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5年的某一天,哥倫比亞記者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與其家人前往阿卡普爾克度假時,突然掉轉車頭并請求他的妻子
在未來幾個月里料理家里的財務,然后自己返回了家。
他突然想起一本新書的開頭:許多年以后, 面對行刑隊奧雷連諾·布恩地亞上校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此后的十八個月,基于那些語句, 妙筆生花的《百年孤獨》誕生了!
這部小說將會繼續把拉丁美洲文學推向全球想象力前沿,使得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榮獲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是什么讓《百年孤獨》如此引人注目?
該小說記錄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命運與不幸,華麗, 精美的辭藻,大量角色,復雜的故事情節。
《百年孤獨》讀起來并不容易,但是 ,它卻使人受益匪淺。
有大量浪漫史, 內戰 ,政治陰謀,走南闖北的冒險者。
叫做奧雷連諾的角色比你想像的要多!
但它不僅僅是一部歷史戲劇,《百年孤獨》是一個以魔幻現實主義著稱文學體裁中最著名的例子!
超自然事件或超能力以逼真, 現實的口吻描寫。
其中人類生活和歷史的真實事件,揭露了他們內心充滿了空想和荒謬。
馬貢多 ,這個充滿了超現實現象的虛構小鎮自然地穿插著發生在真實哥倫比亞的事件。
居住地開始于一個與世隔絕又神秘的地方,但卻逐漸地被外界所知。期間面臨著多重災難,隨著時光流逝 ,人物們日漸衰老, 逝去。
不是變為鬼魂而返,就是看似轉世于下一代而歸。
當美國水果公司在鎮上開業,一個總是被黃色蝴蝶跟隨的多情技工也來到此地。
一個年輕的女人出現, 然后又飄走了。
雖然故事情節隨著之后幾代人慢慢發展,時間也以幾乎循環的方式推進。
很多角色都有與其祖先相似的名字和特征,同樣會犯與其祖先相似的錯誤。
奇怪的預言和神秘吉普賽人的拜訪,都為頻發內戰的小規模沖突與射擊隊讓行。
一美國水果公司在村莊附近開了種植園,結果屠殺了數千罷工的工人,影射了現實生活中1928年的香蕉大屠殺。
與小說的魔幻現實主義相結合,這產生了一種惡性循環的歷史感。那些人物似乎無力逃脫!
魔幻之下是一個哥倫比亞和拉美,自殖民時期以來的歷史故事。
這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一段歷史,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在一個因保守黨和自由黨之間的沖突而分崩離析的哥倫比亞長大。
他也曾住在專制的墨西哥,在1958年委內瑞拉政變時成為了一名記者。但是,也許他最大的影響是他的姥姥, 姥爺。
他的姥爺: 尼古拉斯·里卡多·馬爾克斯是千日戰爭的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對哥倫比亞保守政府的叛亂的描述給了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一個社會主義的觀點。
同時, 他的姥姥 —特蘭基利娜·伊瓜蘭·科特斯, 特別迷信。這成為了《百年孤獨》風格的基礎!作者童年生活過的在卡塔卡的那所小房子
組成了馬貢多主要靈感。
在《百年孤獨》這部小說里,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用一種獨特方式捕捉拉丁美洲獨特的歷史。
他能夠描述發生在殖民地時期以后社會的怪誕現實,被迫重溫過去的悲劇。
盡管所有這些宿命論, 這部小說仍尚存希望!
在諾貝爾演講上,加西亞·馬爾克斯反思了拉丁美洲長期的內亂與罪惡肆虐,但他還是對能夠建立更美好的世界表以肯定, 并以此結束了演講。
引用他的話:沒有人能夠為別人決定如何死去,愛將證明真心與幸福是存在的。
而那些被判處一百年孤獨的民族,終將永遠獲得世間第二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