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供血的主要血管是頸動脈,這條動脈稱之為「大腦生命線」。
身體不斷運轉,進行新陳代謝,為各種行為活動提供動力,就像是身體的一臺燃油機,血管扮演了這臺燃油機的輸油管,大腦扮演了這臺機器的總司令部,輸油管一旦堵了,直接影響總司令部的工作。
這就有可能發生中風,產生頭暈無力、四肢麻木、記憶下降,嚴重者喪失意識。
不注意預防,更嚴重的會發展成為癱瘓、死亡。
所以說,保護好身體的這根輸油管,真的很重要。
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對頸動脈堵塞進行很好的預防呢?
稍向側面轉頭,脖子上出現一塊突出的肌肉,而頸動脈恰好就在這塊肌肉的后面。
用手指按壓頸部氣管兩邊,稍用力摸一下深處肌肉,明顯感覺到血管跳動的部位,即是頸動脈。
頸動脈有兩根,位于我們脖子的兩側。
道理就像是水管,時間久了有水垢,血管用久了也一樣。
隨著年齡逐漸增加,血管也慢慢老化、結垢、生銹,醫學專業術語來說就是血管開始「動脈粥樣硬化」了。
頸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堵塞時候,血管會變得越來越狹窄,并且血管內開始形成大小不一的硬化斑塊,即「頸動脈狹窄」。
一旦發生頸動脈狹窄,大腦就會缺血,并產生頭暈無力、記憶下降、四肢麻木的癥狀。
但是最最最為嚴重的后果還是——缺血性中風(腦梗死),該疾病的致死率或者致癱率很高。
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隨時脫落,并隨著血流上到大腦,一旦板塊停留在大腦毛細血管,發生堵塞,那肯定會發生缺血性中風(腦梗死)。
調查顯示,大約頸動脈狹窄造成缺血性中風的可能性為15%~20%。
所以,只有提前了解了頸動脈情況,才能很好的預防發生腦梗死的致命危險。
中老年人是頸動脈狹窄的高發人群。
所以,中老年人一旦發生記憶下降、較長時間的頭暈無力情況時,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定要考慮可能發生了頸動脈狹窄,應該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首先建議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價格不會太高,對身體傷害較小。
血管狹窄的程度,血流量大小的檢查可以通過「DSA 血管造影」進行篩查。
該造影技術能夠更加清楚地顯示血管內部狀況,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
建議年齡大于 40 歲,并且符合下列任何一種情況的人,定期檢查頸動脈彩超:
4做到 4 點,預防頸動脈狹窄
1. 堅決戒煙
2. 調整飲食,適量運動
3. 積極控制「三高」
4. 定期體檢