在書中被一個凡人國王擒住,還泡在冰冷的河水里三天三夜無法逃脫呢?
這首先要提到一個佛教內的等級問題,簡單來說,佛是第一層的,菩薩第二層,羅漢第三層。這種上下關系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官職大小,而是在于修行的層次。文殊的位置在于菩薩,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修行,或者說,他還在繼續修行的過程中,而修行是需要“渡”和“劫”來精進的,我們可以把文殊的這次經歷和觀音引導玄奘去取經比較一下,這就是明顯的“渡”和“劫”的差別。
騎獅子的就是文殊
以文殊的悟性,可能和烏雞國王三言兩語后,就感受到這是一次對于自己的“劫”,但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修行,文殊還是選擇了接受這次考驗。
眾所周知,苦行是僧侶們的一種修行之法,身體上承受的苦痛,用自己的信念去化解,從而提升自己的修行。無疑浸在冰冷河水中的文殊也在進行著自己的苦行。他收了自己的神通,既沒有自己設法逃脫,沒有召喚別的神靈前來解救,至于后來六丁六甲發現并解救他,只不過是劫數過去了而已。
文殊菩薩
如果說這一段解釋還是比較清晰的話,那這個故事另一面就顯得比較復雜了,那就是文殊的坐騎青獅怪了。
縱覽 《西游記》全文,這只文殊的坐騎竟然出現了兩次。烏雞國是第一次,獅駝國是第二次,如果你曾仔細閱讀過兩篇故事,會發現青獅怪前后判若兩獅,而最玄妙的是文殊收服青獅怪的方法竟然完全不同,在烏雞國,文殊拿出的是照妖鏡,(這個照妖鏡全文書出現過四次,是托塔天王的法器,這里應該是文殊借了來用)。而第二次卻很簡單,文殊只喊了一句趕緊投降,青毛獅子就立馬慫了現了原形,不做任何抗爭。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烏雞國的獅子精孫悟空就能擺平,文殊的出現就是來相救的,而獅駝國的獅子精卻和孫悟空戰斗力相當,卻因為主人的一句話就投降了。
青毛獅子
《西游記》里下凡的坐騎可是一大堆,但是這幫子有后臺的畜生,只要主人一來,立馬投降,沒見過和主人交手的,如此一比較,烏雞國那只青毛獅子就顯得更加可疑了。讓我們再返回書中查找線索,可以看到書中是這么描述這只烏雞國的獅子的:“眼似琉璃盞,頭若煉炒缸。渾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兩個耳,一尾掃帚長。青毛生銳氣,紅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圓須挺硬槍。”再看看獅駝國現身的時候的樣子描寫:“鑿牙鋸齒,圓頭方面。聲吼若雷,眼光如電。仰鼻朝天,赤眉飄焰。”
如果是同一只獅子,怎么可能外貌差別如此之大,烏雞國還是“匾牙排玉板”,獅駝國卻是“鑿牙鋸齒”,難道叫牙醫整形了?
青毛獅子
再者,菩薩是個有善心的人,給自己的坐騎做絕YU手術這種事情,應該不太可能,事實上,縱觀全書,似乎做了絕YU手術的也就是這只獅子,未免也太特殊了吧。
我思前想后,只有一個解釋可以說明白這個事情:烏雞國的獅子并不是本尊,而是一個妖怪,如來命文殊派自己的坐騎去完成懲戒烏雞國國王的任務,但是考慮到不能玷污烏雞國的后宮,這只坐騎必須是做過手術的才好。這時候文殊起了私心,畢竟舍不得對自己的坐騎下手啊!于是文殊就找了另外一只青毛獅猁王,讓它代為行事,并且答應事情過后就收了它做自己的隨從。唯一條件就是自己把絕YU手術做了。
妖怪尋思之下應該是馬上答應的,畢竟絕YU這個事情和走上修行的正途是沒有可比性的,那幾乎就是千年奇緣。所以獅猁王就這么按計劃行事了。至于最后收服這只妖怪,因為不是自己的真實坐騎,自然要費一些周章,而且還要瞞天過海堵住悠悠之口,所以帶著照妖鏡也就是以防萬一。
文殊菩薩
順便說下,《西游記》里菩薩收妖精做隨從文殊也不是第一個,觀音菩薩就收了黑熊精守紫竹林,毗藍婆菩薩收了蜈蚣精看守門戶,所有的妖怪遇到這種事情,每一個都表現得求之不得。
最后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不難看出,文殊雖然是菩薩,但是做事存著私心,這反過來也印證了佛祖需要用“劫”對他進行修行的原因,這一個故事里的兩個當面,恰恰完美說明了佛法中兩個關鍵點:1.無時無刻不在的修行是永無止境的。2.除了佛,是沒有其他完美的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