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沒吃飽,我們告訴你
寶寶究竟應該喝多少奶才不會被餓到?這個問題成為許多新媽媽的困惑。由于不清楚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喝飽了奶,很多媽媽甚至走入了認為自己奶水不足的誤區,沮喪于自己無法再為寶寶提供充足的口糧而動搖了母乳喂養的信心,或過早地為寶寶添加奶粉。事實上,寶寶會發出一些信號,告訴媽媽自己是否吃飽了。媽媽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寶寶吃飽的3個信號
1.每天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后,媽媽至少有一側乳房已排空。
2.寶寶吃母乳時會發出有節奏的吸吮聲,并可聽到吞咽聲。
3.每24小時可排尿達6-8次,至少排軟黃便4-10次,每次大便量多于一大湯匙。
寶寶沒吃飽的7個信號
1.每24小時排尿少于6次,排便次數少于3-4次,且為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2.24小時內,吃奶次數少于8次。或次數滿足的情況下,寶寶仍然總哭鬧。
3.寶寶極少哭鬧,連續睡眠時間超過4-6小時。
4.寶寶吸吮時聽不到吞咽聲。
5.媽媽的乳房不能輕松擠出乳汁。
6.寶寶吃奶時,媽媽感覺到乳頭疼痛,且乳頭明顯充血。
7.寶寶體重增長過慢。
該按需喂養還是該按時喂養?
多長時間給孩子喂一次奶比較好?這是讓許多媽媽感到困惑的問題。國際母乳會有句格言:看孩子,別看鐘。這句話即是告訴媽媽們,母乳要按需喂養,而不是按時喂養。只要寶寶想吃,就可以隨時哺乳,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所謂的“預定時間”。
按需哺乳的好處
一方面,寶寶頻繁吸吮乳頭,可反射性地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增強,促進媽媽乳汁分泌的同時,也可使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更快增長。另一方面,還可以增進母子感情。
如何按需哺乳
母乳喂養過程中,不要嚴格地限制喂奶間隔時間,尤其在寶寶出生后的頭幾周。新生兒每次吃奶量不盡相同,因此有時寶寶吃奶后1小時就餓了,而有時間隔達3小時寶寶都似乎還不那么想吃。按需喂養就是當寶寶啼哭、媽媽認為該喂奶時就喂。
看懂寶寶要吃奶的幾個信號
寶寶想吃奶時,通常會發出一些小信號。例如吃手指、腳趾,舔嘴唇;閉著眼睛時,眼珠子會亂轉;睜眼時,會瞪著眼睛到處瞟;揮動小胳膊;身體發緊;張開小嘴,啃咬媽媽的胳膊、肩膀等小動作。媽媽要注意觀察,及時給寶寶喂奶。學會識別寶寶的早期吃奶信號,還有助于建立媽媽和寶寶有效溝通的機制,讓寶寶更乖、更聽話。
怎么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
如果符合以下幾個標準,媽媽盡可放寬心,寶寶一般是吃飽了。
1.寶寶吸吮時沒有吞咽的聲音。
2.喂奶時媽媽感覺乳房松下來。
3.每次喂奶后,寶寶能安靜一段時間,哪怕安靜一個小時。
4.寶寶每天有小便六七次,大便三四次,大便呈黃色糊狀。
5.體重有增長。
【四葉草母嬰】長沙四葉草家政是長沙最專業的提供母嬰護理服務的公司。我們用行業最嚴格的標準,篩選并培訓出月嫂和育嬰師,為產婦、新生兒以及3歲以內的嬰幼兒提供標準、專業的護理服務。價格透明,售后服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