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840個字,預計閱讀需8分鐘▼
2022年3月11日,非常老甲(賈浩義)從北京小湯山療養院走了。他是乘黃鶴西去。人去畫存樓不空;非常老甲,他用畫筆,用一生情感,用自己藝術實踐的成果,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天地,打造出當代大寫意繪畫的新高度。
2021年12月25日,我們有幸邀請老甲參與“乘東風——中國畫名家迎新展”,沒曾想這是邀請老甲先生最后一次展出。老甲的女兒賈雨鳴女士代表老甲參加開幕式,現場展出作品涵人之初系列,最具張力的奔牛、烈馬系列,及極具哲學意味的山水畫渾然天地系列,皆為老甲藝術生涯中的盡心之作、精品之作,更是精選之作,現場觀眾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畫面中奔涌而出的力量和自由奔放的靈魂。
非常老甲,他的中國畫大寫意氣勢磅礴、豪情澎湃,開創了當代大寫意繪畫的新面目,為中國畫的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名字及其作品將會在中國畫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乘東風”中國畫名家迎新展 老甲作品展出現場
非常老甲,以連環畫斐聲畫壇
一個藝術家走什么路,取決于他的出身、經歷及學養。
老甲,名賈浩義,1936年生于河北省遵化縣雞鳴村一個普通人家。童年時期,趕上日軍進攻河北,家鄉遭受劫難。為了生存,他和家人只好沿街乞討。
日子稍好一些,母親當上了小學美術教師,耳濡目染,小浩義便喜歡在書上、墻上、石頭上、本子上瞎劃拉。上學后,他不僅畫學校、課堂,還畫老師。畫畫過程中,他記住了母親的話,畫畫不要做作,要隨心。小學六年級時,他畫了一幅抗美援朝漫畫,得了個“甲上”,非常高興。
1958年,有著較好美術基礎的賈浩義順利考上了北京藝術學院,1961年,賈浩義畢業后留校任教,一年后,他被學校告知調到基層,于是,他便雇了一輛三輪車,抱著一被、一褥、一卷畫來到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那個年代,由于大眾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目標和思想教育主要靠連環畫、宣傳畫和年畫得到廣泛傳播。這期間,賈浩義繪制了大量畫作,因此逐漸被人們所熟知。1964年 他的作品送到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連環畫觀摩展。1970年,文化館接收人民美術出版社交給的《艷陽天》連環畫創作任務,安排賈浩義領銜編繪,五年里,他帶領團隊完成了六集連環畫,并順利出版。該連環畫發行后,深受大眾喜愛,并兩次入選全國美展。賈浩義因此在畫界有了較高知名度。
老甲的人生雖然經歷波瀾起伏,幾次險觸暗礁,但都化險為夷,朋友說他有點傻運氣。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趕上文藝復興,賈浩義被調入北京畫院,成為職業畫家。在畫院的歲月里,他思想洞開,熱情高漲,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開始勾畫大寫意表現手法的開掘。為成就想夢,他遠赴甘南西藏和四川九寨溝、三峽以及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等地寫生。他對繪畫的執著并大膽探索,雖然前前后后有過很多波折,畫界也因此有諸多說法。但他不改初心,從畫馬切入,堅守“以勢作畫、以勢造型”的作畫觀念,終于拓開自己水墨畫的一個新的天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人之初
至1988年,賈浩義創作出大量高質量的大寫意作品,并在中國美術館首次舉辦個人畫展,同時出版《賈浩義畫集》。其巨幅國畫《雄聚草原》和《青海湖畔》《燕山婦女》由中國美術館收藏。1989年 作品《人之初》入選第二十三屆法國蒙特卡羅現代藝術大展。作品《巴特爾》等參加海峽兩岸畫展,作品《巴特爾》〉參加法國拍賣行拍賣,拍賣所得捐贈拯救長城威尼斯活動。《山川》等十幅作品在美國哈佛大學展出。《陽光下》等參加國際藝苑第四屆水墨畫展。
畫界奇才,大寫者的執著求索
老甲是一個生活中不流于世俗的畫家,藝術上敢于不斷突破創新。從藝以來,不斷修正步履,使之歸于一,即“以我法寫我心”。追求強悍、渾厚、博大富于現代意義的中國畫大寫意風格。
老甲是個奇才,悟性極高。作畫不分類別,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涉及,且均有成就。如果說李可染先生用心寫意,老甲又朝著中國水墨的現代性大大推進了一步,并且走得更遠、更灑脫。
據老甲自述,從七十年代起,就開始了寫意探索。手法上淡墨潑彩、大寫意、小寫意、沒骨白描、紅馬、綠馬……就像一頭饑餓的獅子,東尋西找。時而興奮、時而失望、猶豫、困惑,走那條路?往那里走?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在這種不斷尋找、不斷試錯,不斷調整的過程中,終于找到了自己賴以立足的支點——大寫意的作畫方式。
張弓 145x144cm 2000年
在大寫意中,老甲尤擅運用大寫意畫馬,畫牛,畫草原,但卻只有少數人讀懂了他的世界。他以大刀闊斧的用筆,深沉渾厚的墨氣,營造出中國傳統山水畫未曾見過的天地之像:其渾然、蒼茫、神秘,恰如杜甫之詩“側身天地更懷古,獨立蒼茫自詠詩” 。它指向了人類并存的兩種狀態:偉大和孤獨。老甲筆下的馬和牛,正是人類的自我寫照,寄托著他對人類命運的沉思,也寄托著他對天地精神的美學理想。
共飲 193x194cm 2003年
老甲繪畫喜愛陽剛正氣,大氣磅礴,意在用濃焦墨畫大寫意宣泄感情。這種充盈著蕩魂攝魄、震撼人心畫境是力的宣泄,勢的沖發。尤其是他筆下的馬,皆為速度的象征,很好地做到了把這天地之間的精靈在速度中帶給我們的激情表現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這在中外美術史上也從未有過。可以這么說,老甲的奔馬,又是自由之魂的象征,其筆觸與意象背后所表達的自由精神,是人類永恒的宿命。因此,老甲造就出的這種特有浪漫,充滿理想和激情,令人為之動容,為之感慨。
莽夫系列之望斷南飛雁 130x134.5cm 2012年
老甲不論是畫馬、畫牛還是畫人物,其表現手法及畫面的處理都是奇特的。他喜歡在逆光的環境中施濃墨,選擇略微仰視的角度處理畫面。此種方法,不但形象簡約概括,而且具有巍峨聳立的崇高感,達到黑黑的剪影神秘高深,強烈的黑白對比形成主體形象如雕塑般的整體性。老甲擅長運用積墨、潑墨、破墨和留白、飛白等技法,把中國畫的墨韻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馬畫,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畫馬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莽夫系列之方筆之駒 134x134cm 2002年
老甲寫意日漸成熟,不僅擁有李可染所說的“可貴者膽”,而且還做到了“所要者魂”。老甲的畫,在那些看似無厘頭的點線面的潑酒揮寫中,始終保持心象的警醒,靈犀的澄明,每一個點,每一條線,每一個塊面都有著內在的秩序和邏輯,并最終負擔起具象的造型責任;在縱情于筆歌墨舞的同時,不忘意境的營造,兼顧具象和抽象,這兩種思維與能力,非一般藝術家所能及也,但老甲做到了一種極致的平衡。
作為大寫者,老甲在追求絕對自由的同時,又承載了無盡的責任。這種自由和責任,是藝術的終極關懷,或亦止于此。
非常老甲,大寫者誰能堪比
業界認為,老甲是畫界大家,作品是真正的藝術;也有人說,老甲是中國畫的大寫者,筆墨具有陽剛之氣和正大氣象。他追求強悍、渾厚、博大富于現代意義的中國畫大寫意風格,創造了冠絕古今的畫法。老甲的作品也曾被國內外真正懂畫識畫的人所認可和追捧。他還在很多國家舉辦個人畫展,每場都做到了巨大成功。韓國有識之士為他出版大型畫集,韓文序言中稱老甲是當代畫馬最厲害的大畫家。如今,在中國畫熱已在國外降溫時,老甲的畫卻依然被業內外追捧。
鐵流 123x84.5cm 1984年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也對賈浩義評價很高,他說賈浩義每個階段都不同,因為他在很多時候都給我帶來驚喜和思考,在初期也曾給我帶來很多困惑。他的路非常艱苦,但卻是一條光明的路。賈浩義作品給我的突出感覺是大氣象。那就是藝術上的“人之初”。他憑著自己的激情,對自己原來的軌跡進行了顛覆。
那時候賈浩義走的路,我曾持懷疑態度。因為我也感覺到,當代水墨畫家存在很多問題。我一直在考慮,賈誥義能不能突破?幾十年過去,賈浩義用自己藝術實踐的結果,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天地,也回答了很多朋友的困惑。
賈浩義的每一張畫,都注入了他的情感、他的心情。他藝術追求的方向,也是自身文化底蘊的體現。賈浩義之所以走得這么遠,就在于他的特立獨行,在于他對于中國繪畫、中國書法的理解,以及對其他藝術門類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對中國哲學形而上的透徹理解。賈浩義作品之所以產生大氣象,是與他觀察天地,觀察人物、動物,觀察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分不開的。一個畫家能畫出大氣象,絕對不容易,也是了不起的。賈浩義的成果也證明,真正的大寫意是不可復制的。
得勝歸來 124x124cm 1994年
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評論,賈先生的大寫意,無論表現題材、章法,還是用筆、用墨,都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他走出了一條真正的具有中國文脈,而且中國人應該堅守的藝術道路。他的章法經常別出心裁,用筆有一種氣勢,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我甚至認為,一切好的藝術必須是寫意的。當然,它的形態和表現手法可以多種多樣。但是,如果沒有“意”的作品,即使手法再高明,作品也是沒有靈魂的。賈先生代表了真正的中國精神、中國標準,是毛主席所說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代表。
天寬地闊 72x143 cm 1994年
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認為,老甲的大寫意題材有著獨特的風貌,是一種精神的寫照,也是他對人類、對宇宙的一份關懷。“渾然天地”系列是以氣為綱、以刷代筆,探求天地的渾然之氣。所以說老甲作品既是老甲對北京畫院的情感,也是先生對中國美術以及文化事業的貢獻。
草原風神 180x96cm 1997年
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石齊認為,賈浩義的風格突出,寫意畫家畫得的確不錯,梁楷畫的大寫意,再到后來的八大、吳昌碩。現在來說,齊白石確實是寫意的。寫意畫家一代傳一代,最大寫意的也不及賈浩義。
漢子們 68x45cm 1994年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邵大箴評論,賈浩義先生注意現代語言的探索,但他是扎根于傳統的。正像石齊先生所說,他扎根于傳統,并不用傳統的面貌來畫畫,而是以自己個人的體會,吸收各種藝術營養去進行藝術創作。他對傳統進行了深入研究,再去探索藝術道路,最后越走越寬。
從上述評語中不難看出,老甲在中國畫大寫意的表現手法上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獨有的風格,把當代大寫意繪畫推進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老甲及其作品,相信大家也有想說的話,請在文后留下你的感言。
老甲
老甲,名賈浩義,1938年生于河北省遵化縣雞鳴村。1961年畢業于北京藝術學院,北京畫院退休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美協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特約創作顧問,中央文史館書畫院藝委會委員,老甲藝術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