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智能家居設備開始向大眾普及的一年,從互聯網企業的快速推廣能力,到各大眾籌網站提供的平臺,再由阿里等巨頭加大物聯網的投入與支持,都促成了智能設備與傳統電器的大發展。且不說目前面臨的諸多困難,但這種智能化的趨勢的確值得我們期待,并且就智能家電實際體驗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其實早在五六年前就有不少廠家瞄準了智能家居,物聯網開始大力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與沉淀在加上近兩年來智能平臺的日益完善,我相信咱們暢想的智能化生活已經加快腳步將要來到我們身邊。
就目前來看,比較適合每家每戶的能方便使用的智能設備,我想智能插線板是最值得推薦的,插線板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剛需,同時有開關的插線板也是一切帶電設備的啟動器,那么加入智能控制芯片接入家里的網絡,咱們就能夠遠程的進行遠程啟動,或者是定時啟動關閉,這樣既能夠節約用電,還能減少不少安全隱患,相對來說是較為實用的。
市面上不少大火的插線板,但是他們無法通過網絡接入控制中心,也就更談不上智能家居了,而這是一款由ORVIBO生產的“COCO智能插線板”,它接入了“阿里智能家居”和ORVIBO自己的“智家365”兩個平臺給大家更多的選擇。如果你曾試圖了解過智能家居的話,那么一定會聽說過歐瑞博ORVIBO,COCO智能插線板只是歐瑞博智能家居中的一環。
COCO智能插線板一共有兩款,一款是擁有新國標插孔x4的普通版,另外一款是新國標插孔x3 USBx2的版本,這兩個版本可以按照使用場景來按需購買,桌面辦公或者床頭可以選擇USB版本的,家用電器的控制等可以使用普通版的。
COCO智能插線板線材部分有1.5mm的長度,基本上沒有特殊需求能夠滿足大家的使用習慣,獨立精致的包裝也能感受到廠商的誠意,,兩個硅膠捆綁圈可以在之后的線材過長是作為收納用。整體尺寸280*50*27mm的緊湊小巧不占地。
3C認證的插頭部分也有獨立的塑料保護殼,整體是高光鍍鎳黃銅有著良好的導電性和耐磨性,但整個插頭并沒有方便拔插的設計,某些時候可能會有一定的不適,其實這樣說顯得過于摳細節了。
底部有型號電壓,電流功率等細節標注,同時還有一個“智家365”平臺的二維碼,掃描之后可以接入智家APP進行控制,底部的兩端還有兩個灰色的防滑腳墊,防滑的同時還能避免與擺放面摩擦讓拋光烤漆的底殼傷痕累累。
在整個插線板設計趨同的情況下,COCO智能插線板也有著自己的一些小設計,比如插孔表面的凸出設計,是為了考慮取下插頭時給手指留個空隙,更容易拔下插頭,同時還為了安全考慮,沒有將這個凸臺做得很高。
在電源按鈕上也有細微的凹陷處理,按動起來更舒適。隱藏式的wifi指示燈,當沒有聯網的時候WiFi指示燈是不亮的,外觀看起來就和普通插線板一樣,當聯網時,發出柔和的綠光。
進過測量每個插空的間距大概在42mm左右,這樣較大的間距也避免了一些較大插頭導致旁邊的插孔也無法使用的尷尬情況,同時每一個插孔都有著自己獨立的安全門,單孔突破也無法插入,有效的杜絕了熊孩子的危險行為。
在很多插孔不夠的時候,有些人會采取插線板連接插線板這樣的組合,這樣是特別危險的行為,過多的電器連接同一個插線板,當過載后會發生短路著火。還好COCO智能插線板的內部有可恢復的過載保護器,在用電超負荷的時候會自動切斷電源,避免短路著火,當觸發過載保護排除危險情況后,按動側邊的恢復按鈕,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這兩款智能插線板除了插孔的不同之外,其他部分就是大同小異了,USB版本的有兩個充電孔,總電流2A,單口支持2A快充,兩個USB插孔對于小滿來說只能說是夠用,因為現在只是lighting線,USB Type-C線,標準USB線就三種了,這個問題還是有些傷腦筋。
在智能控制部分,咱們就以“阿里小智”平臺來介紹。在插上電源后,長按電源鍵大概5秒左右,隱藏的USB指示燈就會閃爍起來,打開手機中的“阿里智能”APP,添加更多設備,掃描COCO智能插線板底部的二維碼,輸入家里的wifi密碼,接下來APP就會自動的與COCO智能插線板合體,之后便可以通過APP進行控制開關,定時等。連接上不需要過多的操作,可以算是兩到三步就好,目前小滿使用了快一個月的時間也沒有出現一些斷連或是找不到設備的情況,算是穩定省心吧。
COCO智能插線板的智能控制界面一目了然很是簡約,更注重實用功能一些。設定四種常用情況下的工作模式:夜燈、蚊香、熱水器、充電保護,這些模式的作用都或多或少的能讓我們更方便。
預約定時的任務,可以預定定時開啟時間,例如電飯煲煮飯,在出門前準備好米飯,回家路上便可以打開,回到家正好煮好,定時后自動關閉,不需要我們動手。預約延時任務,可以設定在多少時間之后打開或者關閉,例如上床睡覺15分鐘后自動關閉路由器的供電,更多的場景就靠大家自己發揮聰明才智啦。
COCO智能插線板的出現,相較于傳統帶USB的插線板更加智能化,更能向“智能家居”靠近,智能平臺APP也是高度完善,無論美觀度還是易用性來說,畢竟背后有阿里撐腰還是有著不錯的體驗,最后還是希望更多的智能化設備進入我們的生活,畢竟還是能在已有的基礎上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