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太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們專職服務于皇宮內庭,因此,也會有很多機會能夠和皇上,宮中的妃子們接觸。雖然在清朝,為了防止宦官擅權,宦官最高也只能做到四品官,但這些人,始終是伺候在皇帝身邊的,在外的大臣們,和太監接觸的時候,自然要小心謹慎,甚至不乏有大臣們,去費力巴結這些太監。
這些太監們,雖然沒有實權,但是仍然仗著皇帝,妃子們寵幸,作威作福。左宗棠和李鴻章,他們都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清朝江山穩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在外為官期間都曾官至總督,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也曾被調回中央身居高位,但是即便這兩位封疆大吏,回京入宮的時候,也免不了會被太監們勒索一番。
左宗棠
太監們敢找左宗棠索要過路費,卻不去找李鴻章要過路費。這主要還是因為左宗棠和李鴻章兩人的性格有很大區別的原因。在《清史稿》上,對左宗棠的評價是:“內行甚篤,剛峻自天性。”。而胡林翼則用四個字形容左宗棠的性格“剛直激烈”。光緒皇帝也稱贊左宗棠“秉性廉正,蒞事忠誠”。
所以總的來看左宗棠這個人剛正不阿。并且他是絕對不向要挾自己的人妥協的。這一點,從左宗棠用兵上就可以看出來,在收復新疆時和中法戰爭期間,他始終是主戰不主和的。題中所說的左宗棠回京后,看門太監找他索要過路費,就是發生在左宗棠收復新疆后,回京復命時的事情。
這里我要說明一下,這些太監向入宮的大臣們,索要過路費,這基本上是皇宮中默許了的行為,很多太監就指著這個發點小財。前面我們就說到,大多數官員還會去巴結這些太監。所以在京城的很多官員,平時就把這些太監們打點好了,所以他們不會特意來訛錢,左宗棠收復新疆后,立了大功一件,他回京復命,入宮時,太監們向他索要過路費也就不難理解。
太監們無非是想著左宗棠入宮之后,很快就會得到封賞,那么要點錢討個喜,也就顯得很正常了,結果這些太監沒想到,左宗棠是個非常耿直的官員。他根本就不理這些找他要錢的太監,這些太監平時哪見過這么不懂人情世故的大臣,就攔著左宗棠不讓他進去,雙方就這樣僵持著。還好,這時李鴻章也要入宮,他看到左宗棠被太監攔在外面。就自己掏錢幫左宗棠出了過路費,左宗棠這才入宮進諫。
左宗棠雕塑
但是這件事情還沒完,據說左宗棠的視力不太好,于是慈安太后就讓太監們把咸豐皇帝的眼鏡,送到左宗棠府上去,雖然是個小玩意,但也是御賜的,給左宗棠送眼鏡的,自然還是宮里的太監。按照慣例,宮中賞賜大臣東西時,太監又會有一番吃拿卡要。左宗棠當然還是不愿意給錢。最后他的下屬曾紀澤幫他給了錢,左宗棠才拿到慈安太后賞賜的眼鏡。
其實左宗棠不愿意賄賂太監,也可以理解,他在外帶兵打仗,很多部隊不是正規軍,這一批部隊朝廷不撥錢,只能自己想辦法,所以左宗棠這些錢還得省著用,他也深知這些軍費來之不易,但進一次宮,太監隨便就要勒索幾百到幾千兩銀子,他自然對此深惡痛絕。
李鴻章也要拉攏這些太監
李鴻章其實也沒好到哪里去,但是他處事比左宗棠圓滑很多,雖然李鴻章也很反感這些太監,但是他深知,在外當差的時候,要添置點東西時,這些待在皇帝,太后身邊的太監,就會派上大用場,雖然他們沒實權,但是平時卻能幫著說好話,所以他平時就會打點這些太監們,自然出入宮時沒有太監會去勒索他。
不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事方法。像左宗棠的性格,讓他在軍事上很有成就,收復新疆,中法戰爭中小勝法國,但在官場上,左宗棠并不討喜,很多王宮大臣并不喜歡他。李鴻章就不同,在軍事上的成就比不上左宗棠,但在搞洋務和外交活動上,就干得很好,慈禧太后,很多王爺們,滿族大臣就比較支持李鴻章,即便如此,李鴻章也免不了被太監勒索。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并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