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的簡歷是怎么被拒之門外的嗎?
——太長,pass!太亂,pass!沒重點,pass!這寫的什么東西,pass!
——什么?還有這種操作?這樣就 pass 了?失去我這種人才是你們的損失!
告訴你,別覺得問題都出在 HR 和面試官身上,先找找自己的原因。你以為你發出100份簡歷就算多了,你又知道每個 HR 一周就要看多少份簡歷?現在的社會不缺人才,不缺金錢,最缺的就是時間,沒有人會有充足的時間應對每一件事,你要思考如何讓人愿意把時間浪費在你身上。
并不是問你有幾份不同語種的簡歷,如果你的簡歷可以適合任何一個崗位,那我勸你直接刪掉重寫吧。我的意見是,一份簡歷多份需求。沒有質量的簡歷就算寫出全世界的語種也沒有用。多份需求指的是,同樣一份簡歷,對應你面試的不同職位,要寫出不同的內容展示。舉個栗子,比如你要面試會計崗位和銷售崗位,同樣一段經歷,要怎么寫?
大學期間我組織參加了xxx活動,最后圓滿完成任務,我收獲很多。
會計:大學期間我組織參加了xxx活動,期間統計A份賬單,共計B金額,總共用時C。
銷售:大學期間我組織參加了xxx活動,期間拉取A家贊助商,相比往年活動提高B%。
會計需要細心、數據;銷售需要效率、業績。不同的面試崗位要將自己的經歷進行潤色,首先要了解你面試的職位需要什么才是關鍵點。
求職者的經歷很多很雜,什么都想寫,所以越來越沒有重點,自己看著都費勁,那你為什么要強求面試官耐心看下去?
1、萬金油簡歷: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千篇一律!毫無特點!
2、沒有求職意向:你是超人嗎?還是自認為可以勝任任何角色?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不要讓別人去為你的人生鋪路。
3、沒有聯系方式:我們的HR就遇到過:“這份簡歷不錯,來聯系面試一下吧,我來打個……電話呢?!”
4、雜亂無章:工作經歷、學習經歷、以往參加活動一股腦寫在一起,面試官也不是高科技儀器,能瞬間整理這些信息。
5、又臭又長的簡歷:建議篇幅不超過 2 頁,最后附加上的材料、證書并不能給你加分,這不是三好學生競選。
6、馬虎:上學時老師都不能容忍的錯誤!錯別字、語法不通,我還見到過18位的手機號碼,我一度以為是身份證填串行了,研究很久也沒有找出規律,很神奇的經歷。
一定注意是切忌“撒謊”而不是切記,這與第一條的情況正好相反,這類簡歷的共同特點就是將自己的工作經歷、學習能力無限制地夸大,為了給自己顏面增光甚至不惜“撒謊”,邀約面試后面試官通過幾個問題就可以讓其原形畢露。要么是毫無真才實學,要么是用謊言去填補之前的謊言,結果漏洞越來越大。
簡歷體現的不僅是自己的概況,也預示著自己的職業規劃,我的意見很淺顯,但一定實用及適用,希望能給你們帶來良好的改善。
1
適當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其實是比較難的一項,因為既不能夸大,又不能撒謊,平鋪直敘又容易沒特點。所以一定要結合自身經歷來寫。
“本人對工作充滿熱情,定能完成工作指標,選我,沒錯的!”
“本人在xxx企業工作x年,出色完成業績,有良好的xxx能力”
第一條雖然充滿激情,但不適用于工作求職,略顯空曠;而第二條就顯得專業、老練,企業的要求一定是以務實為本。
2
堅定求職目標
很多求職者的工作志向比較模糊,想要挑戰更多的行業和職業,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簡歷一定要體現出對應每項工作你的優勢所在。可以提前做一個職業性格、職業傾向的測試,挑戰雖好,適合自己才是發展最快的。在一個行業打拼至少要十年才有真正的高發展,人沒有幾個十年供自己浪費,提前確定工作方向和目標會幫助你更準確地確定自己的求職意向,簡歷也就更能“投其所好”,贏得面試官的好感。
3
務實工作經驗
有的人幾個月就跳槽一次,工作經歷可以寫幾大張A4紙,但你要記住,工作經歷和工作經驗是不同的,不要把工作經歷像寫自傳、流水賬一樣寫在簡歷上,避免空話、套話,要把經歷一句帶過,將學到的經驗,體現你優勢的能力著重寫上。不論是什么企業,在簡歷上能看到一個準確的數據,才能初步確認你能不能勝任職位。
4
簡歷的綜合體現
簡歷的包裝很重要,并不是說簡歷的背景、設計要花哨,而是要運用你的“職業規劃”讓簡歷散發出“職業”的氣息。目前很多簡歷網站提供模板,但是你散投的簡歷還是最好自己去設計。除了頁面排版,更多的是要以內容為主,要讓整篇簡歷相互呼應,體現出自己在面試職位上的專業性,把對該職位沒有特別用處的信息能刪則刪。千萬不要自我發揮,還是那句話,面試官沒有時間浪費在每一份簡歷上。
現在的簡歷數不勝數,所有人都不惜用溢美之詞把自己的簡歷寫的天花亂墜,而一個企業的 HR 和面試者,每天都要面對這些簡歷,審美還會疲勞,更何況這一張張紙呢。企業永遠遵循兩個原則——真實、簡單。凡事都要有度,不要過分包裝,也不要過分簡陋。小編相信每個求職者都會有很好的求職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