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清醒自主的精神生活(上)

圖片來源:geralt,Pixabay


請讓我用問答形式,懷著也許能幫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精神道路的意愿,來分享一些關于清醒自主地探索個人精神層面的想法和觀點。



為何采用精神生活這種說法?


我用精神生活這個詞匯,來指代你當前對整個宇宙存在,以及自己作為一個擁有清醒意識的生命,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個人理解。你是誰?你是什么?你發現自己身在其中的這個現實世界又是什么?


文字詞匯只是個標簽,所以請不必對字詞過于糾結,或在它上面附加太多思維包袱。詞匯背后的概念才是真正重要的內容。你可以把這個同樣的概念說成是你的生活哲學,人生的宏大圖景,生命的意義等。



我們到底是什么?我們是有著思維能力的實體生命?還是精神性的存在?


我們就是我們讓自己成為的那種事物。


從一種視角來看,我們都是獨立個體。從另一個視角來看,我們又可以把自己看成聯合在一起的整體。


請想象一張無比巨大的鋁箔,上面布滿數以億計的微小壓痕。作為個體我們都是那些獨立的凹痕。但集合起來我們就是整張鋁箔。你可以選擇采用其中任一視角,或在兩種視角間來回切換。


作為一個個人,你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只是其他凹痕之海中的一個凹痕。但你在整張鋁箔中擁有一種有趣視角。其他凹痕都看不到你能看見的一些景象。其他凹痕也無法用相同方式來體驗這張鋁箔的樣子。所有這些獨立凹痕的集合視角,才能形成整張鋁箔對自我的認知。作為個體,我們在幫助這個現實世界理解它自己。


然而,通過整張鋁箔的視角去行動時,我們會變得強大有力得多。我們對這張鋁箔的理解越好,就越能清醒自主地創造出可以影響其他凹痕的漩渦與漣漪。但為了實現此事,我們必須學會用超越個體層面的視角來思考。


這些凹痕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幫助鋁箔理解自己。我們的更偉大使命或目的,就是去探索這張鋁箔。而鋁箔宏大廣闊,幾乎無邊無際。



我們有多強大?


作為鋁箔上的一個凹痕,你并沒有多么強大。凹痕層面上的思考無法召喚出太多流動能量。


這本身并非一件糟糕的事情。限制自身力量可以幫我們專注于深度。我們可以在自己的體驗上堅守足夠長久,對它們進行透徹探索。


在微小的探索事物上投入太多能量,就像在一個燈泡上通入太大電流。你將燒穿燈泡,之后失去光亮。


當我們在個體層面的清醒意識上投入太多能量時,那股能量之流將被極大削弱。這種削弱了的能量之流會創造出暫時的穩定狀態。在這種層面上發生的改變將進展緩慢。我們還會在恐懼、憤怒、擔憂、抱怨、懷疑和其他阻力形式上浪費過多能量。


有些人仍可在這種層面上獲得不錯的能量之流,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消除各種抵制阻力做成此事。但大部分人,只會在個體層面上體驗到虛弱的能量之流。他們可以撿起一柄勺子,但無法移動一座大山。


大幅提升你的力量有可能做到,但為做成此事,你必須停止從個體層面進行太多思考。你必須學會通過更宏大的整張鋁箔,來思考和接通其中能量,而非僅僅通過你自己的那塊凹痕。當你學會這樣做時,就將獲得在之前看來,似乎超出個人觸及范圍的體驗入口。各種麻煩問題會開始溶解,解決方案卻似乎能憑空顯現。你將擁有超出自我最佳想象能力的經歷體驗,而且習慣這種生活可能需要花上一些時間。


提升你接入更多能量的能力有兩種基本策略。光明使者型策略尋求通過鋁箔,面向其他凹痕接通能量。暗黑使者型策略尋求從其他凹痕那里,朝自己吸取能量。兩種道路將導向同樣的結果,因為光明使者和暗黑使者都必須學會通過鋁箔來接通能量。而要做成此事,他們都得讓自己與協助鋁箔理解自我的更偉大目的,保持和諧一致。從個體角度看,他們也許顯得相互對立,但在更深入的層面上,他們都與對存在本質進行探索相一致。因此,當一位光明使者和一位暗黑使者親自相遇時,他們很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相互尊重,因為他們各自理解對方的行為目的。但雙方也理解這些探索形式都處于暫時階段。


利用《星球大戰》的比喻來說,世間不存在光明一面或黑暗一面。世間只存在原力,它就是流貫在鋁箔上的能量。但我們能暫時約束自己使用這種能量的方式,從而強化自身專注力,去了解它表現出的細微差別。


若你想作為個體來接入更多力量,你的第一步行動就是決定去探索力量。每種探索都將帶來不同結果,包括對力量的探索。若你能更好理解并主動邀請因探索更偉大力量而產生的各種結果,你就能提升自己生活中的力量之流。


一個人主動邀請去探索更偉大的力量,并在這個方向上有了某些體驗,然后受到一番驚嚇后縮回原來的位置,是很常見的事情。你可以期待自己會經歷多輪這種體驗,因為有些行動步驟要求你同時升級自身的思維、感受、信念和期望。要想接入更偉大的能量之流,你也必須變成一個更好的導管。有時你需要暫停下來,進行反省,重新構建你對現實世界的整體模型。對你而言在較低能量層級上視為真實的事情,在更高的能量之流下可能就不再真實可靠。那些曾經堅固穩定的事物將變得更易鍛造。你的舊行為也不再能產生同樣的結果。


若你打算去探索力量或其他任何事情,請盡最大努力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探索。過于相像地復制或重復其他某個人的經歷體驗沒有多大價值。請尋找你用于表達力量的獨特方式,這樣你就能為我們的集體探索增添價值。



我們是易朽還是不朽的?


兩種都有可能。


你甚至能讓自己的一部分不朽,另一部分易朽。


我們都正在探索所有這些方面。


你可以清醒自主地選擇個人存在的哪些方面是你想要探索和體驗的。或者你可以保持被動,不做任何清醒選擇,各種選擇將自動為你做出。


若你還不確定自己是易朽或是不朽,那么整個鋁箔 — 這個宇宙 — 將為你做出選擇。當你死去時,你便會發現這個宇宙對你做了什么決定。


但是,若你想清醒自主地創造出有限或無限存在的個人體驗,就請將你的能量接入自己所渴望的那種體驗。


你越是清醒自主,越是強大有力,就越有高超能力,去影響你體驗這種個人存在的方式。因此開始這種做法的一個好途徑,就是將更多能量接入清醒自主的生活。這會給予你更多力量,做出屬于自己的人生選擇。



我們會進入輪回,活出多重生命嗎?


若你想要如此,便可這樣去做。但進入輪回并非必須選擇。生活還有更寬廣的探索可能性,而非只是一次又一次重新輪回成一個人或一種動物。你可以選擇作為非實體的生命存在一段時間。你也可以變成虛無。你可以探索神一樣的存在。你也可以進入夢境一般的狀態。假如你想,也能夠成為幽靈鬼魂。只要你能想象得出,你就可以進行探索。什么存在形式對你有著吸引力?


再次強調,若你不運用個人力量為自己做出清醒選擇,那些選擇將自動為你做出。你已經能在人生中看出這種事情會如何發生。當你為自己做出選擇時,便可參與到引導自身經歷體驗的過程中。由于你的力量有限,通常無法完美控制個人經歷,但你可以影響它的最終結果。


在你沒有做出清醒選擇的任何地方,那些選擇都將自動為你做出。有時它會以其他人給你做出的選擇呈現,還有些時候各種事件,似乎會基于偶然、巧合、同步性,或運氣的形式發生。


若你喜歡輪回成為一個人的想法,而且你采納了這種人生信念,你就可以按照自己渴望的程度擁有那種體驗。最終你將對這種信念感到厭倦,而選擇其他某種存在體驗。



有些問題為何會折磨我們?我們有時為何會陷入掙扎之中?


我們都在探索存在的不同方面。請把這些經歷體驗想成已經分配給我們的任務。所有經歷本身并非糟糕問題。它們就是我們該去擁有的經歷體驗。我們正在一起探索存在本質,并對它進行學習了解。有些探索十分容易。另有一些則充滿挑戰。那就是探索的本質。


這種探索的某個部分是懲罰還是獎賞,其實就是視角問題。一位探索者抵制接受的事物,另一位探索者可能會主動歡迎。


會令我們陷入困境的事情,就是去抵制來到我們面前的經歷體驗。這種抵制便是對我們力量的濫用。你本是一個充滿力量的生命,但當你抵制眼前出現的事物,就是在將個人能量專注于你所抵制的對象,從而使其永久存在。你正讓自己喪失力量,并束縛能量之流。你所做的事情,等同于精神層面上的靜力鍛煉,就像讓兩只手掌相互使勁推動彼此。那會得到什么結果?大量緊張感受。


你的力量會被你的注意力引導。你有能力去引導和專注個人注意力,而且這是某種你可以通過持續練習改進的事情。你可以將自身注意力從令你煩擾的事上轉移開,重新專注于(通過個人想象)你更渴望的經歷體驗。


你可以成為我們集體探索的受害者,也能成為一名清醒自主、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我們存在于此的意義就是來探索和學習。若你感覺自己被分配了糟糕任務,或許你之前就沒有清醒主動地要求獲得那些更好任務。你曾有意主動進行過哪些探索?若你并未挑選自己的任務,我們所處能量場的集體行動仍會向你發送任務。但那些任務也許將并非你喜歡的,所以你在完成它們時可能就十分緩慢。


掙扎感受會為我們提供關鍵教訓。掙扎的意義就在于教你停止把個人注意力放在你并不想要的事物上。你越多犯這種錯誤,用自身力量來反對自己,你就將收到越多懲罰。你用自身能量制造越多抵制,你就將吸引到越多需要抵制的經歷體驗。不過這類懲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造成的。當你準備好獲得超越這類懲罰練習的進展時,便可自由向前行進。


這種情形也有光明的一面。當你掙扎時,你仍在幫助我們進行探索。你只是碰巧在探索掙扎體驗。但你不必把整個人生都花在掙扎上。探索掙扎終將給你一種對流暢生活的更強烈渴望。你越是掙扎,你就越會渴求并邀請獲得流暢生活體驗。


你是否準備好了體驗流暢生活,還是依然熱衷探索掙扎?請別推想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掙扎會鎖定并固化你生活的許多部分。掙扎要比流暢生活進行得更加緩慢。若你邀請流暢生活,就是在邀請改變,然而并非每個人都準備好了體驗更快速率的生活變化。他們更愿困在掙扎的固化狀態更長一段時間。


你如何繼續前進?請停止抵制掙扎的階段。臣服于你的掙扎。若你想更快和更有力地穿越這個階段,就請分享你在經歷這個階段過程中學到的掙扎教訓。聯系其他掙扎者并相互比較注意事項。像個真正的探索者那樣,去實踐你對掙扎的探索。



我們為何有組織性的宗教?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許多人生來就要去實踐一種組織性的宗教,這是他們進入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徑。他們學到和實體存在相比,生命還有更多內涵的觀念。宗教的真正目的,就是作為精神探索的一般性出發點。并非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出發點,但擁有這樣一個出發點,也可以很有用處。我們都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出發。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由內容繁多的概念想法和實踐方式組成,存在供你探索的不計其數分支和變體。


說你信仰一種特定宗教,就像說你信仰互聯網一樣。這樣說也許挺有趣,但它并無太多意義。許多宗教擁有的文字你花一輩子也讀不完,而且那些文字本身還彼此矛盾。請詢問兩個有著相同宗教信仰的人士,他們真正相信什么 — 或者成為那個宗教的一員意味著什么 — 你將得到各不相同的答案,倘若幸運的話,兩者還有些彼此重疊的模糊概念。


例如,若有人告訴你他們相信圣經,就請問對方他們所指的是200000到400000已知圣經版本中的哪一版。所有這些版本中沒有一版是原始文本,而且在一些關鍵點上,這些不同的圣經版本還彼此矛盾。


我們的許多宗教文本都是基于國王法庭的記錄傳承而來。當這些法庭被召集起來進行一些有趣的哲學討論時,他們有時便會記錄下自己最喜歡的想法和故事。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內容便演化成了更大的文集。這些文字會自相矛盾,就是因為那些法庭本身會表達出各種各樣的觀點。


這個世界擁有多種宗教和不同信仰系統的一個好理由,就是它會繁衍出許多類型的探索選擇。每種主要宗教之內的信仰多樣性,和各大宗教間表現出的多樣性,很可能都差不了多少。倘若現實世界鼓勵存在豐富多樣的精神生活起始點,那么我們會找到探索的眾多可能性就理所當然。


使用宗教作為精神生活的起始點,其意義并非要你大批吞下它的各種信念。不過這反正也不太可能實現。其意義在于讓自己暴露于某些核心觀念之下,然后利用那些觀念助力屬于你自己的探索之旅。


與其用一種客觀態度詢問什么才是真相,不如問你自己想要進行何種精神探索。


若你想探索身為一名罪人,尋求寬恕,并接受救贖的概念想法,你可以這樣去做。若你想祈禱、冥想,或履行各種宗教儀式,你也可以這樣去做。若你想一同忽視所有宗教,你同樣可以這樣去做。


鑒于宗教的核心本質,它們對精神問題的回答在客觀上并不可知。你甚至沒法證明這個現實世界是不是某種夢境。若你甚至不能證明自己是否身處夢境,你也就沒有希望為你的精神問題獲取客觀答案。所以宗教的意義并非為宏大問題提供真實答案;在這件事上,宗教的過往記錄簡直就是個笑話。當我們把宗教看成對真相的追尋時,就會碰上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沖突,因為沒人真正知道這個現實世界的真相,盡管我們可以很好地假裝自己知道此事。


若尋求精神真相是條死胡同,我們還剩下什么可以追求?我們剩下的,就是精神探索和體驗。我們沒法知道這個現實世界的本質真相。但我們可以去探索它、體驗它,并幫助創造它。


宗教的目的就是給你一個出發點,讓你作為一名探索者去引導個人經歷體驗。通過為你指出一個普遍方向,并告訴你做這做那,還有其他事情,宗教便可讓你開始精神探索之旅。當你感覺做好了準備時,就可以轉換到清醒自主,自我引導的探索上去。



這世上有上帝嗎,還是沒有?


假如想要,你可以創造并探索上帝存在的體驗,但你并非必須如此。


在這個現實世界中,我們正創造和探索著所有人生可能性。我們中的許多人正創造和探索著一種上帝存在的人生體驗,還有很多人正在其他地方進行探索。


有些人探索著有人身的上帝。另一些人探索著不存在人身的上帝。一些人探索著外在的上帝。還有些人探索著自己體內的上帝。仍有許多人探索著沒有上帝存在的世界。


我們中有些人探索的信仰會說:我們都是對的,其他所有人都是錯的。另一些人探索的信仰會說:從根本上,大家都贊同我們在內心最深處的精神信仰。


有一件事清晰無誤:這個現實世界想要探索自我。只要我們能想象出一種可能性,我們就會去探索它。若我們能展望出一種信仰系統,就有某個人會去創造它,而且它會吸引人們前來探索。


你想探索一種包含上帝或眾神的現實世界嗎?倘若如此,請自由行動并創造那種現實。讓你的上帝像你渴望的一樣真實。否則請去創造其他某種現實。



我們如何能在此生感到安全和可靠?


請信任宇宙。信任這個現實世界。信任當前的存在。從終極意義上講,沒有別的道路。


你要么會信任這個現實世界,要么就是不信。若你不確定,那就意味著你不信。這種信任要么是絕對的,要么就蕩然無存。中間沒有灰色地帶。


你無法用科學方法來做出這種信任決定,因為科學方法要求你必須首先理解這個現實世界的本質,而它又是不可知的。我們沒法知道整個現實世界是否僅僅是某種形式的夢境。你只能去學習研究什么在通過鋁箔流動和實現,但你沒法直接靠自己來理解整張鋁箔,至少不是通過客觀科學的途徑。此處的挑戰就像你在睡覺時研究并了解你的大腦。通過你的夢境,你也許會學到一些關于自己大腦的知識,但你沒法直接在夢境世界里了解大腦本身,因為你就困在大腦模擬出來的環境里。你在大腦內部所做的任何科學實驗,都只是夢境科學。若你推斷這個夢境世界就是真實客觀的環境,你的推想其實在創造這種體驗。當你做夢時,你無法了解大腦的真相,因為大腦模擬出的景象,能讓你陷入想要弄清此事的無窮無盡的循環體驗中。所以你能在夢中所做的最佳選擇,就是變得清醒自知,可以意識到你正在做夢,然后再到夢中世界探索。請成為一個更好的做夢者。


你仍能在夢境世界里研究并探索科學。只是請意識到你正研究的是夢境科學,因此你的探索發現實際上并非客觀觀察。在夢境世界里,觀察和創造這兩者無法分開。


若你相信宇宙是個純粹客觀的空間,那么根據定義,你就是個物體。作為一個物體,你能被壓碎、燃燒、破壞,等等。假如被消滅存在,或身體受到傷害,會讓你覺得受到威脅,你就永遠無法在此地感到安全。你將感知到針對自己的各種威脅。你在各種形式的傷害面前,永遠會感到脆弱不堪。


若你確實信任這個宇宙,那么不管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你都會推想無論宇宙向你發送什么結果,從終極意義上講,它都是為了你的利益。你會推想所有事件和體驗都有著積極正面的目的。但為了擁有這種體驗,你需要創造并探索非客觀性的宇宙體驗。


你可能仍會不時對某些事件感到沮喪或有負面反應,但當你身處個人最佳狀態時,你會寬恕和信任這個世界。這樣做并不容易,但若你和這個現實世界的核心關系是充滿信任,那么你將永遠給它無罪推定,即使實現這種狀態要花上你一段時間。


一份基于信任的相互關系能給你帶來一些好處。你將更少用自身的力量來反對自己。你會在所有地方尋找經驗教訓,因此也將找到更多經驗教訓。你會對生活擁有整體上的積極和樂觀愿景。你將甘愿去冒更多風險,尤其是在進行那些精神探索時,因為你能看出自己與現實世界自然流動的本質和諧一致。


你還將拓展出一種成熟態度,理解短期挫折經常并非像它們所表現的那樣糟糕。一次明顯的挫折,也可以成為一次強大的成長體驗,最終豐富你的生活并添加到你的探索經歷中。在回首過去時,有多少人曾說,得過癌癥就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最好事情?或者一次離婚?一次破產?


別把一次經歷太快打上消極、有害或討厭的標簽。若你信任這個宇宙,就會發現成長和探索體驗到處都是,包括那些你最不期望發現它的地方。


你想創造并探索一個自己完全徹底,不可動搖地信任的宇宙嗎?還是更愿探索一個你對它抱有懷疑的宇宙?每種選擇都真實有效。



我們為何會死亡?死亡為何會存在?


為了讓生命作為某種無比寶貴的事物而存在,它的反面也必須存在。我們無法在擁有生命概念,并感知到它是充滿價值的事物時,卻沒有生命缺失和毫無價值的概念。


死亡的重要性就存在于它的概念之中,而非作為一種最后期限,或時間線上的某個部分。死亡就像一個要我們現在就痛快生活、盡情探索和充分體驗的提醒物般,晃悠在我們周圍。


為了探索一切可以探索的事物,所有人生大門都必須敞開并走過。死亡就是其中的概念之一。


正如我們在探索生命的所有方面一樣,我們也正在探索死亡的所有方面。


我們中的一些人走過那扇死亡大門并體驗到不朽。


另一些人則走過那扇大門并體驗到輪回。


其他人走過死亡之門并進入天堂... 或地獄般的體驗。


還有些人走過那扇大門并體驗到絕對的虛無和瓦解。


與其試圖預測你在死后會發生什么,不如考慮利用自身力量來選擇你的偏好。不要成為生活體驗的受害者。而去創造你想要的體驗。


你想在死后發生什么結果?


你想進入輪回嗎?倘若如此,你愿意重新開始一段沒有前世清晰記憶的生命嗎?


你想保持不朽狀態嗎?


你更喜歡完全泯滅于存在的狀態嗎?


你永遠都可以在自己想要的任意時刻更新個人偏好。在你渴望的任意時刻改變自己的主意。


我當前的偏好是,自己想在死后繼續存在。我如此強烈地熱愛學習、成長和探索,因此至少目前,我并未感到有任何欲望,想在身體逝去后停止做這些事情。我還喜愛和其他共享這種渴望的清醒生命交往聯系。不過我很可能不想重新輪回為一個人類。我很可能對探索其他存在王國充滿好奇。


假如宇宙是客觀的,我實際上會在死時噗的一聲沒了,我也不會為此心懷擔憂。但我不認為我們活在那種類型的宇宙里。我的體驗和探索表明這個現實世界更接近于夢境本質,因此死亡(至少部分上)是某種我正創造的事物,而非獨立于我存在的事物。倘若真是如此的話,那么利用自身力量,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創造死亡就非常重要,而非毫不清醒地將自己設定去創造一種并不渴望的死亡體驗。這種不清醒的活法,和人們誤用自身力量來反對自己,使日常問題永久化的形式如出一轍。創造出自己并不渴望的死亡,和從事自己并不渴望的工作一樣,屬于同一類問題。


我選擇將死亡看成一個畢業典禮。它是轉變到另一種存在狀態和另一個存在階段的儀式。我還可以繼續影響自己下個存在階段的最終結果,就像我能夠決定畢業之后該做什么一樣。


我感到當某位認識的人逝世時,自己在練習這種觀念上做得挺不錯。兩個月前,我的朋友Morty Lefkoe過世,畢業到了另一個存在階段。我并未感知到他就像噗地一聲消失在這個世界里。我很難對他... 或其他任何朋友的過世,感受到一種損失。在他們去世后,我只是會用不同的形式和他們的能量交往聯系。對我而言,他們依然全都存在。我沒法再給他們身體上的擁抱,但我仍能給他們精神/能量上的擁抱。我仍能創造出和他們溝通交流的存在體驗。我依然能夠愛著他們。


我可以在這些人去世時,選擇讓他們完全消失在我的現實世界里。或者可以探索一種和他們交往聯系的不同方式。我選擇探索后者,因為我發現這樣做會令生命更加豐富和充滿力量。


我也認為個人死亡可能會被推遲一段時間。這個現實世界似乎正進化出某些令人神往的可能性,能讓我們的實體壽命,遠超大家以往所認為正常人壽命的范圍。我發現尤其有趣的是,隨著自己成長到對死亡的概念變得越來越舒適自在(從而減少了自己對它的恐懼),我的現實世界似乎也在朝著身體死亡可能被長期推遲的方向前進。這種事情簡直就像身處一個夢境世界。


在內心深處,我期望自己會在已準備好離開此生,繼續前往另一個世界時去世。至少這是我的本意。但若死亡出其不意地來臨,我也不會為此責怪這個宇宙。我的宇宙也有著一種幽默感,它看起來肯定很享受各種出其不意。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納)

2016.01.12



“聰明人的個人發展”中文網站

www.stevepavlinachina.co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金字塔形狀的神秘力量
我的實證經驗
編織界的網紅:曼陀羅,你真的了解它嗎?
曼陀羅
面對社會壓力,你還能特立獨行嗎?
【科學修煉分享】驗證十二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临猗县| 滕州市| 武隆县| 新蔡县| 钟祥市| 岳阳县| 修武县| 揭东县| 新郑市| 康保县| 固始县| 偃师市| 邢台市| 大庆市| 耒阳市| 荥经县| 林口县| 桦南县| 碌曲县| 临湘市| 安龙县| 嵩明县| 广西| 洱源县| 诸城市| 新营市| 滦平县| 遵义市| 都江堰市| 娱乐| 万州区| 沈阳市| 景东| 鹰潭市| 大宁县| 兴山县| 嘉峪关市| 南投市| 原平市|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