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訊(記者 黃曉宇)近日,大興法院對其審理的涉二手房買賣糾紛的案件情況進行通報,2013年至2015年,大興法院三年間受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數分別為496件、401件和452件,而2016年截至5月,收案數已達446件,案件數量呈直線上升。其中,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占到七成以上,而因購買未進行登記房屋以及房價上漲導致違約所引發的糾紛較為常見。
法院表示,隨著拆遷改造的回遷房數量不斷增多,回遷房房產證下發時間都比較長,而拆遷補償協議常常出現實際產權人與簽合同的當事人不一致的情況,存在著產權人不明的風險,購買后如遇到其他產權人出來主張權利,不同意過戶,買房人的權益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此外,受市場影響,2016年2月以來,北京房價上漲幅度較大,一些房屋出賣方在合同簽訂后,感覺房價一天一個價,就不想賣了,或者直接提出要求加價才出售,進而導致糾紛發生。
對此,法院表示賣方此舉屬于違背契約精神、違反誠實信用法律原則的故意違約行為,是法院嚴厲懲處的對象。一般情況下,法院會依法判決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并判處違約方根據約定的違約金賠償。如在根本違約即俗稱“一房二賣”的情況下,合同不可能繼續履行,法院會判決解除合同,在違約金不足以彌補買房者的實際損失時,買受方還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要求增加賠償數額,賠償數額相當于房價上漲數額,總之“法律不會讓任何人從其違約行為中獲益”。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