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Johnhain,Pixabay
在Power vs. Force(《意念力:激發你的潛在力量》)一書中,作者David R. Hawkins(大衛·R.·霍金斯)提出了人類意識水平的層級排序。它是種十分有趣的思考模式。若你閱讀此書,也能很容易根據當前的生活境況,得出自己落在哪個層級之上。
從低到高排序,書中提出的意識層級分別是:恥辱,內疚,冷漠,悲傷,恐懼,欲望,憤怒,驕傲,勇氣,中立,自發,接納,理智,愛,喜悅,平和,開悟。
雖然我們可能在各種時刻進出不同的意識層級,每個人通常都有一種主導性的“平常”狀態。若你在讀這篇博客,很可能至少處于勇氣層級。因為若你身處較低層級,也許對個人成長就沒有清醒主動的興趣。
我將按照順序進行說明,主要專注于論述勇氣和理智間的那些層級,因為它們很可能是你正落入的意識范圍。這些意識標簽由Hawkins提出。每種意識層級的描述會基于Hawkins書里的說明,但也混合了我的個人想法。Hawkins使用對數模型定義了這些意識層級,因此處于較高層級上的人數將遠少于較低層級上的人數。從一種意識層級提升到另一種意識層級,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
恥辱 — 這種意識層級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你很可能會在這一層級思考自殺。若非如此,你就是個連環殺手。我們可以將這種意識層級想成自導產生的仇恨敵意。
內疚 — 這是高于恥辱的一步,但你可能依然有自殺想法。你把自己想成一個罪人,無法為過去的罪行原諒自己。
冷漠 — 感到絕望或受外界迫害。這是種習得產生的無助狀態。許多無家可歸的人都困于此種意識層級。
悲傷 — 一種長期性的傷心和損失狀態。你可能會在失去一位心愛對象后下墜到這個意識層級。你感到抑郁沮喪。但這種狀態仍高于冷漠,因為你開始逃脫麻木感。
恐懼 — 把世界看作危險和不安全的場所。會有偏執妄想。通常你需要他人幫助,才能提升超越這種意識層級,不然你將長期陷在恐懼之中,比如身陷一份虐待性感情關系。
欲望 — 請別把這個意識層級與設定和實現目標相混淆,這是為了金錢、認可、權力、名聲等事物,而表現出上癮、貪求和縱欲的意識層級。消費主義、物質主義都屬于這一層級。這也是抽煙、酗酒和吸毒行為所在的意識層級。
憤怒 — 這是充滿沮喪感受的層級,通常源于個人較低層級上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這種意識層級能刺激你朝著更高意識層級行動,或讓你一直困于仇恨敵意狀態。在虐待性感情關系里,你常會見到一位憤怒型個體搭配著一位恐懼型個體。
驕傲 — 這是你開始感覺良好的第一個意識層級,但那是種虛假感受。它依賴于外在環境(金錢、名望等),所以十分脆弱。驕傲能導向國家主義、種族主義和宗教戰爭。請想想納粹。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否認和防衛狀態。宗教原教旨主義者們也困于這種意識層級。你在個人信念上陷得太深,以致于會把外界對那些信念的攻擊,看成對你本人的攻擊。
勇氣 — 這是展現真正力量的第一個意識層級。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過這一意識層級:勇氣是關口。在這個層級上,你開始把生活看成富于挑戰和令人興奮,而非難以招架。你開始對個人成長有了模糊概念,但很可能會把它叫做技能建設、職業提升和接受教育等。你開始將自己的未來,看作過去生活之上的不斷進步,而非同種生活的無奈延續。
中性 — 這個意識層級可以用“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來概括。它靈活自由、放松寬容,而且不依附外界環境。不管發生什么,你都能順應化解。你沒有任何要證明的事情。你感到安全并能和其他人良好相處。許多自由職業者都處于這個意識層級。它是非常舒適的生活境界。一種有點自滿和懶惰的意識水平。你正良好照料著個人所有需求,但你不會過于嚴厲地推動自己前進。
自發 — 現在,你基本上感到安全舒適,想開始更高效地利用自身能量。只是過得去的生活對你來說并不夠好。你開始關心做出優秀表現 — 甚至可能是最佳表現。你會思考時間管理、高效高產和組織有序,而這些事情在中性意識水平上對你而言并不重要。你可以將此意識水平想成個人意志力和自律性的拓展階段。這些人就是整個社會的“騎兵戰馬”;他們能出色完成任務,而且不愛抱怨。如果你在上學,就是個優秀學生;你會嚴肅對待學習并花時間獲取好成績。這是個人意識變得更有組織性和自律性的階段。
接納 — 現在我們身上會發生一種強有力的轉變,你將在積極主動生活的可能性面前醒來。在自發意識層級上,你變得勝任能干,而現在你想好好利用自己的各種能力。這就是主動設定并實現目標的意識層級。我并不喜歡Hawkins在此使用的“接納”標簽,但它的基本意思就是你開始接納自己在這個世上的角色責任。倘若你生活里的某件事情并不正確(你的職業、健康、感情關系等),你就會定義自己渴望的結果,并做出改變。你開始更清晰地看到人生的宏大圖景。這個意識層級會驅使許多人轉換職業、開創新生意,或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理智 — 在這一層級上,你將超越較低意識層級里的情感層面,開始用清晰理性的態度思考。Hawkins將此意識層級,定義為醫學和科學思維水平。我的看法是,當抵達這一意識水平,你會變得能把自身理性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你現在有了全面開發個人天賦能力的自律和主動意識。你抵達的意識水平可以讓自己說出:“喔。這些事情我全都能做,我知道必須好好利用自身能力。什么才是我發揮天賦的最佳方式?”你會審視全世界,開始做出富于意義的貢獻。在極高成就表現上,這一意識水平的代表人物就是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顯然大多數人在一生之中,都從未抵達這一意識水平。
愛 — 我并不喜歡Hawkins使用的“愛”這個標簽,因為這一意識水平所指的并非愛的情感。它是一種無條件的愛意,一種你對自己和所有存在物彼此相連的永恒理解。我們可以將它想成同情憐憫之心。在“理智”的意識層級上,你的生活是服務于個人頭腦。但那種生活終將走入死胡同,你會落入過度訴求理智的陷阱。你看出自己需要一個更宏大的人生背景,而非只是為了思考而思考。在愛的意識水平上,你現在會把頭腦智慧與其他所有天賦才能,用來服務心靈追求(不是你的情感需求,而是更偉大意義上的是非觀 — 你的良心)。我將這種意識水平,看作一個人在真正的人生目的面前醒來。你在此意識水平上的動機目的,純粹而真誠,不會受到自我欲望的污染。這就是一生服務于人道事業的意識水平。請想想圣雄甘地、特蕾莎修女和艾伯特·史懷哲醫生。在這種意識水平上,你開始被一種高于自我的力量所指引。它是一種安然放手的感覺。你的直覺感受也變得極端強大。Hawkins聲稱在一生之中,250人里只有一個人能抵達這種意識層級。
喜悅 — 這是一種遍布全身、無法撼動的幸福狀態。Eckhart Tolle在他The Power of Now(《當下的力量》)一書中描述過這種狀態。圣徒與崇高的精神導師們便處在這個意識層級。只是身處這種人周圍,就能讓你擁有難以置信的感受。在這個意識水平上,生活完全由同步性事件和直覺引導。此時你無需再設定目標并制定詳細計劃 — 你自身意識的延伸擴張,將允許你在高得多的思維水平上流暢運轉。瀕死體驗可以暫時令你突然進入這個意識層級。
平和 — 完全徹底的超然存在。Hawkins聲稱在一千萬人里,只有一個人能達到這種意識層級。
開悟 — 人類意識的最高層級,此時人性與神性融合在一起。這類人極端罕見。克利須那(印度教崇拜的三大神之一)、佛祖和耶穌就處于這一意識層級。甚至只是想到這些人,就能提升你的意識覺悟。
我認為你會發現這種意識模型很值得我們反省思考。不僅對于人群,各種物體、事件和整個社會都能用這些層級進行劃分。在我們的生活里,你將看出個人生活的某些部分,處在和其他部分不同的層級水平上,但你應該能識別出自己當前所處的整體層級水平。你也許在整體上處于中性意識層級,但依然對抽煙上癮(欲望意識層級)。那些較低意識水平的事物將拖累生活其余部分的意識水平。但你也會發現生活里具備較高意識水平的事物。你可能在“接納”意識水平上閱讀了一本“理智”意識水平的書,結果感到深受啟迪。請想想你現在生活里最強大的影響力量。哪些人和事物在提升你的意識水平?哪些又在拉低它?
我喜歡這些意識層級的一個地方,就是能回溯個人生活,看出自己一直以來經歷它們的過程。我還記得被長期困于“內疚”意識層級的時期 — 當自己是個孩子時,我便被灌輸了一種信念系統(Steve出生在天主教家庭。譯者注),認為自己是個無助的罪人,要受某位處于“愛”或更高層級的神明的善惡標準審判。從內疚意識層級,我升級到“冷漠”狀態,對所有事情都感到麻木。到高中時我抵達“驕傲”層級 — 自己是名全優學生,還是學術十項全能團體的隊長,沐浴在各種贊揚和獎賞之中,但我變得對它們產生了依賴。我在十八九歲時觸及“勇氣”層級,但那種勇氣并不十分專注,自己過于膨脹,結果招來各種麻煩。之后我在“中性”意識層級花了大概一年時間,并在20多歲期間,通過大量清醒努力,穿過“自發”和“接納”層級。目前我正處于“理智”層級,越來越接近完成抵達“愛”這個層級的躍進。我越來越頻繁地體驗到“愛”的意識狀態,它已在引導我的許多生活決定,但還未固定成我的自然狀態。我還一連幾天體驗過喜悅狀態,但從未形成永久體驗。那是一種遍布全身的自然欣快感受,好像積極能量正在我體內爆炸一般。它簡直就像有種力量在迫使我微笑。我今早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這種狀態,很可能是因為我今天還沒吃任何東西(我發現當自己吃得很清淡,或什么也不吃時,會更容易進入這種意識狀態)。
在任何一周里,我們都會自然地在多個狀態間起伏波動,你很可能是在3-4個意識層級上度過自己大部分時間。弄清個人“自然”狀態的一種做法,就是思考在壓力下你將有何表現。若你擠壓一枚橙子,自然會得到橙汁,因為那就是包含在橙子里的實質內容。當你被外界事件擠壓時,又將做出何種表現?你會變得偏執并關閉自我(恐懼)嗎?你會開始向人吼叫(憤怒)嗎?你會變得充滿防備(驕傲)嗎?我在壓力下會出現的狀態,就是變得極愛分析問題。但我最近剛經歷過一次壓力情形,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直覺反應來應對,這對我而言是種巨大轉變。這說明我正接近無條件的愛意狀態,因為在此狀態下,即使處于壓力之中,我也能高效做出直覺反應。
你所在環境里的一切事物都對你的意識層級有著影響。電視。電影。書籍。網站。人群。地域。物體。食物。若你處于理智意識層級,看電視新聞(主要出于恐懼和欲望意識層級)便會暫時降低你的意識層級。若你處于內疚層級,電視新聞其實還能將你提升到更高層級。
從一個意識層級進展到下個層級需要借助大量能量。我在此前討論量子飛躍時寫過這方面的內容。當缺少自身清醒努力或來自他人的幫助時,你很可能會始終停留在當前意識層級上,直到某種外界力量進入你的生活。
請注意這些意識層級的自然遞進,并考慮當你試圖走捷徑時會發生什么。若你在掌握自律(自發意識層級)和目標設置(接納意識層級)能力前,就試圖抵達理智意識層級,你將顯得太缺乏組織性和專注度,以致于無法全面施展個人思維能力。若你試圖在掌握理智前,迫使自己抵達愛的意識層級,你會很容易上當受騙,可能最終陷入迷信崇拜。
只上升一個意識層級甚至都極為困難;大多數人窮盡一生也做不到此事。僅僅上升一個意識層級,便可徹底改變你生活中的一切。這就是為何處于勇氣層級之下的人們,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很可能無法獲取進展的原因。勇氣需要清醒自主的努力爭取才能獲得;歸根到底,你需要為了贏取變得更清醒自主的機會,而不斷賭上你的整個現實生活。但無論你何時抵達下個意識層級,都將清楚意識到,這是一次好賭注。例如,當你抵達勇氣層級,過往的所有恐懼和虛假驕傲,現在對你而言便顯得十分可笑。當你抵達接納意識層級(能設定并實現目標),再回頭看自發意識層級,你會覺得自己像飛奔在跑步機上的老鼠 — 你的確是位跑步健將,但并未選好方向。
我認為作為人類一員,我們能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提升個人意識層級。當我們這樣做時,就會向周圍所有人傳播更高層級的意識能量。請想象若讓所有人至少抵達接納這種意識水平,那將是多么不可思議的美好世界。根據Hawkins所言,地球上85%的人群都生活在低于“勇氣”的意識層級。
當你短暫體驗到更高層級的意識水平時,就能看出自己必須前往下一層意識水平。你有過那些清晰時刻,明白事情必須發生改變。但當你陷于較低意識層級時,那些清晰記憶就會被蒙上陰影。
我們必須不斷清醒主動地回歸可以幫自己完成下步躍進的能量資源。每一步躍進都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我還記得當從中性意識層級轉變到自發意識層級時,我幾乎每天都在收聽時間管理磁帶。我會讓自己沉浸于自發意識層級的人們創作的作品里,直到最終實現躍進轉變。但一本關于時間管理的書籍,對處于驕傲意識層級的人并無多大用處;他們會因為強烈的防衛心理而排斥那些管理觀念。而對于某位已身處平和意識層級的人來說,時間管理知識也毫無意義。但若你還未首先掌握基本層級,就難以抵達更高意識層級。耶穌曾是木匠。甘地曾是律師。佛祖曾是王子。我們都得從某個地方開始進步。
請懷抱開放心態審視這個意識層級模型,看看它能否引導你收獲新鮮洞見,從而幫你實現個人生活的下一步躍進。沒有哪一層意識水平要比其他層級更正確或錯誤。請試著別讓你的自我意識,糾纏于自己必須處在特定意識層級的想法。當然,除非你目前正處在驕傲意識層級,這種想法便情有可原。;-)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納)
2005.04.07
“聰明人的個人發展”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